八年级数学北师版下册教案 第1章 三角形的证明 02 课题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展开课题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了解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平分线(两腰上的高、中线)的性质.
2.学习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并学会运用.
【学习重点】
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并学会运用.
【学习难点】
灵活应用等边三角形性质进行求解或证明.
行为提示:创景设疑,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
方法指导: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结合全等三角形可以说明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中线以及底角的平分线分别相等.
学习笔记:
|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旧知回顾: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
答: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
答: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3.画等腰三角形两腰的上高、两腰上的中线及两底角平分线.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它们分别对应相等.
二、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5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两腰上的高、两底角平分线有何关系?
答: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高相等,两底角平分线也相等.
范例1:如图,在△ABC中,AB=AC,△ABC的角平分线BD和CE相交于O点,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 C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仿例1:若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交所成的钝角为100°,则顶角的度数为( B )
A.50° B.80° C.100° D.130°
仿例2:如图,在△ABC中,CA=CB,AD⊥BC,BE⊥AC,AB=5,AD=4,则AE=3.
仿例3:如图在△ABC中, AB=AC,中线BD、CE相交于点O.求证:OB=OC.
证明:∵BD、CE是△ABC的两条中线,∴CD=AC,BE=AB,∵AB=AC,∴CD=BE,∠EBC=∠DCB.在△EBC和△DCB中,BE=CD,∠EBC=∠DCB,BC=CB,∴△EBC≌△DCB(SAS),∴∠ECB=∠DBC,∴OB=OC.
归纳: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所以其两腰上的一些对应线段(如两腰上的高、中线、顶角平分线)相等.
方法指导: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所以它具备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同样具备一般三角形的所有性质.
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展示任务,各组在展示过程中,老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最后进行总结评分.
学习笔记:
教会学生整理反思.
|
阅读教材P6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内容是什么?
答: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60°.
范例2:如图,E、F分别是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B、AC上的点,且BE=AF,CE、BF交于点P.
(1)求证:CE=BF;
(2)求∠BPC的度数.
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BC=AB,∠A=∠EBC=60°.在△BCE和△ABF中,∵BC=AB,∠A=∠EBC,BE=AF,∴△BCE≌△ABF(SAS),∴CE=BF.
(2)∵由(1)知△BCE≌△ABF,∴∠BCE=∠ABF,∴∠PBC+∠PCB=∠PBC+∠ABF=∠ABC=60°,∴∠BPC=180°-60°=120°.
仿例:如图 ,A、C、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DAC和△EBC都是等边三角形,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①△ACE≌△DCB;②CM=CN;③AC=DN.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B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归纳:利用全等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相结合,灵活解决问题.
三、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交流预展】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展示提升】
知识模块一 等腰三角形相关线段的性质
知识模块二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四、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见《名师测控》学生用书.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