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9.3 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评课ppt课件
展开9.3.3 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学 习 任 务 | 核 心 素 养 |
1.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重点) 2.能根据平面向量的坐标,判断向量是否共线.(重点) 3.掌握三点共线的判断方法.(难点) | 通过学习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提升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核心素养. |
如果向量a,b共线(其中b≠0),那么a,b满足什么关系?如何用坐标表示两个共线向量?
知识点 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设向量a=(x1,y1),b=(x2,y2)(a≠0),如果a∥b,那么x1y2-x2y1=0;反过来,如果x1y2-x2y1=0,那么a∥b.
当a∥b时,a,b的坐标成比例吗?
[提示] 坐标不为0时成正比例.
1.下列各组向量中,共线的是( )
A.a=(-2,3),b=(4,6)
B.a=(2,3),b=(3,2)
C.a=(1,-2),b=(7,14)
D.a=(-3,2),b=(6,-4)
D [∵在D中,b=(6,-4),a=(-3,2),
∴b=-2(-3,2)=-2a,
∴a与b共线.]
2.若a=(2,3),b=(x,6),且a∥b,则x=______.
4 [∵a∥b,
∴2×6-3x=0,即x=4.]
类型1 向量平行的判定
【例1】 已知A(2,1),B(0,4),C(1,3),D(5,-3),判断与是否平行?如果平行,它们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
[解] ∵A(2,1),B(0,4),C(1,3),D(5,-3),
∴=(0,4)-(2,1)=(-2,3),
=(5,-3)-(1,3)=(4,-6).
∵(-2)×(-6)-3×4=0,且(-2)×4<0,
∴与平行且方向相反.
此类题目应充分利用向量共线定理或向量共线坐标的条件进行判断.
提醒:利用向量共线坐标的条件进行判断时,要注意坐标之间的搭配.
[跟进训练]
1.已知A,B,C三点坐标分别为(-1,0),(3,-1),(1,2),并且=,=,求证:∥ .
[证明] 设点E,F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
依题意有,=(2,2),=(-2,3),=(4,-1).
∵=,
∴(x1+1,y1)=(2,2),
∴点E的坐标为,
同理点F的坐标为,
∴=.
又×(-1)-4×=0,
∴∥.
类型2 利用向量共线求参数的值
【例2】 已知a=(1,2),b=(-3,2),当k为何值时,ka+b与a-3b平行?平行时它们是同向还是反向?
[解] 法一:ka+b=k(1,2)+(-3,2)=(k-3,2k+2),
a-3b=(1,2)-3(-3,2)=(10,-4),
当ka+b与a-3b平行时,存在唯一实数λ,
使ka+b=λ(a-3b).
即(k-3,2k+2)=λ(10,-4),
所以解得k=λ=-.
当k=-时,ka+b与a-3b平行,
这时ka+b=-a+b=-(a-3b),
因为λ=-<0,
所以ka+b与a-3b反向.
法二:由题知ka+b=(k-3,2k+2),
a-3b=(10,-4).
因为ka+b与a-3b平行,
所以(k-3)×(-4)-10(2k+2)=0,
解得k=-.
这时ka+b==-(a-3b).
所以当k=-时,ka+b与a-3b平行,并且反向.
1.对于根据向量共线的条件求值的问题,一般有两种处理思路:一是利用共线向量定理a=λb(b≠0)列方程组求解;二是利用向量共线的坐标表达式x1y2-x2y1=0直接求解.
2.利用x1y2-x2y1=0求解向量共线问题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引入参数“λ”,从而减少未知数个数,而且使问题的解决具有代数化的特点、程序化的特征.
[跟进训练]
2.已知向量a=(1,1),b=(2,x),若a+b与4b-2a平行,求实数x的值.
[解] 因为a=(1,1),b=(2,x),
所以a+b=(3,x+1),4b-2a=(6,4x-2),
由a+b与4b-2a平行,得6(x+1)-3(4x-2)=0,解得x=2.
类型3 共线向量与定比分点公式
【例3】 (对接教材P30例4)已知两点A(3,-4),B(-9,2)在直线AB上,求一点P使||=||.
以A、B、P三点共线及||=||为切入点,思考与的关系,进而求出点P的坐标.
[解] 设点P的坐标为(x,y),
①若点P在线段AB上,则=,
∴(x-3,y+4)=(-9-3,2+4),
解得x=-1,y=-2,
∴P(-1,-2).
②若点P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则=-,
∴(x-3,y+4)=-(-9-3,2+4),
解得x=7,y=-6,
∴P(7,-6).
综上可得点P的坐标为(-1,-2)或(7,-6).
1.(变结论)本例条件不变,给出点P(k,12),当k为何值时,P,A,B三点共线.
[解] =(k-3,16),=(-12,6),
当P,A,B共线时,存在唯一实数λ,
使=λ,
即(k-3,16)=λ(-12,6),
∴解得k=-29.
2.(变条件)若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求点P,使=.
[解] 设点P的坐标为(x,y),
=(-12,6),=(x-3,y+4),
由=得
解得
∴点P的坐标为(-33,14).
若=λ,则当λ≠-1时,可以推导出此公式为线段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因此点P的坐标为P.
[跟进训练]
3.已知线段AB的端点分别为A(x,5),B(-2,y),C(1,1)是直线AB上的点,且有||=2||,求x,y的值.
[解] 由||=2||,且点C在直线AB上,得=±2.
由题意,得=(1-x,1-5)=(1-x,-4),2=2(1+2,1-y)=(6,2-2y).
①当=2时,有解得
②当=-2时,有解得
综合①②可知或
1.(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存在向量a与任何向量都是平行向量
B.如果向量a=(x1,y1),b=(x2,y2),且a∥b,则=
C.如果向量a=(x1,y1),b=(x2,y2),且a∥b,则x1y2-x2y1=0
D.如果向量a=(x1,y1),b=(x2,y2),且=,则a∥b
ACD [A正确,当a是零向量时,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是平行向量;B不正确,当y1=0或y2=0时,显然不能用=来表示;C、D正确.故选ACD.]
2.已知向量a=(1,2),b=(0,1),设u=a+kb,v=2a-b,若u∥v,则实数k的值为( )
A.-1 B.- C. D.1
B [∵u=(1,2)+k(0,1)=(1,2+k),
v=(2,4)-(0,1)=(2,3),且u∥v,
∴1×3=2×(2+k),得k=-.故选B.]
3.已知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且A(3,-6),B(-5,2),若C点的横坐标为6,则C点的纵坐标为( )
A.-13 B.9 C.-9 D.13
C [设C点坐标为(6,y),则=(3,y+6).
∵A,B,C三点共线,=(-8,8),∴=,∴y=-9.]
4.已知四点A(-2,-3),B(2,1),C(1,4),D(-7,-4),则与的关系是________.(填“共线”或“不共线”)
共线 [=(2,1)-(-2,-3)=(4,4),
=(-7,-4)-(1,4)=(-8,-8),
因为4×(-8)-4×(-8)=0,
所以∥,即与共线.]
5.若P1(1,2),P(3,2),且=2,则P2的坐标为________.
(4,2) [设P2(x,y),则=(2,0),
=(x-3,y-2),2=(2x-6,2y-4).
由=2可得
解得]
回顾本节知识,自我完成以下问题:
1.若a=(x1,y1),b=(x2,y2),则a∥b及a⊥b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提示]
a∥b | x1y2-x2y1=0 |
a⊥b | x1x2+y1y2=0 |
2.若点P(x,y)是线段P1P2的中点,且P1(x1,y1),P2(x2,y2),如何用P1,P2的坐标表示点P的坐标?
[提示] P,因为=,
所以(x-x1,y-y1)=(x2-x1,y2-y1),
∴x=,y=.
3.在△ABC中,若A(x1,y1),B(x2,y2),C(x3,y3),则△ABC的重心G的坐标如何表示?
[提示] △ABC的重心坐标G.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9.3 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9.3 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集体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9章93932第2课时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课件ppt、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9章93932第2课时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学案doc、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课后素养落实8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9.3 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9.3 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多媒体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9章93932第1课时向量的坐标表示课件ppt、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9章93932第1课时向量的坐标表示学案doc、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课后素养落实7向量的坐标表示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6.2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6.2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教学演示ppt课件,文件包含苏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6章622第2课时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课件ppt、苏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6章622第2课时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学案doc、苏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素养落实6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