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初中数学七上《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word教案 (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4408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
展开
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 | |||
教学目标 | 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在积极参与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 ||
教学重点 | 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 ||
教学难点 | 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 ||
教学过程(教师) | 学生活动 | 设计思路 | |
一、创设情境 做一做 在水文观测中,常遇到水位上升与下降的问题.请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水位每天上升4cm, 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____(填“高”或者“低”)____cm; 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____(填“高”或者“低”)____cm. (2)如果水位每天下降4 cm,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__________cm;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__________cm. 我们用有理数的运算来研究上面的问题. 我们把水位上升记为正,水位下降记为负;几天后记为正,几天前记为负. (1)按上面的规定,水位上升4cm记作“+4”,3天后记作“+3”,3天后的水位变化是(+4)×(+3). 我们已经知道,3天后的水位比 今天高12 cm,所以 (+4)×(+3)=+12. 类似地, (+4)×(-3)=-12, 即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低12cm.
(2)如果水位下降4cm记作“-4”,3天后记作“+3”,那么3天后的水位变化是(-4)×(+3). 我们已经知道,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低12cm,所以 (-4)×(+3)=-12. 类似地, (-4)×(-3)=+12. 即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高12 cm. | 学生分小组讨论. | 展示水位连续上涨、下降的场景或动画,唤起学生对生活经历或经验的回顾,激发研究兴趣. 用水位连续上涨过程中,上涨前后的水位变化状况,建立“正数乘正数”和“正数乘负数”的数学模型;用水位连续下降过程中,下降前后的水位变化状况,建立“负数乘正数”和“负数乘负数”的数学模型. | |
试一试 仿照上面的过程,试写出表示1天后、2天后、1天前、2天前的水位变化的数学式子. 填写下表: |
|
| |
二、探究归纳 1.我们来比较上面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当我们把“4×3=12”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 “-3”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12”的相反数“-12”,一般地,我们有: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2.试一试: (1)3×(-2)=? 把上式与3×2相比较,则3×(-2)=-6. (2)(-3)×(-2)=? 把上式与(-3)×2=-6相比较,则(-3)×(-2)=6. 若把上式与3×(-2)=-6相比较,能得出同样结果吗? 3.我们知道,一个数与零相乘,结果仍为0. 如 5×0=0; 0×(-3)=0. |
让学生独立先算,然后选取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请同学板书. |
在讨论4个等式含义的基础上,再次借助生活经验,得出“试一试”中几个问题的结论并让学生填表,既是模仿练习又为探索规律积累了素材,既动手又动脑.最后,按“两个有理数同号、异号及其中一个为0”等3种情况,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 | |
概括: 综合上面式子: (1)3×2=6; (2)(-3)×2=-6; (3)3×(-2)=-6; (4)(-3)×(-2)=6. (5)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请同学们观察(1)——(4)四个式子,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 (2)积的绝对值与因数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在学生交流后,归纳总结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请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后,总结出如何正确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 交流后指出:有理数的乘法关键在于确定积的符号,当积的符号确定后,有理数的乘法,实质就转化为小学的乘法运算了. |
| ||
三、实践应用 1.口答: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 2.例题计算: ; ; . 注意:教学中应强调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 | 学生独立运算. 解 :; ; . |
| |
练一练: 1.计算:
2.计算:
| 学生独立运算. |
| |
3.计算:
|
|
| |
4.计算:
| 学生独立运算. |
| |
延伸与提高: 1.已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积都是负数,你能说出这两个有理数的有关信息吗? 2.a、b是什么有理数时,等式ab=|ab|成立. | 学生思考后回答. |
| |
四、交流反思 1.做完第2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一个数与(-1)相乘,积与它有什么关系?一个数与1相乘呢? 2.由上面的练习,你能总结出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步骤吗? |
|
| |
五、布置作业 课本P48习题2.6第1题. |
|
| |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本课时的重点是感受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能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所以例题都以简单的整数运算为主,不在数字运算上增设障碍.例1分别安排了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负数乘正数、负数乘负数等3个小题. | |||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情境创设,学习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归纳,实践应用,交流反思,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新知讲解,交流反思,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