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1.1 轴对称教学设计
展开13.2.1《画轴对称图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图形轴对称变换的性质,能按要求画出一个平面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体会轴对称性质在作图中的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感受数学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难点:理解轴对称性质在作图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动手操作
归纳
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画对称点
已知对称轴m和一点A,要画出点A关于m的对称点A′,如何画呢?
1.过点A画对称轴m的垂线,垂足为B;
2.延长AB至A′使得BA′=AB,则点A′就是所求的点.
思考
如果有一个图形和一条直线,如何画出与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呢?
例1 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画法:如右图,
(1)过点A画直线 l 的垂线,垂足为O,在垂线上截取OA′=OA,A′就是点A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2)同理,分别画出点B、C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B′、C′;
(3)连接A′B′、B′C′、C′A′,则△A′B′C′即为所求.
归纳
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对于某些图形,只要画出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如线段端点)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右图是一个图案的一半,其中的虚线是这个图案的对称轴,画出这个图案的另一半.
美术作品
利用轴对称,可以设计出精美的图案. 在许多美术作品中,都能看到轴对称的例子.
练习
1.如图,把下列图形补成关于直线 l 对称的图形.
2.用纸片剪一个三角形,分别沿它一边的中线、高、角平分线对折,看看哪些部分能够重合,哪些部分不能重合?
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尽量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教学情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有关内容. 重视动手操作,实践探究,但如果只有操作,而没有数学体验,数学课很容易上成劳技课,所以本节课的设计在重视活动的同时,又重视知识的获取,因为动手操作的目的本身就在于更直观地发现新知识. 练习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2.1 作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2.1 作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归纳,教学说明,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八年级上册13.2.1 作轴对称图形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13.2.1 作轴对称图形公开课教案及反思,文件包含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321画轴对称图形课件pptx、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321画轴对称图形教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2.1 作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2.1 作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