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19.1 函数19.1.1 变量与函数 课时1 变量与常量 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八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19.1 函数19.1.1 变量与函数 课时2 函数 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八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19.1 函数19.1.2 函数的图像 课时1 函数的图像 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八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19.2 一次函数 19.2.3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八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19.2 一次函数19.2.1 正比例函数 课时1 正比例函数 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19.2 一次函数19.2.2 一次函数一等奖教案设计
展开19.1.2 函数的图像
课时2 函数的表示方法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1)公式法(2)列表法(3)图象法;2、进一步理解函数值的概念;3、会在简单情况下,根据函数的表示式求函数的值。
【过程与方法】
经历回顾思考,训练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习兴趣2.认识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加深对数学的认识.
认清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知道各自的优缺点,能按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
函数表示方法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
问题1 小明的哥哥是一名大学生,他利用暑假去一家公司打工,报酬按16元/时计算.设小明的哥哥这个月工作的时间为时,应得的报酬为元,填写下表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问题中,哪些是常量?哪些是变量?(常量16,变量、)
(2)能用的代数式来表示的值吗?(能,=16)
教师指出: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对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
问题2 跳远运动员按一定的起跳姿势,其跳远的距离(米)与助跑的速度(米/秒)有关.根据经验,跳远的距离(0<<10.5) 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在上述问题中,哪些是常量?哪些是变量?(常量0.085,变量、)
(2)计算当分别为7.5,8,8.5时,相应的跳远距离是多少(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3)给定一个的值,你能求出相应的的值吗?
教师指出: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对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
函数的表示法:①公式法:在问题1、2中,=16和这两个函数用等式来表示,这种表示函数关系的等式,叫作函数解析式,简称函数式.用函数解析式表示函数的方法也叫公式法.
②列表法:有时把自变量的一系列值和函数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这种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是列表法.
③图象法: 我们还可以用图象法来表示函数.
教师指出:(1)公式法、列表法、图象法是表示函数的三种方法,都很重要.尤其是列表法、图象法在今后代数、统计领域的学习中经常用到,教学中应引起学生的重视.
(2)对于列表法,图象法,如何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学生可能不太容易理解,教学中可以用课本表7-2和图7-1来具体说明它们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方法.
(3)函数值概念:与自变量对应的值叫作函数值,它与自变量的取值有关,通常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若函数用公式法表示,只需把自变量的值代入函数式,就能得到相应的函数值.例如,函数=16,当=5时,把它代入函数解析式,得=16×5=80(元).=80叫作当自变量=5时的函数值.由于函数值的概念是由函数的概念派生出来,用列表法、图象法表示函数时同样存在函数值的概念,教学中也可以增加一些具体例子,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若函数用列表法表示.我们可以通过查表得到.例如,在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函数关系中,当x=2时,函数值S=4;当x=6时,函数值S=36.
若函数用图象法表示.例如,在骑车时热量消耗(焦)与身体质量(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中,对给定的自变量的值,怎样求它的函数值呢?如x=50,我们只要作一直线垂直于x轴,且垂足为点(50,0),这条直线与图象的交点P(50,399)的纵坐标就是就是当函数值x=50时的函数值,即W=399(焦).
学生看书自学动脑筋和例2内容并完成课本练习题。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 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为20,底边BC长为,腰AB长为,求:
关于的函数解析式;
当腰长AB=7时,底边的长;
(3)当=11和=4时,函数值是多少?
答案:(1)=20-2;
(2)当腰长AB=7,即=7时,=6,所以底边长为6;
(3)当=11和=4时,函数值不再有意义.
说明(1)第1问中的函数解析式不能写成的形式,一定要把写成关于的代数式,(2)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往往受到条件的限制,此题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5<<10,具体的求法本节课不作介绍,放到下一节课中去完成,当=11和=4时,尽管可求出它对应的值,但自变量的值都不在相应的取值范围内,因此当=11和=4时,函数值不再有意义.
例2 某城市自来水收费实行阶梯水价,收费标准如下表:
(1)y是x的函数吗?为什么?
(2)分别求当x=10,16,20时的函数值,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
答案:(1)是,根据函数的概念,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
当x=10时,y=2×10=20(元).月用水量10度需缴水费20(元);
当x=16时,y=2×12+4×2.50=34(元).月用水量16度需缴水费34(元);
当x=20时,y=2×12+6×2.50+2×3=45(元).月用水量45度需缴水费45(元).
说明 本例安排的目的有两个:①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函数的概念;②让学生体会当函数用列表法给出时函数值的求法.本例教学时教师应向学生解释“收费实行阶梯水价”的含义,即月用水量不超过12度时每度2元,超过12度不超过18度时每度2.5元,超过18度时每度3元,如月用水量为38度时,应缴水费y =2×12+6×2.5+3×20=99(元).
例3 下图是小明放学回家的折线图,其中t表示时间,s表示离开学校的路程. 请根据图象回答下面的问题:
这个折线图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路程s可以看成t的函数吗?
求当t=5时的函数值?
当 10≤t≤15时对应的函数值是多少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
(4)学校离家有多远?小明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共用了几分钟?
答案:(1)折线图反映了s、t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路程s可以看成t的函数;
(2)当t=5时函数值为1km;
(3)当 10≤t≤15时,对应的函数值是始终为2,它的实际意义是小明回家途中停留了5分钟;
(4)学校离家有3.5km,小明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共用了20分钟.
1、我们认识了函数的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1)公式法(2)列表法(3)图象法。并归纳总结出三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表示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进一步知道了函数三种不同表示方法之间可以转化.
其实函数图象与函数性质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我们可以归纳如下:
图象特征 函数变化规律
由左至右曲线呈上升状态.y随x的增大而增大.
由左至右曲线呈下降状态.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曲线上的最高点是(a,b).x=a时,y有最大值b.
曲线上的最低点是(a,b).x=a时,y有最小值b.
2、能够分析图象信息,解答有关问题.通过例题学会了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这样我们又一次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19.1.2 函数的图象
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 ;
第二步,描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 ,相应的函数值为 ,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 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 连接起来.
例题分析
工作时间/时
1
5
10
15
20
…
报酬/元
…
月用水量x/度
0
收费标准y/ (元/度)
2.00
2.50
3.00
1.小明同学骑自行车去郊外春游,如图表示他离家的距离y(km)与所用的时间x(h)之间关系的函数图象.
(1)根据图象回答:小明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需______h;
(2)小明出发2.5 h后离家_______km;
(3)小明出发__________h后离家12 km.
2.(1)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 的图象.(先填写下表,再描点、连线)
(2)点P(5,2) 该函数的图象上(填“在”或“不在”).
3.下面的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走到文具店去买笔,然后散步走回家,图中x表示时间,y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
体育场离张强家多远?张强从家到体育场用了多少时间?
体育场离文具店多远?
张强在文具店停留了多少时间?
张强从文具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1.2 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1.2 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19.1 变量与函数19.1.2 函数的图象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19.1 变量与函数19.1.2 函数的图象教案及反思,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19.1 变量与函数19.1.2 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19.1 变量与函数19.1.2 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