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单元测试】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应用》单元测试1(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单元测试】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应用》单元测试1(含解析)01
    【单元测试】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应用》单元测试1(含解析)02
    【单元测试】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应用》单元测试1(含解析)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单元测试】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应用》单元测试1(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单元测试】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应用》单元测试1(含解析),共15页。

    
    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应用》单元测试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5分)(理) 已知向量a→=(2cosϕ,2sinϕ),ϕ∈(π2,π),向量b→=(0,-1),则向量a→与b→的夹角为(    )
    A. ϕ B. π2+φ C. φ-π2 D. 3π2-φ
    2.(5分)在ΔABC中,点D为边AB上一点,若BC⊥CD,AC=32,AD=3,sin∠ABC=33,则ΔABC的面积是( )
    A. 922 B. 1522 C. 62 D. 122
    3.(5分)Δ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6,c=2,∠A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且AD=3.设P为ΔABC内一点,且PA→.PB→=0,∠APC=150°,则tan∠PAB=
    A. 39 B. 36 C. 239 D. 233
    4.(5分)在ΔABC中,c=3,B=45°,C=60°,则b=( )

    A. 22 B. 32 C. 322 D. 2
    5.(5分)△ABC的内角A,B,C的对边为a,b,c,满足2ccosB+bcosA=acos(A+C),c=2,a=4,D为边AC上一点满足CD→=2DA→,则|BD→|=()
    A. 433 B. 169 C. 43 D. 23
    6.(5分)已知向量a→=(k,2k-1),b→=(1,3),若a→//b→,则a→.b→=(    )
    A. 15 B. 65 C. -10 D. -6
    7.(5分)在Δ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所对的边,若b=3,B=60°,若ΔABC仅有一个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0,3]∪{ 2} B. (0,32)
    C. (0,32]∪{ 2} D. { 2}
    8.(5分)已知向量a→=(1,2),b→=(-1,m),若a→⊥b→,则m的值为( )
    A. -2 B. 2 C. 12 D. -12
    二 、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9.(5分)若a→,b→,c→是任意的非零向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a→=b→,则|a→|=|b→|
    B. 若a→⋅c→=b→⋅c→,则a→=b→
    C. 若a→//b→,b→//c→,则a→//c→
    D. 若|a→+b→|=|a→-b→|,则a→⊥b→
    10.(5分)已知A(2,4),B(4,1),C(9,5),D(7,8),如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A. AB→⊥AC→   
    B.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C. AC→与BD→夹角的余弦值为729145   
    D. |AB→+AC→|=85
    11.(5分)在ΔABC中,角A,B,C所对边长为a,b,c,A=π3,角A的平分线AD交BC于D,且AD=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c=2,则BD=6-2 B. 若c=2,则ΔABC的外接圆半径是2
    C. 3bc=b+c D. bc⩾163
    12.(5分)在Δ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π3,b+c=10,a=210,则三角形的面积不可能是( )
    A. 53 B. 63 C. 143 D. 163
    13.(5分)已知数列{an},a1=1,a2=5,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E,且AE→=2EC→,当n⩾2时,恒有BD→=(an-2an-1)BA→+(an+1-3an)BC→,则()
    A. 数列{an}为等差数列 B. BE→=13BA→+23BC→
    C. 数列{an}为等比数列 D. an+1-an=4n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4.(5分)已知在ΔABC和点M满足 MA→+MB→+MC→=0→,若存在实数m使得AB→+AC→=mAM→成立,则m=______.
    15.(5分)在锐角Δ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2,B=π3且c⋅sinA=3a⋅cosC,则ΔABC的面积为 ______ .
    16.(5分)已知向量a→,b→满足|a→|=1,|b→|=2,且|2a→+b→|=10,则a→⋅b→=________.
    17.(5分)△ABC中,角A,B,C对边分别为a,b,c,点P是△ABC所在平面内的动点,满足OP→=OB→+λ(BC→|BC→|+BA→|BA→|)(λ>0).射线BP与边AC交于点D.若B=π3,BD=2,则△ABC面积的最小值为 ______.
    18.(5分)在四边形,ABCD中,若AB→=DC→,且|AB→+AD→|=|AB→-AD→|,则四边形ABCD的形状是 ______ .
    四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19.(12分)已知Δ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设3sin Bsin C+3sin Csin B=3sin2Asin Bsin C+42.
    (1)求tanA的值;
    (2)若2sin B=3sin C,且SΔABC=22,求a的值.
    20.(12分)在①3c2=16S+3(b2-a2);②5bcosC+4c=5a,这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然后解答补充完整的题目. 
    在Δ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设ΔABC的面积为S,已知______. 
    (1)求tanB的值; 
    (2)若S=42,a=10,求b的值.
    21.(12分)在Δ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1,面积S=a28sinA.再从以下两个条件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已知,求三角形的周长. 
    (1)B=π6;  
    (2)B=C.
    22.(12分)已知|a→|=4,|b→|=3,(2a→-3b→)⋅(2a→+b→)=61.求: 
    (1)a→与b→的夹角 
    (2)|a→+b→|.
    23.(12分)已知ΔABC中,tanB=2tanA,tanC=3tanA,且A为锐角. 
    (1)求cosA的值; 
    (2)若SΔABC=30,求BC的值.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2cosϕ,2sinϕ),b→=(0,-1)  
    ∴|a→|=2,|b→|=1,a→⋅b→=-2sinϕ  
    设向量a→与b→的夹角为θ  
    则cosθ=a→.b→|a→|.|b→|=-sinϕ  
    又∵0°⩽θ⩽180°,ϕ∈(π2,π)  
    θ=3π2-φ  
    故选D. 
    由向量a→=(2cosϕ,2sinϕ),b→=(0,-1),根据向量模与数量积运算公式,我们易计算出|a→|,|b→|,a→⋅b→,代入cosθ=a→.b→|a→|.|b→|我们易求出向量a→与b→的夹角.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其中利用cosθ=a→.b→|a→|.|b→|计算两个向量的夹角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中档题.

    2.【答案】C;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解三角形的应用和余弦定理,属于中等题. 
    先根据余弦定理求出CD的长,即可得BD,BC的长,后求ΔABC的面积即可. 

    解:∵BC⊥CD, 
    ∴∠BCD=π2,则cos∠ADC=cos(∠CBA+π2)=-sin∠CBA=-33. 
    在ΔACD中,AC=32,AD=3, 
    由余弦定理得(32)2=3+CD2-23×CD×(-33), 
    解得CD=3. 
    在RtΔBCD中,CD=3,sin∠ABC=33, 
    则BD=33,BC=32. 
    故SΔABC=12AB.BC.sin∠ABC=12×43×32×33=62. 
    故选C.

    3.【答案】B;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属于较难题. 
    利用角平分线性质以及余弦定理,得出BC的值,从而得出ΔABC为等腰三角形,设∠PAB=α,在ΔPAC运用正弦定理建立关于α的三角函数方程即可求解. 

    解:由题意,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ACAB=CDBD=3,设BD=x,则CD=3x, 
    由cos∠ADB=-cos∠ADC,得x2+3-223x=-3x2+3-623.3x,解得x=6-22, 
    所以BC=BD+CD=2,则AB=BC,所以ΔABC为等腰三角形, 
    在ΔABC中,由余弦定理得cos∠ABC=2+2-62×2×2=-12, 
    所以∠ABC=120°,所以∠BAC=∠ACB=30°, 
    设∠PAB=α,因为PA→⋅PB→=0,所以∠APB=90°,得PA=2cosα, 
    因为∠PAB+∠PAC=∠PAC+∠PCA=30°,所以∠PCA=∠PAB=α, 
    在ΔPAC中,由正弦定理得6sin150°=2cosαsinα,化简得tanα=36,即tan∠PAB=36. 
    故选B. 


    4.【答案】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直接利用正弦定理化简求解即可. 

    解:在ΔABC中,c=,B=45°,C=60°, 
    则b===. 
    故选D.

    5.【答案】C;
    【解析】解:∵由2ccosB+bcosA=acos(A+C), 
    可得:2sinCcosB+sinBcosA=-sinAcosB,即2sinCcosB=-sin(A+B)=-sinC, 
    ∵sinC≠0, 
    ∴cosB=-12. 
    又∵CD→=2DA→, 
    ∴BD→-BC→=2(BA→-BD→),即BD→=23BA→+13BC→, 
    两边平方可得:BD→2=(23BA→+13BC→)2=49BA→2+19BC→2+49BA→⋅BC→=169+169-169=169, 
    解得|BD→|=43. 
    故选:C. 
    利用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化简已知等式可得cosB=-12,由已知可得BD→=23BA→+13BC→,两边平方,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恒等变换以及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考查了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

    6.【答案】C;
    【解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向量平行及垂直的坐标表示,属于基础试题. 
    由a→//b→,结合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可求k,然后结合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可求. 

    解:∵a→=(k,2k-1),b→=(1,3),且a→//b→, 
    ∴3k-(2k-1)=0, 
    ∴k=-1, 
    则a→.b→=k+3(2k-1)=-10 
    故选C. 




    7.【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可知,有两种情形满足题意①b=asinB;②b⩾a,代入数据解之即可. 
    该题考查正弦定理的应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解:因为B为锐角,所以ΔABC仅有一个解,有两种情形: 
    ①b=asinB,即3=a×32,所以a=2; 
    ②b⩾a,即0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0,3]∪{ 2}. 
    故选:A. 


    8.【答案】C;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向量垂直与向量数量积之间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根据两向量垂直,其数量积为0,列式解得m的值. 

    解:∵a→=1,2,b→=-1,m,a→⊥b→,
    ∴-1+2m=0,
    ∴m=12.
    故选C .

    9.【答案】ACD;
    【解析】解:对应A,若a→=b→,则向量a→,b→长度相等,方向相同,故|a→|=|b→|,故A正确; 
    对于B,当a→⊥c→且b→⊥c→时,a→⋅c→=b→⋅c→=0,但a→,b→可以不相等,故B错误; 
    对应C,若a→//b→,b→//c→,则a→,b→方向相同或相反,b→,c→方向相同或相反, 
    故a→,c→的方向相同或相反,故a→//c→,故C正确; 
    对应D,若|a→+b→|=|a→-b→|,则a→2+2a→·b→+b→2=a→2-2a→·b→+b→2,∴a→·b→=0, 
    ∴a→⊥b→,故D正确. 
    故选:ACD. 
    根据平面向量的定义、数量积定义、共线向量定义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有关定义,性质,数量积与向量间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10.【答案】B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坐标运算、向量的数量积、向量模的坐标表示,属于基础题. 
    求出向量坐标,再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向量共线以及向量模的坐标表示即可一一判断. 

    解:由, 
    所以,,, BD→=3, 7, 
    对于A,,故A错误; 
    对于B,由,,则, 
    即与平行且相等,故B正确; 
    对于C,,故C错误; 
    对于D,,故D正确; 
    故选BD.

    11.【答案】ABD;
    【解析】解:对于A,c=2时,在ΔABD中,由余弦定理BD2=AB2+AD2-2AB⋅AD⋅cos∠BAD=4+4-2×2×2×32=2(4-23)=2(3-1)2, 
    所以BD=2(3-1)=6-2,故A正确; 
    对于B,若c=2时,ΔABD为等腰三角形,所以∠ABD=180°-30°2=75°, 
    所以在ΔABC中,∠ACB=180°-60°-75°=45°,由正弦定理2R=csinC=222=22,所以R=2,故B正确; 
    对于C,因为SΔABD+SΔADC=SΔABC, 
    所以12(b+c)⋅AD⋅sin30°=12bcsin60°,所以3bc=2(b+c),故C错误; 
    对于D,因为3bc=2(b+c)⩾4bc,所以3(bc)2⩾16bc,可得bc⩾163,当且仅当b=c时,等号成立,故正确. 
    故选:ABD. 
    对于A,由已知在ΔABD中,利用余弦定理可求BD的值,即可得解;对于B,若c=2,可求∠ABD=75°,在ΔABC中,可求∠ACB=45°,由正弦定理即可求解;对于C,由题意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对于D,由题意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此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正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基本不等式在解三角形中的综合应用,考查了计算能力和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


    12.【答案】BCD;
    【解析】解:因为A=π3,b+c=10,a=210, 
    所以由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可得40=b2+c2-bc=(b+c)2-3bc=100-3bc, 
    解得bc=20, 
    所以SΔABC=12bcsinA=12×20×32=53. 
    故选:BCD. 
    由已知利用余弦定理可求bc的值,进而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此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解三角形中的综合应用,考查了计算能力和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

    13.【答案】BD;
    【解析】解: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E,且AE→=2EC→,作图如下 

    AE→=2EC→,⇒AE→=23AC→, 
    ⇒AB→+BE→=23(BC→-BA→), 
    ⇒BE→=23BC→+13BA→,故B正确; 
    ∵B,E,D三点共线,则有BD→=λBE→, 
    ∴{an-2an-1=13λan+1-3an=23λ, 
    于是an+1-3anan-2an-1=2, 
    ⇒an+1=5an-4an-1, 
    对于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下面写两种解法: 
    解法1:所以an+1-an=4(an-an-1), 
    故数列{an+1-an}是以a2-a1=4为首项,以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即an+1-an=4n,于是有 
    an-a1=(an-an-1)+(an-1-an-2)+…+(a3-a2)+(a2-a1) 
    =4n-1+4n-2+…+42+41=4(1-4n-1)1-4=43(4n-1-1), 
    于是an=4n3-13, 
    解法2: 
    由特征根知:x2=5x-4 
    ⇒x2-5x+4=0 
    ⇒{x1=1x2=4, 
    ∴an=A·x1n+B·x2n=A+B4n, 
    ∵a1=1,a2=5, 
    ∴{A+4B=1A+16B=5, 
    ⇒{A=-13B=13, 
    ∴an=4n3-13, 
    根据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可知,A,B错误; 
    an+1-an=(4n+13-13)-(4n3-13)=4n, 
    故D正确; 
    故选:BD. 
    由题意根据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可得BE→=23BC→+13BA→,进而判断B选项,再结合B,E,D三点共线,可得到an+1=5an-4an-1,进而求出数列{an}的通项公式,从而判断ACD的正误. 
    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数列通项的求法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很强,属于难题.

    14.【答案】3;
    【解析】解:由点M满足MA→+MB→+MC→=0→,知点M为ΔABC的重心, 
    设点D为底边BC的中点,则AM→=23AD→=23× 12×(AB→+AC→)=13(AB→+AC→) 
    ∴AB→+AC→=3AM→ 
    ∴m=3 
    故答案为:3 
    确定点M为ΔABC的重心,利用向量的加法法则,即可求得m的值. 
    该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考查向量的加法法则,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确定点M为ΔABC的重心

    15.【答案】3;
    【解析】解:∵c.sinA=3a.cosC,由正弦定理可得sinC.sinA=3sinA.cosC.  
    ∵sinA≠0,  ∴sinC=3cosC,∴tanC=3,  
    又∵ΔABC是锐角三角形,  
    ∴A=B=C=π3,  
    ∴SΔABC=12×2×2×32=3,  
    故答案为3.  
    由条件利用正弦定理可得tanC=3,从而得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由此求得ΔABC的面积.  
    这道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的应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属于中档题.

    16.【答案】12;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属于基础题,对|2a→+b→|=10两边同时平方,由数量积的运算可得答案. 
    【解答】 
    解:因为向量a→,b→,满足|a→|=1,|b→|=2,|2a→+b→|=10, 
    所以(2a→+b→)2=4|a→|2+|b→|2+4a→⋅b→=4+4+4a→⋅b→=10, 
    所以a→·b→=12  
    故答案为12 .

    17.【答案】433;
    【解析】解:∵OP→=OB→+λ(BC→|BC→|+BA→|BA→|)(λ>0).∴BP→=λ(AB→|AB→|+AC→|AC→|)(λ>0), 
    ∴点P在∠ABC的平分线上,即BD为∠ABC的平分线, 
    在△ABD中,∠ABD=π6,BD=2,利用正弦定理得ADsinπ6=BDsinA,∴AD=1sinA, 
    在△ACD中,∠DBC=π6,BD=2,利用正弦定理得CD=1sinC, 
    设∠ADB=θ,则θ=5π6-A, 
    S△ABC=S△ABD+S△CBD=12AD⋅BDsinθ+12CD⋅BDsin(π-θ) 
    =12×2sinθ(1sinA+1sinC)=sin(5π6-A)[1sinA+1sin(2π3-A)]=sin(5π6-A)⋅sinA+sin(2π3-A)sinA·sin(2π3-A) 
    =sin(π6+A)(32sinA+32cosA)sinAsin(A+π3)=3sin2(A+π6)sinAsin(A+π3), 
    设A+π6=α,则π6<α<5π6,12 ∴S△ABC=3sin2αsin(α-π6)si(α+π6)=3sin2α(sinα·32-cosα·12)(sinα·32+cosα·12) 
    =3sin2α34sin2α-14cos2α=3sin2αsin2α-14=3+34(sin2α-14)⩾3+33=433,当α=π2,即A=π3时取等号. 
    故答案为:433. 
    由已知得点P在∠ABC的平分线上,即BD为∠ABC的平分线,正弦定理得AD=1sinA,CD=1sinC,S△ABC=3sin2(A+π6)sinAsin(A+π3),计算可得△ABC面积的最小值. 
    此题主要考查向量的线性运算,以及正弦定理和三角恒等变换,属难题.

    18.【答案】矩形;
    【解析】解:由AB→=DC→可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由|AB→+AD→|=|AB→-AD→|可知对角线相等, 
    所以四边形ABCD的形状是矩形. 
    故答案为:矩形. 
    由AB→=DC→可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由|AB→+AD→|=|AB→-AD→|可知对角线相等,最后可判定四边形ABCD的形状. 
    此题主要考查向量加减法几何意义,考查直观想象能力,属于基础题.

    19.【答案】解:(1)由正弦定理,得3bc+3cb=3a2bc+42, 
    即3b2+3c2=3a2+42bc, 
    则b2+c2-a22bc=223=cosA, 
    而sin2A+cos2A=1, 
    又A∈(0,π),解得sinA=13, 
    故tanA=sinAcosA=24; 
    (2)因为2sinB=3sinC,则b=3c2, 
    因为SΔABC=22,故12bcsinA=22, 
    故12×3c22×13=22,解得c=22, 
    故b=6, 
    则a=b2+c2-2bccosA 
    =36+8-2×6×22×223=23.;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考查运算求解能力以及化归与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 . 
    (1)先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得cosA=223,则sinA=13,进而可求tan A的值; 
    (2)由正弦定理,得b=3c2,由SΔABC=22,可求出c,b的值,进而利用余弦定理,可得a的值.

    20.【答案】①;
    【解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求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属于中档试题. 
    (1)先对选项结合余弦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化简可求tanB, 
    (2)结合(1)可求cosB,然后利用余弦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解:选①3c2=16S+3(b2-a2), 
    (1)∵3c2=16S+3(b2-a2), 
    ∴3(c2+a2-b2)=16s即3×2accosB=16×12acsinB, 
    所以3cosB=4sinB即tanB=34; 
    (2)由(1)可得sinB=35,cosB=45, 
    ∴S=12acsinB=12×10c×35=3c=42,即c=14, 
    由余弦定理可得,45=100+196-b22×10×14, 
    整理可得,b=62. 
    故答案为:①. 


    21.【答案】解:(1)选B=π6, 
    由正弦定理得,asinA=bsinB=csinC=2, 
    故a=2sinA,c=2sinC 
    因为S=a28sinA=14a, 
    故12acsinB=14ac=14a, 
    所以c=1,sinC=12, 
    故C=π6(5π6舍去), 
    从而△ABC为等腰三角形,A=2π3,a=3, 
    此时三角形的周长2+3; 
    (2)选B=C, 
    所以b=c=1,S=a28sinA=12bcsinA=12sinA, 
    故asinA=2, 
    由正弦定理得,bsinB=2,则sinB=12, 
    从而B=C=π6, 
    从而△ABC为等腰三角形,A=2π3,a=3, 
    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2+3.;
    【解析】 
    (1)选B=π6,由已知结合正弦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先求出c,C,结合已知数据分析得等腰三角形,即可求解; 
    (2)选B=C,由等腰三角形形状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及正弦定理可求B,C,进而可求A,a,从而可求. 
    此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22.【答案】解:(1)∵|a→|=4,|b→|=3,(2a→-3b→).(2a→+b→)=61, 
    ∴4a2→-4a→.b→-3b2→=61, 
    即4×42-4×4×3cos<a→,b→>-3×32=61. 
    化为cos<a→,b→>=-12. 
    ∴<a→,b→>=2π3. 
    (2)|a→+b→|=a2→+b2→+2a→.b→=42+32-2×4×3×(-12)=13.;
    【解析】 
    (1)利用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即可得出;  
    (2)利用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即可得出. 
    该题考查了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及其性质,属于基础题.

    23.【答案】解:(1)△ABC中,tanA=-tan(B+C)=-tanB+tanC1-tanBtanC=-2tanA+3tanA1-6tan2A, 
    解可得,tan2A=1, 
    ∵A为锐角. 
    ∴tanA=1,cosA=22; 
    (2)∵tanB=2tanA,tanC=3tanA, 
    由tanA=1可得tanB=2,tanC=3, 
    ∴B,C都为锐角, 
    ∴sinB=255,sinC=31010, 
    由正弦定理可得,asinA=bsinB, 
    ∴b=asinBsinA=25522a=2105a, 
    ∴S△ABC=12absinC=12a×2105×31010=3a25, 
    ∴3a25=30, 
    ∴BC=a=52.;
    【解析】 
    (1)由tanA=-tan(B+C),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可求tanA,进而可求cosA, 
    (2)由(1)及已知,可求tanB,tanC,结合同角平方关系可求sinB,sinC,然后由正弦定理,asinA=bsinB,可求b,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ΔABC=12absinC可求 
    此题主要考查了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及同角基本关系,正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单元测试】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应用》单元测试1(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