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2课时示范课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673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2课时示范课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673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2课时教案
展开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一步熟练药品取用、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等基本实验操作;
2.通过完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进行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养成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难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 【导入】在许多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例如,医疗用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如果太稀就起不到向体内补充盐分的作用,如果太浓则会带来生命危险。 【过渡】如何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 倾听,观看 | 通过医疗上使用的生理盐水是固定的溶质质量分数,让学生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重要性。 |
环节二 新课讲解 | 【活动天地】让学生阅读教材66页的活动天地,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现欲配制这种氯化钠溶液,有哪些配制方法? 【讲解】溶液的配制 1.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实验台上现有的试剂(均为足量的)为: 氯化钠固体、25%的氯化钠溶液、蒸馏水 【总结】 方法一: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 方法二:25%氯化钠溶液和蒸馏水 【讲解】方法一: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步骤: (1)计算: 按配制要求计算出所需要的溶质和溶剂的量 (固体计算出质量,液体计算出体积) 溶质的质量:=50 g 16% =8 g 溶剂的质量:=50 g ─ 8 g =42 g 已知:1 g水的体积约为1 mL 溶剂的体积:42 mL (2)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出所需氯化钠固体:8 g,再用量筒取所需的溶剂:42 mL。 调节天平平衡。 在左右的托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在右盘中加5 g的砝码,游码拨到刻度3处。 向左盘中加氯化钠固体至天平平衡。 取下固体倒入烧杯中。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将游码归零。 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 右手拿试剂瓶,使试剂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水缓缓流入。 待注入的量接近42 mL时,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提问】为什么不用10 mL或100 mL的量筒呢? 【总结1】 分次量取,麻烦且有误差。 量筒越大,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小,由视线的偏差所造成的读数误差也越大。 【总结2】选量筒的原则 应根据所取液体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3)溶解: 将称量出的8 g氯化钠放入烧杯中,并将量取的42 mL水倒入,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注意事项:用玻璃棒搅拌液体时,要注意尽量不要使玻璃棒碰触容器的器壁。 (4)装瓶存放: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提问】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调平衡时,指针向右偏。 向左调平衡螺母 问题2:称氯化钠时,指针向右偏。 继续向左盘中添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问题3:搅拌可以加快物质溶解速率,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率? 加热或把固体研碎也可以加快溶解速率。 【讲解】方法二:25%氯化钠溶液和蒸馏水 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步骤: (1)计算: 16%氯化钠溶质的质量=50 g 16%=8 g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25%溶液的质量=8 g/25%=32g 所需溶剂的质量=50 g ─ 32g=18 g 已知:1 g水的体积约为1 mL 所需溶剂的体积:18 mL (2)量取;(3)稀释;(4)装瓶存放。 【提问】在刚才的实验中,若遇到下列况,将会对结果是否有影响?有何影响? ①称量前天平没有调平,且指针向右偏转; ②称量时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③量筒内的水没有全倒入烧杯中; ④称量时选用的砝码少了一个角; ⑤溶解用的烧杯使用前不干燥; ⑥所用的氯化钠中含有少量杂质; ⑦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⑧配好的溶液向细口瓶中倒时,有少量溅出; ⑨称量时使用的砝码生锈了(比原质量大了)。 【总结1】(偏大)、(偏小)、(偏大)、(偏小)、(偏小)、(偏小)、(偏大)、(无影响)、(偏大)。 【总结2】 导致溶质质量偏小的原因归结为两方面: 溶质的质量少了; 溶剂的质量多了。 | 阅读教材66页,思考问题
倾听 记录笔记
倾听 记录笔记
倾听 记录笔记
分组讨论 回答问题
倾听 记录笔记
思考,讨论
倾听 记录笔记
思考,讨论
倾听,记录
|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所学过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溶质和溶剂两个角度思考如何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通过详细讲解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加强学生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步骤的理解。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通过讲解溶液配制的第二种方法来拓展学生对于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的思维。
通过分析溶液的配制中误差,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配制溶液的严谨性和培养对科学的认真的态度。
|
环节三拓展延伸 | 【展示】营养液的配制 方案一:用市场上销售的无土栽培营养液,用水按规定稀释。 方案二:自制:硝酸钾3 g、硝酸钙5 g、硫酸镁3 g、自来水5 L。 | 课下实践 | 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
随堂作业 | PPT展示 | 做题 | 通过习题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
环节四 课堂小结 | 展示PPT页。 | 倾听并理解。 |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便于学生记忆。 |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第2课时
1.溶液的配制
⑴ 计算
⑵ 称量
⑶ 溶解
⑷贴签装瓶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第2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鲁教版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鲁教版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