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测试题(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2613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测试题(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2613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测试题(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2613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测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261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测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261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测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261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达标测试,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测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测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 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 玻璃棒 B. 蒸发皿 C. 烧杯 D. 电子天平【答案】B【解析】【详解】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电子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量筒(量取所需的水)、烧杯(溶解氯化钠)、玻璃棒(搅拌)。故选B。2. 将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至5%时,所使用的仪器中通常不包括( )A. 酒精灯 B. 量筒 C. 烧杯 D. 玻璃棒【答案】A【解析】【详解】A、将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至5%时,不需要进行加热,不需要使用酒精灯,故选项正确;B、将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至5%时,量筒用于量取氯化钠溶液和水,故选项错误;C、将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至5%时,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故选项错误;D、将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至5%时,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故选项错误。故选A。3. 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B.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 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D. 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答案】C【解析】【详解】A、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转移,选项A正确;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选项B正确;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相当于将配制的溶液进行了稀释,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选项C错误;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15%=7.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7.5g=42.5g,即42.5mL(水的密度为1g/cm3),应选用50mL的量筒,选项D正确。故选C。4. 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下列操作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A. 转移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在桌上 B. 称取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C. 转移配好的氯化钠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D. 量取稀释用的水体积偏小【答案】A【解析】【详解】A、转移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在桌上,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正确;B、称取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错误;C、溶液具有均一性,转移配好的氯化钠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D、量取稀释用的水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可从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入手,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有关,分析操作中的错误操作,判断错误操作对溶质、溶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 小明在实验室配置16%的食盐溶液时,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是①固体倒入烧杯后,称量纸上有残留 ②量取水时,量筒内有水 ③溶解用的烧杯内有水 ④水倒入烧杯溶解时洒出少许 ⑤溶液向细口瓶转移时洒出少许A. ①② B. ②⑤ C. ③④ D. ③⑤【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①固体倒入烧杯后,称量纸上有残留,使得溶质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偏低;②量取水时,量筒内有水,只要读数准确,没有影响;③溶解用的烧杯内有水,使得溶剂的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低;④水倒入烧杯溶解时洒出少许,使得水的质量偏低,溶质质量分数偏高;⑤溶液向细口瓶转移时洒出少许,已经形成了溶液,根据溶液的均一性,无影响,故选B考点: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6. 对“15%的氢氧化钠溶液“含义解释错误的是A. 100g水中溶解了15g食盐B. 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了15g氢氧化钠C. 将氢氧化钠与水按15:85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D. 将30g氢氧化钠溶解在170g水中所得的溶液【答案】A【解析】【详解】A溶质是氢氧化钠,故错误B、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了15g氢氧化钠,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可得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50%,故B正确;C、将氢氧化钠与水按照15:85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可得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5%,故正确D、将30g氢氧化钠溶解在170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可得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50%,故正确;故选A7. 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 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A. 1.5mL B. 2mL C. 3mL D. 4mL【答案】B【解析】【详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则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设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x,0.5 g=(0.5 g+x)×20% ,解得x=2 g,水的密度为1.0g/mL,故水的体积为2 mL。 故选B。8. 对10%的氯化钠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A. 100g水中溶解了10g氯化钠B. 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10g氯化钠C. 将10g氯化钠溶于90g水中所得的溶液D. 氯化钠与溶液的质量之比是1:10【答案】C【解析】【详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即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之比是1:10,或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9,或溶剂和溶液的质量之比为9:9. 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需用到的仪器是A. 10mL量筒 B. 烧杯 C. 玻璃棒 D. 天平【答案】A【解析】【详解】A、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时所需要水的质量=100g×(1-10%)=90g合90mL,根据量筒选用原则,配制时不能选用10mL量筒,故A不需要;B、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把氯化钠和水放入烧杯中溶解,故B需要;C、把氯化钠放入水中溶解时,为加快氯化钠溶解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故C需要;D、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使用天平称取100g×10%=10g氯化钠,故D需要。故选A。10. 实验室用硝酸钾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硝酸钾B. 用量程为5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C. 该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只有量筒、玻璃棒D.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并贴上如图所示标签【答案】B【解析】【详解】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需硝酸钾的质量=50.0g×20%=10.0g,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0g-10g=40.0g(40.0mL),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应用量程为5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用硝酸钾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硝酸钾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硝酸钾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故选项说法错误;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标签上第一行应为硝酸钾溶液,第二行应为20%,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1. 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B.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度C. 氯化钠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5g的砝码有缺损,则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15%D. 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答案】C【解析】【详解】A、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转移,正确;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正确;C、称量氯化钠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实际称取的氯化钠少了,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错误;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15%=7.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7.5g=42.5g(合42.5mL),应选用50mL的量筒,正确。故选C。点睛: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或者俯视读数都会导致实验误差,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体积偏大;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体积偏小。二、填空题12. 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请回答:(1)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g,水为_____mL(水的密度)。(2)若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①需要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g。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答案】 (1). 2 (2). 48 (3). 25 (4). 烧杯【解析】【详解】(1)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4%的氯化钠溶液50g,则需要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50g×4%=2g,需水为50g-2g=48g,即48mL,故填:2 48;(2)设需要8%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8%x=50g×4%,x=25g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烧杯盛放溶液,故填:25 烧杯。 13. 3%的硼酸溶液可用于清洗皮肤的小面积创伤.现配制300g质量分数为3%的硼酸溶液,实验操作如下:(1)称量硼酸固体的质量:在如图1中分别标出①②所选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 ________ .(2)量取水体积:用量筒取 ________ mL水().(3)装瓶、贴标签:在如图2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________ .【答案】 (1) 5、4.0 (2). 291 (3). 硼酸、3%【解析】【详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300g质量分数为3%的硼酸溶液,所需硼酸固体的质量为300g×3%=9g;选用5g的砝码,游码拨到4g处即可;(2)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300g-9g=291g(合291mL);(3)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图2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硼酸,3%。14. 溶质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方法,它是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答案】 (1). 溶质的质量; (2). 溶液的质量【解析】【详解】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15. 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如图1是某同学的实验操作过程:(1)用图1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 .(2)若③中游码读数为1.2,则他称取NaCl的质量是________ g.(3)按照图③称量的药品来配制溶液,该同学需要用水的体积是________ mL.(水的密度为1.0g/mL)(4)他按图2量取水的体积,若其他操作步骤均无误差,则其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答案】 (1). ②③①⑤④; (2). 5.8; (3). 52.2; (4). 小于【解析】【详解】(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NaCl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NaCl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②③①⑤④;(2)由左盘中药品质量=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若③中游码读数为1.2,则他称取NaCl的质量=5g+2g-1.2g=5.8g;(3)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氯化钠的质量=5.8g÷10%=58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8g-5.8g=52.2g(合52.2mL);(4)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若其他操作步骤均无误差,则其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16. 汽车、电动车中一般要使用铅﹣硫酸蓄电池.蓄电池中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有2L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稀硫酸时,配得稀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 g,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g/cm3)________ L.【答案】(1)12880(2)9.2【解析】【详解】利用98%的浓硫酸配制28%的稀硫酸,可通过加水稀释的方法完成,在加水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据此,可由浓硫酸的体积及质量分数计算配制28%的溶液的质量及需要蒸馏水的体积。设配得稀硫酸的质量为x。
2L×1000×1.84g/cm3×98%=x×28%
x=12880g
需要蒸馏水的质量=12880g-2L×1000×1.84g/cm3=9200g(合9200mL=9.2L)三、实验探究题17. 塘沽十一中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①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②称取氯化钠时,若托盘天平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如图A),接下来的操作应是________(填字母)。A.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右盘中添加砝码C.向左移动游码 D.左盘中增加氯化钠③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如图B),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①需要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_mL(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04 g/cm3),水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 g/cm3)。②本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 (3)把配制好的上述两种溶液分别装入___中(选填“广口瓶”或“细口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答案】 (1). 3; (2). D; (3). 偏小 (4). 24; (5). 25; (6). 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7). 细口瓶【解析】【分析】根据溶液配制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以及胶头滴管等。【详解】(1)①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②使用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时,要注意左物右码,当右盘低时,说明右盘重,需要继续加入氯化钠; ③仰视读数会导致测得的水的体积偏大,水多,则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2)①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则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5g,则需要水的质量为50g-25g=25g,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4mL,需要水的体积为=25mL;②本实验是溶液的稀释,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3)配制好的液体要存放在细口瓶中。四、综合题18. 欲配制18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铵,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 ________ (选填“50mL”、“100mL”或“200mL”)量筒。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硝酸铵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___ (选填序号) A. 增加适量硝酸铵固体 B. 减少适量硝酸铵固体 C. 调节平衡螺母(3)将硝酸铵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要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________ 。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________ 。 (5)在做⑤操作时,烧杯的温度 ________ (选填“升高”或“降低”)了。【答案】 (1). 100 mL (2). B (3). 加速溶解 (4). ④①③⑤② (5). 降低【解析】【详解】(1)欲配制180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铵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180g×(1-50%)=90g,而水的密度为1g/mL,所以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90mL,故应该选择100mL的量筒;(2)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物体放在左盘,而砝码放在右盘,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硝酸铵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取的硝酸铵固体过多,所以应该减少适量硝酸铵固体,故选B;
(3)硝酸铵在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够加速硝酸铵的溶解;(4)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取固体→量取液体→溶解,所以正确的操作步骤为:④①③⑤②;(5)硝酸铵溶于水过程要吸收热量而使溶液的温度降低。19. 如图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如图中的玻璃仪器有广口瓶、量筒、烧杯和 _____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 _____ .上述错误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 (填“大于”“小于”“等于”)12.5%.(3)配制时应选择 _____ mL(填“10mL”“50mL”“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_____ .【答案】(1)玻璃棒 (2)称量NaCl时,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小于(3)100ml (4)④②①⑤③【解析】【详解】(1)如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玻璃棒;(2)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上述错误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3)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5%的NaCl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100g×12.5%=12.5g 需要溶剂水的质量=100g-12.5g=87.5g(合87.5mL),故应选择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4)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5%的NaCl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训练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达标测试,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5 g氯化钠,1%),【答案】B,【答案】A,【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