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1.1 轴对称1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0631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13.1.1 轴对称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数学
年级/册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13章《13.1轴对称》
教学目标
1,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
2,熟练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本节课为两个知识点,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案,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是两个图案。注意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分析
学生不善于比较,区别,让学生动手,思考,引导学生抽象出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
1,通过动手,折叠,完全重合。
2,多媒体演示。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创设情境,感性认识对称及轴对称图形.
(1)情境:教师先展示剪纸作品,照片,实物等,然后让学生交流、展示各自收集的相关图片.
让学生充分观察、讨论、交流,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实物、图片的共同特征.
(2)探索规律,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
步骤一:动手实践,把一个圆对折,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位于折痕两侧图案有什么关系?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2.揭示课题,整理概念,板书
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 ,两侧的图形能够 ,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____ __ 。图形上能够重合的点叫 。
〖设计说明〗设计意图: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使学生理解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含义。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折一折各自所准备的图形,初步认识到“完全重合”就是左右两边“大小、形状完全一样”。“试一试”的教学,通过观察、实践、思考、辩论等活动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四、检查学习情况:明确检查方法
1,学生做一做:请你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指出有几条?
2.轴对称:欣赏下面几幅图片,并完成问题。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 ,这条直线叫做 。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 。如图,写出一对对称点是 。
轴对称的性质
上图中点A和F的连线AF与直线MN有什么样的关系 .同理,线段CD,BE被直线MN ,直线NM叫做这些线段的 ,图中相等的线段有: ,相等的角有: 。∠AMN = 度
可以概括为: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那么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 ,对应线段 ,对应角 ,
小结
7 ,教师精讲点拨:
1.知识点辨析: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
不同点
1,轴对称图形是指( )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只对( )图形而言
2,对称轴( )只有一条。
1,轴对称是指( )图形的位置关系,必需涉及( )图形。
2,只有( )对称轴。
相同点
1,沿对称轴折叠,图形的两部份( )1,沿对称轴折叠,两个图形( )
2,如果把轴对称图形的两部份当作两个 2,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
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成( ) 整体,那么他就是一个( )
〖设计说明〗通过表格的形式总结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两个概念,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13.1 轴对称13.1.1 轴对称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13.1 轴对称13.1.1 轴对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1.1 轴对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1.1 轴对称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1.1 轴对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1.1 轴对称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