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 单元复习九溶液 同步测试(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8296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 单元复习九溶液 同步测试(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8296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同步测试+实验专题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精品同步测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精品同步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1 知识框架
eq \a\vs4\al(溶,液)eq \b\lc\{(\a\vs4\al\c1(溶液的特征: 均一 性、 稳定 性,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溶液的分类\b\lc\{(\a\vs4\al\c1(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a\vs4\al(溶解时,的现象)\b\lc\{(\a\vs4\al\c1( 放热 现象:氢氧化钠固体等溶于水, 吸热 现象:硝酸铵固体等溶于水)),\a\vs4\al(溶,液,的,量,度)\b\lc\{(\a\vs4\al\c1(\a\vs4\al(溶,解,度)\b\lc\{(\a\vs4\al\c1(\a\vs4\al(固体,溶解度)\b\lc\{(\a\vs4\al\c1(概念,影响因素: 温度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溶解度曲线)),\a\vs4\al(气,体,溶,解,度)\b\lc\{(\a\vs4\al\c1(概念,\a\vs4\al(影,响,因,素)\b\lc\{(\a\vs4\al\c1(压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 增大而 增大 ,温度: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 升高而 减小 )))))),溶液的浓度\b\lc\{(\a\vs4\al\c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a\vs4\al(结晶)\b\lc\{(\a\vs4\al\c1(定义: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蒸发溶剂: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不大的 , 固体物质 ,冷却热饱和溶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降温结晶) 较大的固体物质 )),乳化,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02 单元精练
1.(2018·长沙)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A.用冰水溶解
B.用热水溶解
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再溶解
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
2.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D)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
3.(2017·长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糖水、汽水都是溶液
C.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2017·潍坊改编)潍坊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氯化钠占整个海洋盐类的80%以上。下列有关氯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室温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钾
B.取出部分上层溶液,可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
C.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D.将100 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10%,所用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5.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C)
A.甲图表示称取7.5 g氯化钠
B.乙图表示量取42.5 mL水
C.丙图表示溶解氯化钠
D.丁图表示向试剂瓶中转移溶液
6.现将40 ℃时的一杯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 ℃,结果有少量晶体析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40 ℃时的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
B.20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40 ℃时的小
C.20 ℃时的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
D.溶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7.(2018·福建)某同学模拟闽籍化学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制纯碱,需用50.0 g水配制20 ℃的NaCl饱和溶液(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A)
A.18.0 g B.16.0 g C.13.2 g D.11.5 g
8.(2018·咸宁)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烧杯②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
B.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C.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
D.将温度升高到t2 ℃,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9.(2017·宁波)下表是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表。
(1)称取30 g KNO3固体时,在加一定量的KNO3固体后,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继续加KNO3固体__,直到天平平衡。
(2)20 ℃时,将30 g KNO3固体加入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是否饱和?__不饱和__。
(3)要使20 ℃的KNO3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__加入硝酸钾(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__的方法。(写出一种即可)
10.(2017·南宁)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生活中常用__煮沸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下列物质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B__(填序号)。
A.白糖 B.汽油
C.食盐 D.高锰酸钾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__丙__。
②t1 ℃时,分别向100 g水中加入20 g甲和20 g乙,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甲__。
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D__(填序号)。
A.t2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B.分别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时,析出固体的质量为甲>乙
C.从接近饱和的甲溶液中析出一定量的甲晶体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t2 ℃时,分别将50 g甲、乙、丙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甲<乙<丙
11.回答下列有关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的问题:
(1)图A中试管夹的作用是__夹持试管__。
(2)指出图B中的错误操作:__瓶塞正放(或瓶塞没有倒放)__。
(3)图C、D是某同学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在称量和量取两个操作步骤中出现的情况。
①如图C所示:在称量氯化钠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右,则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向左盘添加氯化钠__,至天平平衡。
②如图D所示: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偏小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2.(2018·南充)请根据如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t3 ℃时,在各加有甲、乙、丙30克固体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倒入50克水,充分搅拌后,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乙和丙__;当温度降低至t1℃时,此三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乙=丙>甲__。
(2)在t2 ℃时,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__②④__(填序号)。
①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②溶剂的质量可能不变
③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13.(2017·黄石)向133.4克稀盐酸中加入锌粉(仅含不溶于酸的杂质),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求:
(1)此过程产生气体的最大质量是__0.4__g__;
(2)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Zn+2HCl===ZnCl2+H2↑
73 2
133.4 g×x 0.4 g
eq \f(73,2)=eq \f(133.4 g×x,0.4 g) x=10.9%
答: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9%。温度(℃)
0
20
4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点击,积累运用,情景分析,实验探究,计算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