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单元复习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63525/0-17184984297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单元复习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单元复习教案,共3页。
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等概念并能实际运用;2、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会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能根据溶质量分数及化学方程式进行综合性的计算;3、 学会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总结、归纳的精神。教学重点: 1、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2、 能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复习知识点溶液1、理解溶液概念时注意:①溶液的特征:②溶液的状态:③判定某混合物是否是溶液的方法:④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定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注意:①“一定温度”、“一定的溶剂量”和“对某溶质而言” ②溶液浓或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联系。对于不同溶质来说,同一溶剂的浓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可能是饱和的,也可能是不饱和的,稀溶液同样;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时 ,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③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3、溶液过程中温度变化 ①NH4NO3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②NaOH、浓H2SO4溶解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③NaCl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㈡溶解度四要素:溶解度曲线气体物质溶解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回顾所学知识点知识构建概念、特征溶液 组成(溶质在存在形式,酸碱盐溶液)吸热溶解过程:放热 饱和溶液 溶质是否还可以溶解 (转化) 不饱和溶液溶液的分类浓溶液溶质含量的多少 稀溶液固体物质溶解度(四要素及规律)溶解度 气体物质溶解度(影响因素)溶解度曲线(意义及应用) 计算表达方式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归纳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了哪些知识?有什么全新的体验?请同学们说一说巩固训练,提升能力 布置作业 处理课后习题板书设计概念、特征溶液 组成(溶质在存在形式,酸碱盐溶液)吸热溶解过程:放热 饱和溶液 溶质是否还可以溶解 (转化) 不饱和溶液溶液的分类浓液溶质含量的多少 稀溶液固体物质溶解度(四要素及规律)溶解度 气体物质溶解度(影响因素)溶解度曲线(意义及应用) 计算表达方式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等概念并能实际运用;2、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会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能根据溶质量分数及化学方程式进行综合性的计算;3、 学会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总结、归纳的精神。教学重点: 1、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2、 能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复习知识点溶液1、理解溶液概念时注意:①溶液的特征:②溶液的状态:③判定某混合物是否是溶液的方法:④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定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注意:①“一定温度”、“一定的溶剂量”和“对某溶质而言” ②溶液浓或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联系。对于不同溶质来说,同一溶剂的浓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可能是饱和的,也可能是不饱和的,稀溶液同样;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时 ,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③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3、溶液过程中温度变化 ①NH4NO3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②NaOH、浓H2SO4溶解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③NaCl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㈡溶解度四要素:溶解度曲线气体物质溶解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回顾所学知识点知识构建概念、特征溶液 组成(溶质在存在形式,酸碱盐溶液)吸热溶解过程:放热 饱和溶液 溶质是否还可以溶解 (转化) 不饱和溶液溶液的分类浓溶液溶质含量的多少 稀溶液固体物质溶解度(四要素及规律)溶解度 气体物质溶解度(影响因素)溶解度曲线(意义及应用) 计算表达方式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归纳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了哪些知识?有什么全新的体验?请同学们说一说巩固训练,提升能力 布置作业 处理课后习题板书设计概念、特征溶液 组成(溶质在存在形式,酸碱盐溶液)吸热溶解过程:放热 饱和溶液 溶质是否还可以溶解 (转化) 不饱和溶液溶液的分类浓液溶质含量的多少 稀溶液固体物质溶解度(四要素及规律)溶解度 气体物质溶解度(影响因素)溶解度曲线(意义及应用) 计算表达方式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课后反思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