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精品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食用油 B. 白醋 C. 白糖 D. 食盐
2.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其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100g水中溶解有10g氢氧化钠
B. 10g溶液中含有1g氢氧化钠
C. 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为1:9
D. 把5g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45g水中,可制成10%的氢氧化钠溶液
3.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溶液中不能同时存两种溶质
C. 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4. 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5.如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明显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
A.硝酸铵 B.食盐
C.蔗糖 D.生石灰
6.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而变化的是( )
A.夏季,鱼塘中的鱼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
B.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C.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
D.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
7. 下列有关溶液及其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海水的凝固点比水低
B. 溶液和浊液特征的不同主要与物质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有关
C. 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水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D. 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8. 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
9. 某物质能与水反应,将少量该物质加到饱和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一定是二氧化碳
B. 反应后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
C. 反应前后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
D.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10. 以下是KCl部分溶解度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 20℃时,100g饱和KCl溶液中含KCl34.0g
C. 20℃时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40℃时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60℃时将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KCl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
二、填空题(共36分)
11.(8分)现有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温度和体积的水,试管编号及相关数据如下表.
(l)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0.5g硫酸铜粉末,完全溶解,溶液颜色最深的是 ;
(2)再向B、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硫酸铜粉末至饱和,则B中溶液的颜色较C中的 ;
(3)由此实验可得出:①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有色溶液的颜色越 ;② 。
12.(12分)小刚分别试用以下方法清洗餐具:①只用冷水;②只用热水;③在冷水中加入几滴洗涤剂;④在热水中加入几滴洗涤剂.然后清洗,并用清水把餐具上的洗涤剂漂洗干净。
(1)上述方法中清洗餐具最干净的是 ④
(填序号)。
(2)以上对比实验说明了温度越 高
(填“高”或“低”),洗涤效果越好.你的理由是 。
(3)用下列选项填空A、反应B、溶解C、乳化D、过滤
①洗涤剂对油污有 C
作用(填序号,下同)。
②小刚认为:汽油、氢氧化钠也能去除油污,但去污原理不同.其中汽油可以 B
油污,而氢氧化钠能与油污 。A
13.(6分)工人师傅要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稀释成15%的稀硫酸来清洗钢铁的铁锈(水的密度为1 g/cm3),求:
(l)5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 g,其中溶质的质量为 g。
(2)将500 mL 98%的浓硫酸稀释成 15%的稀硫酸,约需用水 mL。
14.(10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图中P点的含义是 。
(2)4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填“>”、“=”或“<”)。20℃时,将60 g乙物质放入100 g水中,升温至40℃,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0℃
100 g水
加入甲
20 g
加热
至40℃
降温
至20℃
A
B
加入甲
20 g
C
加入甲
20 g
D
E
(3)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 __(填序号,下同),___ __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三、实验设计与探究(共27分)
15.(9分)乙醇俗名叫酒精,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透明液体,为了探究“乙醇能否溶于水”的问题,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①在盛有2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加入2mL乙醇,不要振荡,发现乙醇与水分层;②振荡试管,观察现象:
③[问题讨论]
(1)在水中滴入红墨水的目的是什么? 。
(2)在操作步骤①中,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实验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
(3)要证明乙醇能溶于水,还应进行操作步骤③.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
16. (18分)甲、乙、丙三位同学用不同方法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
甲:用固体氯化钠和水
乙:用20%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丙:用100g20%的氯化钠溶液、10g氯化钠固体和水
(1)实验中四位同学共同用到的实验仪器有 、 。
(2)甲称量氯化钠时,指针向左偏转,则应 (填序号)
A.增加砝码 B.移动游码
C.取出一些NaCl固体 D.再加一些NaCl固体
若甲同学最后配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0%,可能的原因是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时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3)乙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时应量取 ml的水。
(4)丁用100g20%的氯化钠溶液、10g氯化钠固体和水可配制成5%的氯化钠溶液 g。
四、计算题(共7分)
17. 现将石灰石样品15g与105.4g稀盐酸放入烧杯中充分反应(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时间与反应前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请计算回答: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九单元 溶液 测试题 (B)卷
一、选择题
1.A 2.A 3.D 4.D 5.D 6.C 7.C 8.C 9.B 10.D
二、填空题
11.(1)A;(2)浅(3)①深;②温度越高,硫酸铜的溶解度越大(或温度不同,硫酸铜的溶解度不同等合理答案)
12.(1)第④种方法清洗餐具效果最好,洗涤最干净(2)高温度越高,乳化效果越好(3)①C ②B A
13.(1)920 901.6(2)5090.7
14.(1)20℃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30g(2)> 2︰5(3)A C E
三、实验与探究题
15.(1)为了便于观察乙醇与水是否有分层;(2)应该用胶头滴管将乙醇轻轻滴入水中,防止有振荡而直接混合;(3)振荡试管后静置一会儿,发现上面无色液体变红,分层现象消失。
16.(1) 量筒、玻璃棒 (2)C、B(3)75 (4)600
四、计算题
17.(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反应生成的CO2 质量为:105.4g+15g-116g=4.4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 ,同时生成的CaCl2 质量为y 。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x y 4.4g
100/44 =x/4.4 g x=10g
⑴ 样品中CaCO3 的质量分数为:10g/15g×100%=66.7%
111/44=y/4.4g y=11.1g
⑵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是:105.4g+10g-4.4g=111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1g/111g×100%=10%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 /g
27.6
34.0
40.0
45.5
试管编号
A
B
C
水的体积/mL
5
10
10
水的温度/℃
20
20
50
反应时间/s
20
20
20
20
20
20
质量/g
119.52
118.64
117.76
116.88
116
116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精品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精品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设计与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溶解,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