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1.1 轴对称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课时教案
课题 | §13.1.1 轴对称 | |||||
第 1 课时 | 总第 28 课时 | |||||
核心素养 | 知识与技能: 1、在生活实例中认识轴对称图. 2、了解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性的性质,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 |||||
过程与方法: 分析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对称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体现。 | ||||||
重点 |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 教具 | 三角板 | |||
难点 | 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 学具 | 三角板 |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前 置 性 学 习 |
教师抽查学生的前置性作业的完成情况,并听取各小组组长的汇报。 |
学生展示前置性作业,小组长批改,并向老师汇报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 ||||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 例题讲解 下列各图,你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吗?
结果:图(1)有四条对称轴;图(2)有四条对称轴;图(3)有无数条对称轴
| 小组内个人展示先学成果,相互交流,明确答案。 对疑难问题,小组内共同讨论完成。 提出质疑,组长解答。 | ||||
汇 报 交 流
|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并适时点拨、评价。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 各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并讨论各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 班级集体讨论给出各种解决方案.师生共同解决疑难,记录要点。 | |
巩 固 拓 展 | 练习:P60 1、2 小结: 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小组长批改,小组内纠正。 个别学生总结收获,相互补充,让全班学生更加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点。 | |
作 业 布 置 | 课后作业: 习题13.1的2、7题 课外作业:学困生(夯实基础)中间生(能力升级)优秀生(放飞思维) 前置性作业设计: 1、下面四组图形中,右边与左边成轴对称的是( ) A. B. C. D. 2、仔细观察下列图案,并按规律在横线上画出合适的图形 _________ 3、在镜中看到的一串数字是“”,则这串数字是 。 4、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 A、圆 B、正方形 C、等腰三角形 D、线段 | ||
板书预设 | §13.1.1 轴对称(一) 一、轴对称图形:
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 教导处(教研组)审阅意见 |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13.1 轴对称13.1.1 轴对称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13.1 轴对称13.1.1 轴对称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1.1 轴对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1.1 轴对称教案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13.1 轴对称13.1.1 轴对称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13.1 轴对称13.1.1 轴对称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距离最短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