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1.1 轴对称教案设计
展开课时教案
课题 | 13.3.1.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 |||||
第 2课时 | 总第 33 课时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会阐述、推证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 |||||
过程与方法: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
重点 |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索和应用 | 教具 | 三角板 | |||
难点 |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区别 | 学具 | 三角板 |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前 置 性 学 习 |
教师抽查学生的前置性作业的完成情况,并听取各小组组长的汇报。 |
学生展示前置性作业,小组长批改,并向老师汇报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 ||||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 [例1]已知:在△ABC中,∠B=∠C(如图). 求证:AB=AC. 分析思路:引导学生类比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添加辅助线,构造以AB,AC为边的两三角形,并证明它们全等.
| 小组内个人展示先学成果,相互交流,明确答案。 对疑难问题,小组内共同讨论完成。 提出质疑,组长解答。 | ||||
汇 报 交 流
|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并适时点拨、评价。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注意:判定定理得到的结论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是已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得到边边和角角关系. | 各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并讨论各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 班级集体讨论给出各种解决方案.师生共同解决疑难,记录要点。 | |
巩 固 拓 展 | 练习: P 79 1、2、3、4 小结: 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小组长批改,小组内纠正。 个别学生总结收获,相互补充,让全班学生更加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点。 | |
作 业 布 置 | 课后作业: P 82 5、6 课外作业:学困生(夯实基础)中间生(能力升级)优秀生(放飞思维)前置性作业设计:1.已知:CE、CF分别平分∠ACB和它的外角,EF∥BC,EF交AC于点D,E是CE与AB的交点。求证:DE=DF 2.已知:如图,B、D分别在AC、CE上,AD是∠CAD的平分线,BD∥AE,AB=BC。求证:AC=AE。
| ||
板书预设 | 13.3.1.2 等腰三角形 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角对等边
二、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应用 | 教导处(教研组)审阅意见 |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13.1 轴对称13.1.1 轴对称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13.1 轴对称13.1.1 轴对称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1.1 轴对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1.1 轴对称教案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13.1 轴对称13.1.1 轴对称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13.1 轴对称13.1.1 轴对称第三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轴对称变换,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图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