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6.2 五石之瓠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6.2 五石之瓠 课件01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6.2 五石之瓠 课件02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6.2 五石之瓠 课件03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6.2 五石之瓠 课件04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6.2 五石之瓠 课件05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6.2 五石之瓠 课件06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6.2 五石之瓠 课件07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6.2 五石之瓠 课件08
    还剩3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6.2 *五石之瓠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6.2 *五石之瓠教课内容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庄子》,五石之瓠,不龟手,洴澼絖,掊击破,树种植,贻赠送,状语后置,说同“悦”取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了解庄子及其作品;2. 正确翻译课文,了解课文大意。3. 理解该寓言故事所蕴含的哲理。
    通过这个小故事,你认为庄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面对死亡的安然(生死观)天人合一
    《庄子》又名《_____》,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_____”。《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庄子》一书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风格,文章已完全突破了语录形式而发展成为专题论文。《庄子》的散文想象奇特,结构变化多端,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道家思想之“道”“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道”无形无象。
    “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五石”是指数量。
    “瓠(hù)”是葫芦的一种。
    “五石之瓠”指可容五石的大葫芦。作者只是借“五石之瓠”来说明道理。
    如果真的有这么大的葫芦,你会拿它做什么?
    píng pì kuàng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确定)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于)濠上也。”
    惠子,名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师庄子的至交好友。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坚:坚固。这里指大瓠的坚固程度。
    呺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
    瓠落无所容:宽大而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瓠落,宽大空廓的样子。
    实五石: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
    惠子对庄子说:“魏惠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植它结出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的果实),用来盛水,它的坚固程度经不起自身所盛水的压力。把它剖开来做瓢,却因宽大而没有什么可承受的东西。这个葫芦内中不是不够空虚而宽大。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击破了。”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不龟手之药:防止手冻裂的药物。龟,同皲,皮肤冻裂。
    洴澼絖:漂洗丝絮。洴游,漂洗。絖,同“纩”,丝绵絮。
    拙于用大: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不善于发挥事物的“大”的功用。
    庄子说:“这是你本来就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物的人,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一个客人听说了这件事,请求用百金购买他的药方。宋人聚合家人商量说:‘我们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所得不超过数金,现在一旦卖出药方就可得到百金,还是卖给他吧。’。
    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越有难:指越人发兵侵吴。
    省略句,“或以(之)封”
    客人得到药方,用它来取悦吴王。越人发兵侵吴,吴王派他带兵。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画出一块土地来封赏他,(因为有防止手冻裂的药物)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来封赏他。能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是一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不能免于漂洗丝絮,这是使用它的方法不同。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樽:盛酒器。这是说大瓠像大樽,缚于身,可使人漂浮渡水。
    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蓬,一种草,弯曲不直。
    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用绳结缀把它当做大樽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它宽大空廓无处可容呢?可见你还是有不通达的见识啊。”
    客 → 获裂地封侯之赏
    其坚不能自举;则瓠落无所容;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批评惠子的固陋:惠子用“五石之瓠”盛水、做瓢,结果都失败了,最后只能把葫芦打破。这种做法与“世世以洴澼絖为事”、最后以百金售药的宋人极为相似,他们只能看见世俗的小利,看不到背后的“大用”。事实上,惠子即惠施,他是和庄子同时代的哲学家,也是《庄子》这本书里的“常客”。巧合的是,惠子也是宋国人,当着惠子讲宋人的“蠢事”,带有明显的讥讽意味。
    凸显庄子的超拔:吴王之客凭借此药裂地受封,眼光和做法超过宋人太多,而庄子以超凡的智慧说出大葫芦的“妙用”,在境界上与吴王之客是相似的。此外,吴王之客眼光再高,也仅仅是功利的心机,而庄子“浮乎江湖”的想象,则隐含精神的自由,二者不是具体做法和价值取向上相似,只能说在“宋人与客”和“惠子和庄子”这两组对比关系中体现出的境界高下相似。
    惠子和宋人有什么相同点?庄子和客有什么异同点?
    惠子和宋人:只看到世俗的小利,却看不到事物背后的“大用”。庄子和客:相同点是都能看到事物背后的“大用”,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不同点是客看到的仅仅是功利,而庄子追求精神的自由,二者境界不同。
    同一物:不龟手之药(对比)
    庄子的思想大而无用(暗)
    惠子和庄子分别从哪个角度认识大瓠的作用? 这是有关什么话题的争论?
    惠子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巨大的葫芦,在惠子眼里一无用处,而且占地方,碍手碍脚。庄子是从审美主义的角度:它超越了某些世俗观念,大葫芦既没有被劈开,也没有被当成粗笨的器皿,在他眼里,大瓠可以用来泛舟江湖,诗意人生。他不仅保全了大瓠,还发挥了“大用” ,很显然庄子达到一种“诗意的栖居” 的境界。小与大之辩;无用和有用的话题之争。
    你喜欢实用派的惠子,还是喜欢逍遥派的庄子呢?有用和无用是不是绝对的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个矛盾?
    有用和无用,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互相依存,没有“有用” ,无所谓“无用” 没有“无用” ,也无所谓“有用”。
    ①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
    文章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是靠人物的对话来完成的,惠子和庄子的对话辩白了彼此的观点,惠子用的是关于大葫芦大而无用的例子来影射庄子的学说大而不实用;而庄子用宋人擅长制造使手不皲裂的药方却卖掉药方,而买药方的人却用这个药方获得了好处,来证明是所用之异的原因,并且指出惠子的想法就是不知道通达的原因。
    ②运用浅近的寓言,文姿多彩。
    文章想象丰富大胆,像匹骏马驰骋于宇宙,摄取与表达中心思想有关的妙趣横生的题材,生动、形象地宣传了作者的观点。在揽宇宙于一纸,包万物于一文的充满生机、遐想的《逍遥游》中,作者富有艺术魅力的文笔吸引了为数众多的读者,使作品成为中国古代寓言体论说文中一篇著名的佳作。
    ③善于使讽刺与剖析结合,吸引读者边读边思,边思边读。
    相关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集体备课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有用VS无用”,五石之瓠,本文讲述了几个故事,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背景图ppt课件,共26页。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说课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庄子》,初读文本,字词识读,文本解析,大瓠无用,不龟手之药,实用主义,审美主义,理解内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