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教案
展开第5课 篇目(三) 五石之瓠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等相关的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文章大意。
2.体会庄子借助寓言,曲达旨意的写作手法。了解这则小故事的寓意。
3.领略庄子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思辨性,恰当评价庄子的说理散文及其思想。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本文借助寓言所论述的深刻哲理。
审美鉴赏与创造:在比较中品味本课两篇文章不同的论辩风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略庄子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思辨性,恰当评价庄子的说理散文及其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厘清文章的主旨。
难点:体会庄子借助寓言,曲达旨意的写作手法。了解这则小故事的寓意。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秦诸子中,有一位学者,学问渊博,游历过很多国家,对当时的各学派都有研究,进行过分析批判。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高,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他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小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你赶快给我走开,不要侮辱我。我宁愿像乌龟一样在泥塘自寻快乐,也不受一国君的约束,我一辈子不做官,让我永远自由快乐。”大家知道这位学者是谁吗?没错,就是庄子。今天让我们走进《五石之瓠》,领略庄子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思辨性。
二、写作背景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彼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正在形成。庄子就生活在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社会的变动带来了人们思想的变动和活跃,各种思想派别应运而生。经济的发展又给文人学士提供了物质保证,社会变革则为他们提供了社会实践论题。大批文人墨客议论社会局面,阐述政治理想,畅谈人生追求。惠子“五石之瓠”和庄子“不龟手之药”的辩论就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一个真实写照。
三、作者介绍
庄子(约前369一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
“老庄”。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丰富,结构变化多端,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情致旷达,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庄子》一书博大精深,集庄子的哲学、政治、伦理、文艺理论及思维方式于一体,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一书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该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四、题目解说
“石”是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瓠,葫芦。《五石之瓠》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惠子的困惑:五石之瓠大而无用
第二部分:运用寓言说理:宋人——不免于洴澼絖;客——裂地而封之。(所用之异)
第三部分:得出结论:大樽浮江湖——超出常规思维。
六、全文分析
1.惠子讲述“五石之瓠”的事例,有何用意?
明确:惠子用“五石之瓠”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
2.简要分析惠子和庄子在文中的形象特点。
明确:庄子在文中是放旷豁达、无欲无求、顺其自然,不凝滞于物的形象;惠子则是内心受到世俗经验的束缚,拘泥于成见,因而见识不够通达的形象。
3.惠子和庄子在对话时,各自引用了“五石之瓠”和“不龟手之药”的事例,分别有什么用意?
明确:惠子用“五石之瓠”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
4.本文中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对待事物,人们要更善于去发现这个事物的最大价值,从而完美地利用它。
七、中心思想
本文中,惠子仅从日常使用的层面上考虑“五石之瓠”的功用,庄子则超越了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了“五石之瓠”的独特价值。本文运用寓意深刻的故事,表现出庄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八、写作特点
寓言之中蕴含哲理
(1)用寓言故事和人物形象作为依托。
文中刻画了惠子和庄子两个人物形象,对比鲜明;庄子讲述了“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故事,来反驳惠子认为“五石之瓠”无用的观点,很好地反映了人物的形象特点。
(2)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
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文中惠子和庄子两人的对话贯串始终,用两人对话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的故事内核。
(3)以小见大,思辨性强。
本文借助“五石之瓠”和“不龟手之药”这两则小故事,深刻地阐明了“有用”与“无用”可以相互转化的哲理,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引发人们的思考。
九、补充资料
道家思想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用“道”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是由汉初开始的。从广义上来说,它是古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中以“道”为核心观念,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天道的一个流派。一般来说,老子所说的“道”有三个方面的含义:①“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 ②“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③“道”无形无象。在先秦各学派中,道家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的门徒多,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十、总结全文
《五石之瓠》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故事说明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价值大不一样。对待事物,要善于打破思维定式,用通达的见识、宽广的胸襟,发现事物的最大价值,更好地利用它。
布置作业
庄子的《五石之瓠》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请运用这一论证方法,以“读书养气”为话题写一个议论文段,不少于200字。
课后训练
1.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2)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3)吴王使之将
(4)能不龟手一也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聚族而谋之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不求闻达于诸侯
C.剖之以为瓢 作《师说》以贻之
D.则所用之异也 入则无法家拂士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名周,是我国战国中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老聃、杨朱的学说,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B.《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C.《老子》与《庄子》在表达技巧上不同,前者善于借助寓言,曲达旨意;后者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
D.斗与石,都是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石也是一种重量单位,比如《汉书·律历志上》中说“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语境提示,结合老庄的哲学,为文中横线处填写一段有哲理的话,使文段结构完整,脉络清晰。
大家都听过英国科学家牛顿的一个故事:有一天他坐在苹果树下沉思,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刚好击中他的脑袋,这让他产生一个疑惑:“苹果为什么不掉到天上去?”如果牛顿生长在古代的中国,而向中国老师提出上面的问题,孔子也许会皱眉说:“你这个问题何补于国计民生?你问这无用又荒唐的问题干吗?不要再玩物丧志了!”但庄子会眼睛一亮,接过话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国的古圣先贤中,庄子很可能是对牛顿的问题最感兴趣并给予最高评价的人。
答案:
1.(1)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实:名词用作动词,容纳,填塞。
(2)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大的东西或大的功用。
(3)将:名词用作动词,做将领或统帅。
(4)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一样的。
2.B
3.C
4.你的问题看似毫无用处,却隐含深意,你应该继续追问下去,因为‘无用之用,乃为大用’啊!
解析:
2.B项的“于”均为介词,用于引出动作对象,相当于“在”。A项中的“而”都是连词,前者表示承接关系,后者表示转折关系。C项中的“以”,前者是介词,“把”的意思;后者是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来”。D项中的“则”,前者是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后者是连词,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假使”。
3.应该是《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庄子》善于借助寓言,曲达旨意。
4.该题目的答案不唯一,但需要注意三点:一是要体现老庄思想的辩证观;二是要注意“接过话茬”,那就少不了对孔子言论的照应;三要注意文段最后的提示“庄子很可能是对牛顿的问题最感兴趣并给予最高评价的人”。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6.1《老子》四章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6.1《老子》四章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写作背景,作者介绍,题目解说,层次结构,全文分析,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写作背景,作者介绍,题目解说,层次结构,全文分析,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3.2*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3.2*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写作背景,作者介绍,题目解说,层次结构,全文分析,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