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物质的溶解(3课时)—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件(35张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8128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5物质的溶解(3课时)—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件(35张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8128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5物质的溶解(3课时)—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件(35张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81281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5物质的溶解(3课时)—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件(35张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81281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5物质的溶解(3课时)—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件(35张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81281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5物质的溶解(3课时)—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件(35张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81281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5物质的溶解(3课时)—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件(35张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81281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5物质的溶解(3课时)—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件(35张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81281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5物质的溶解(3课时)—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件(35张PPT)
展开固、液、气固液均一、稳定不均一、不稳定、久置分层都是混合物碘酒、蔗糖水泥浆、血液牛奶、肥皂水溶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均一的稳定的1.4 复习1.5物质的溶解 第1课时【故 事】冲糖水的故事女孩:“妈妈,我要喝糖开水。”(妈妈将一玻璃杯放在桌上,向玻璃杯中倒水,然后向其中加两勺糖,搅拌,糖全部溶解;又取了一勺糖放入杯中,搅拌,杯底有糖剩余。)女孩:“妈妈,再加点糖吧~”妈妈:“已经很甜了,再加也不会更甜了。”女孩:“为什么呀?”【提出问题】:某种物质在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吗? 【建立假设】: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一、物质的溶解性 (1)如图1-41所示,将1药匙蔗糖放入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进行充分搅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2)逐渐增加放入水中的蔗糖的数量,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解,溶液呈无色溶液下部有固体1.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我们知道一定量的水中 我们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 例如,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而泥沙就难溶于水。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呢?我们一起来探究。 固体药品选用硫酸铜白色粉末,溶剂选用水、酒精。(1)提出问题 :根据研究的内容,提出探究的问题?(2)建立假设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影响物质溶解性大小因素有哪些?猜测1:猜测2:猜测3:猜测4:(3)设计实验进行检验:对每一个假设,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检验。溶解性可能与 溶质种类 有关溶解性可能与 是否搅拌有关加热可能使未溶解的硫酸铜继续溶解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换一种溶剂可能使未溶解的硫酸铜继续溶解。表1-5 记录表(3)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控制变量法)对于同一种溶质、溶剂,温度改变,溶解性改变温度不同,溶质、溶剂一样(1)在室温下用一定量(100克)的水中加入硫酸铜直至不能再溶解为止。(2) 升高温度,观察溶液是否可以继续溶解硫酸铜。(3)降低温度,观察此溶液中是否有固体析出。(3)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控制变量法)温度不变、溶剂一样时,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温度不变,溶剂一样,溶质不同(1)(2)(3)(3)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控制变量法)对于同一种溶质、温度不变时,溶解性和溶剂的性质有关温度相同,溶质一样,溶剂不同(1)(2)(3)温度结论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质和溶剂的性质3.溶解的吸热与放热 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放出热量?如何确认吸热或放热?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假设?如图1-42所示,取2只烧杯,装 入部分水。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在其中的1只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并使之溶解,再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计的读数是 。在另1只烧杯中加入硝酸铵,并使之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计的读数是 。度,读数是 。24℃14℃56℃实验现象说明:物质溶解时有的吸热,有的会放热,也有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1.5物质的溶解 第2课时你还记得吗? (1)如图1-41所示,将1药匙蔗糖放入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进行充分搅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2)逐渐增加放入水中的蔗糖的数量,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解,溶液呈无色溶液下部有固体此时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蔗糖吗?饱和溶液【注意】只有指明“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里,饱和溶液才有意义。 如果加热还是饱和溶液吗?继续溶解如果加水还是饱和溶液吗?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思考 如何把硫酸铜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① 加水②升温① 降温②加溶质③蒸发水在2支装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小匙蔗糖和熟石灰,振荡后,静置片刻,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浓溶液和稀溶液 【实验 】多少相等相等不饱和饱和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2.浓溶液和稀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非常浓的溶液 (B)很稀的溶液(C)增加该溶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D)增加该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D讨论:1、如何用实验证明两瓶溶液中,一瓶是饱和溶液,而另一瓶是不饱和溶液? 2、如何将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硝酸钾溶液?加少量溶质,如果不溶解那就是饱和溶液,如果继续溶解那就是不饱和溶液加硝酸钾 蒸发水 冷却降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C.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到60℃时,其它条件不变,该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D.在一定量的溶剂里,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D小结小结(2)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二、饱和溶液饱和溶液① 加水① 降温②加溶质③蒸发水(3)②升温2.浓溶液和稀溶液 (1)含有较多溶质的溶液叫浓溶液,(2)含有较少溶质的溶液叫稀溶液。一、物质的溶解性1.一定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是有限的2.物质溶解性与溶质、溶剂、温度、压强等有关3.物质溶解过程会放热(氢氧化钠)吸热(硝酸铵)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5物质的溶解 第3课时哪种物质溶解性更强?如何精准比较?定标准 再比较定标准 :温度 溶剂的量 状态再比较 : 溶质的量 哪种物质溶解能力更强?如何精准比较?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表1-6 常见物质的溶解度(20℃)“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时,在100克水中溶解31.6克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物质的溶解性等级易 溶可 溶微 溶难 溶蔗糖硝酸钾氯酸钾氢氧化钙氯化银说说表 1-6中哪些是易溶物质?哪些是微溶物质? 观察表1-7,能得出什么结论?观察表1-8,能得出什么结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如烧开水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沸腾前会出现气泡,想一想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思考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温度升高,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不能溶解而逸出。气体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小结 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个别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小结:小结:物质的溶解度意义定义一定的温度100 克溶剂饱和状态溶质质量受温度的影响溶解性等级易溶物质可溶物质微溶物质难溶物质2、0.5克某物质在20℃时溶于10克水中恰好饱 和,这种物质属于 -----------------------( ) A.难溶物质 B.微溶物质 C. 可溶物质 D. 易溶物质C1、某温度下,a克溶质溶解在a克水中恰好饱 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 A.100克 B. a克 C. 2a克 D. 50克A3、固体物质溶解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①溶剂性质 ②温度高低 ③溶质性质 ④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⑤溶液的总质量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 C、④⑤ D、②③④⑤C4、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 的是------------------------------------------( ) A.把固体研细 B. 加热 C. 搅拌 D. 振荡B5.如图A、B、C分别表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 在t2℃时,三种物质的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是____________。 ⑵ _____℃时,B和C的 溶解度相等A > B > C 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