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巩固练习(2)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时产生大量气体,可用于发射火箭和制作炸药,下列对高氯酸铵分解后生成物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N2 B.Cl2 C.CO2 D.H2O
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种类;②分子种类;③元素的种类;④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⑤原子的数目;⑥物质的种类;⑦反应前后物质的状态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⑦ D.全部
3.工业上由粗硅生产纯硅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中发生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B.步骤Ⅱ利用物质熔点不同分离到得到纯净的SiCl4
C.步骤Ⅲ中需要隔绝空气,可能的原因是防止氢气爆炸
D.生产中,若有71t Cl2参与反应,理论上得到Si 的质量为28t(不考虑损耗)
4.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丁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B.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改变
C.甲和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7:32
D.生成物丙和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4Fe+3O22Fe2O3 B.C2H5OH + 3O22CO2 + 3H2O
C.Mg + O=MgO D.CO2 + Ca(OH)2=CaCO3 + H2O
6.“二甘醇”在人体内可发生如下反应:C4H10O3+4O2=2X+3H2O。X的化学式为
A.C4H4O8 B.C2H4O4 C.C2H2O2 D.C2H2O4
7.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22 g
B.W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O2、H2O和W都为反应物
8.生活中常用湿润的PdC12试纸来检测CO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已知CO与Pa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为H2O
B.该反应中CO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D.列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CO、NO2、S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9.2020年6月23日北京时间9点43分,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其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四氧化二氮(N2O4)为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2H8N2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X为一种有毒的物质
C.生成的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在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7﹕6
10.下列应用和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
A.拉瓦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电解水测定水的组成:
D.用镁条作照明弹: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 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还原反应
D. 化合反应
12.下列物质不可能是碱式碳酸镁Mg2(OH)2CO3受热分解得到的是
A.H2O B.MgO C.HCl D.CO2
13.过氧乙酸对细菌和病菌具有高效、快速杀灭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被广泛应用。如图为过氧乙酸的结构式,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D.完全燃烧生成H2O和CO2
14.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该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中甲、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是2:2:3
D.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可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二、填空题
15.对物质组成的定量研究使化学科学获得迅速发展。
(资料一)拉瓦锡把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中连续加热12天,发现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的空气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剩余4/5体积的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
(1)约占空气体积1/5的气体是_________。
(2)剩余4/5体积的气体中,其主要成分的重要用途之一是_________。
(资料二)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一定量髙温红热的软铁薄片,结果水减重,铁增重变成黑色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同时收集到“可燃空气”。通过大量的定量实验,他得出结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3)根据资料二提供的信息,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16.无人机的电机中使用了永磁体——钕铁硼,其中的“硼元素”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元素,例如可以涂抹硼酸(H3BO3)减轻碱液对人皮肤的伤害。在高温下,硼与水蒸气作用生成硼酸和氢气。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根据我们学过的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碳在反应中是还原剂,化合价升高,那么此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
17.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表示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2)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______;
(3)由图②、图③可得到: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_____。
(4)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_____。
18.(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表示了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在点燃条件下,每______份质量的硫与______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__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2)化学反应前后必定不发生改变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3)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4)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两种物质各10g,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后质量/g
1.5
m
0.8
2.2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m=5.5
C.丙、丁一定是单质 D.甲一定是化合物
19.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及微观模型图有助于认识化学。
(1)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x=___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CO排放严重污染空气,科学家研究CO在低温条件下的催化氧化取得了较大进展。图2为CO在CuO-CeO2催化剂表面反应的示意图。
①CuO在反应中吸附___________(填名称)。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CuO-CeO2在该反应前后___________不变。
20.下图表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与A试管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______极,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2)如果用VA和VB分别表示A试管和B试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则VA:VB约等于______。
(3)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32 g,则生成氢气______。
(4)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说明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三、简答题
21.2017年5月,我国开采海底可燃冰获得成功。
(1)可燃冰是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等形成的笼状结构的固体物质,则可燃冰属于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1m3可燃冰可释放出约l60﹣180m3天然气。从分子性质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
(3)图为甲烷转化为其它燃料的微观示意图。由图所示书写化学方程式_____,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填标号)。
A 以上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B 反应物乙与生成物丙质量比为9:14
C 反应物甲与生成物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
22.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根据上图,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
(3)由图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有如下图的三个实验。
(1)图A实验说明_____。
(2)图B左侧集气瓶内是用排水法收集的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右侧集气瓶内是收集的一瓶空气。该实验能证明_____。
(3)用C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为什么?_____。
24.某同学将点燃的钠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钠继续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黑色的炭和一种白色固体。
(1)分析白色固体不可能是碳酸氢钠的原因______。
(2)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根据此反应谈谈你对燃烧有哪些新的认识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前没有碳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故选C。
2.A
【详解】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不变,数目没有增减.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由此可知,A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状态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B、C、D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故选A.
3.B
【详解】
A、步骤Ⅰ中发生的反应为硅和氯气生成氯化硅,符合多变一特点,类型是化合反应,正确;
B、步骤Ⅱ利用物质沸点不同,蒸馏分离到得到纯净的SiCl4,错误;
C、氢气具有可燃性,步骤Ⅲ中需要隔绝空气,可能的原因是防止氢气爆炸,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SiCl4中硅、氯元素质量比为28:71,若有71t Cl2参与反应,理论上得到Si 的质量为28t(不考虑损耗),正确。
故选B。
4.C
【分析】
由题意可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2N2+6H2O;
【详解】
A、物质丁的一个分子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即H2O分子,人体内的水占体重的三分之二,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分别为7、8,分子总数改变;正确;
C、反应中甲物质氨气与乙物质氧气的质量比为(17×4):(32×3)=17:24≠17:32,错误;
D、生成物丙氮气与物质丁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6=1:3;正确;
故选C。
5.B
【详解】
A、化学方程式不符合客观事实,生成物化学式写错,应是Fe3O4,正确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错误。
B、酒精燃烧的正确方程式:C2H5OH + 3O22CO2 + 3H2O;正确。
C、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没有反应条件,正确化学方程式为: ,错误。
D、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错误。
故选:B。
6.D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4、10、11,生成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0、6、3,故生成物中还应含4个C、4个H、8个O,故X的化学式为:C2H2O4。
故选D。
7.B
【详解】
由于四种物质中W和氧气质量减小,所以是反应物,且反应物的总质量是8g+(20g-8g)=20g,而水的质量增加,且增加值是10g-1g=9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所以二氧化碳必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是20g-9g=11g;此反应的表达式可表示为。
A、由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为11g,说法错误;
B、11g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9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g:1g=3:1,说法正确。
C、11g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9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3g+1g=4g,4g小于8g,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8g-4g=4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说法错误。
D、四种物质中W和氧气质量减小,所以是反应物,而水、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说法错误。
故选:B。
8.C
【详解】
A、反应后氢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氯原子都是2个,Pd都是1个,碳原子都是1个,反应后氧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其中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X为H2O,该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中CO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前后氧元素、氯元素、氢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列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CO、NO2、S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9.B
【详解】
A、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碳、氢、氧、氮原子个数分别为2、8、8、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分别为0、8、4、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二氧化碳没有毒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生成的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可以在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3×14×2:4×(1×2+16)=7:6,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0.D
【详解】
A、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采用的加热汞的方法,化学方程式,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加热,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选项错误;
C、电解水测定水的组成,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通电,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选项错误;
D、用镁条作照明弹是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化学方程式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
11.D
【详解】
A、方程式中未标注气体符号,且反应条件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B、该反应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有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征,错误;
C、该反应的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碳、铜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既发生了氧化反应,也发生了还原反应,错误;
D、镁的点燃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故选D。
12.C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Mg2(OH)2CO3,含有镁、氢、氧、碳四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解可能生成水、氧化镁、二氧化碳,不含氯元素,不可能生成氯化氢。
故选:C。
【点睛】
13.C
【详解】
A、由图中可知,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其化学式是C2H4O3,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其化学式是C2H4O3,所以其相对原子质量是(12×2)+(1×4)+(16×3)=76,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元素的质量比是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分子内原子个数的比值,不等于原子个数比,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由于其化学式是C2H4O3,含有碳、氢、氧元素,故完全燃烧生成H2O和CO2,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C
【详解】
由图可推出甲的化学式:A2B,丙的化学式为A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3个乙分子中含有6个A原子,推出乙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A2,涉及到化学方程式:,属于分解反应。
A.涉及到化学方程式:,属于分解反应。选项A正确,
B.化合物分解生成了单质,单质的化合价为零,所以反应前后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所以选项B正确;
C.涉及到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甲、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是2:3:1,选项C错。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3个乙分子中含有6个A原子,所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正确。
故选C。
15.氧气 制氮肥(合理即可) 1:8
【详解】
(1)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的空气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故填:氧气;
(2)剩余4/5体积的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是氮气,氮气中含有氮元素,可制氮肥;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填:制氮肥(合理即可);
(3)铁与水在高温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 =1:8,故填:;1:8。
16.
(1)
(2)B
【分析】
(1)
在高温下,硼与水蒸气作用生成硼酸和氢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
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在上述反应中硼元素化合价由0变为+3价,化合价升高,故硼是还原剂,硼是非金属固体,化学式为其元素符号,故填B。
17.
(1)水氢气+氧气
(2)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发生的是物理变化,②中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3) 水分子 原子
(4)此反应为化合反应(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
(1)
图②表示是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文字表达式是:水氢气+氧气。
(2)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发生的是物理变化,②中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3)
分子是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原子。
(4)
由图③还能获得此反应为化合反应,因为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18.32 32 64(可化简) ①③⑤⑥ CH4O
D
【详解】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表示了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在点燃条件下,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故填:32;32;64;
(2)化学反应前后必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数目、元素种类、原子种类、物质的总质量,
故填:①③⑤⑥;
(3)反应后碳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后氧原子是8个,反应前应该是8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后氢原子是8个,反应前应该是8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则X的化学式为CH4O,故填:CH4O;
(4)A、甲反应了8.5g,生成丙0.8g,丁2.2g,生成乙5.5g,该反应为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m=10+5.5=15.5,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丙、丁不一定是单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甲分解生成乙、丙、丁,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D。
19.140.1 20 一氧化碳分子 质量和化学性质
【详解】
(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58=2+8+18+x+8+2,x=20;
(2)①由图可知,CuO在反应中吸附一氧化碳分子;
②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气在CuO-CeO2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在该反应中,CuO-CeO2是催化剂,在该反应前后,CuO-Ce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0.
(1) 负 氧气
(2)2:1
(3)4g
(4)在该反应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重新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重新结合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分析】
(1)
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与电池的负极相连,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
(2)
由以上分析可知,A试管中产生的是氢气,B试管中产生的是氧气,故VA:VB约等于2:1;
(3)
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x=4g
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4g;
(4)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说明该反应的实质是:该反应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重新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重新结合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21.混合物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比固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得多 CH4 +H2OCO +3H2 BC
【详解】
(1)由题意可知,可燃冰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则可燃冰属于混合物。
(2)1m3可燃冰可释放出约l60﹣180m3天然气。从分子性质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比固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得多。
(3)由甲烷转化为其它燃料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H2OCO+3H2,
A、由方程式可知,以上四种物质中有三种化合物、一种单质,故A错误;
B、反应物乙与生成物丙质量比为:18:28=9:14,故B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甲与生成物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故C正确。
故答为:(1)混合物;(2)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比固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得多。(3)CH4 +H2OCO +3H2,BC。
22.3:1或1:3 3H2 + N2 = 2NH3 化合反应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分析】
根据图示可知反应前有4个氢分子和1个氮分子,反应后有2个氨气分子和1个氢分子,即有1个氢分子并未参加反应,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
【详解】
(1)由反应的方程式N2+3H2=2NH3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或3:1,故填:1:3或3:1。
(2)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填:N2+3H2=2NH3;化合反应。
(3)据图可以看出,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故填: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3.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或氨分子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 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或挥发、或扩散等)到空气中(或反应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详解】
(1)图A实验中B中氨气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A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或氨分子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2)呼出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的石灰水滴入空气中没有明显变化,因此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
(3)用C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或挥发、或扩散等)到空气中(或反应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所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只有钠和二氧化碳,不含有氢元素,因此不可能生成碳酸氢钠; 4Na+3CO2C+2Na2CO3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只有钠和二氧化碳,不含有氢元素,因此不可能生成碳酸氢钠;
(2)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碳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C+2Na2CO3。
(3)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钠,根据此反应可知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