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A卷)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全程提优测评卷(人教版)
展开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基础过关测评(A卷)
全解全析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A | C | C | D | C | A | A | A | B | D | A | B | A | A | D | B | C |
1.A
【详解】
A、拉瓦锡首先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传播和用文字记载并使人们普遍接受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A正确;
B、早在17世纪,质量守恒定律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打开容器盖,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来金属质量增加了,这种变化并没有引起波义耳的足够重视,也因此错过了一次取得重要科研成果的机会,故选项B错误;
C、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故选项C错误;
D、卢瑟福领导团队成功地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卢瑟福模型(行星模型),他最先成功地在氮与α粒子的核反应里将原子分裂,他又在同实验里发现了质子,并且为质子命名,故选项D错误。
故选A。
2.C
【分析】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可用其来解释一些化学变化,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则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详解】
A、冰融化成水是物理变化,所以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不符合题意;
B、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在此反应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故2gH2只能和16gO2反应生成18gH2O,所给条件下,氧气过量,不符合质量守恒,不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符合质量守恒,符合题意;
D、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在此反应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 1gO2只能和0.125gH2反应生成1.125gH2O,所给条件下,氢气过量,不符合质量守恒,不符合题意。故选C。
3.C
【详解】
A、蒸馏水和食盐水混合,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二氧化碳散逸到空气中,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C、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学变化,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生成的氧气从导管散逸到空气中,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详解】
A、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是纯净物,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不会有氧气这种物质,故A项错误;
B、纯净物中只有一种微粒构成,而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不会有氧分子,故B项错误;
C、物质的组成是用元素来描述的,而氧化物是一种物质的类别,高锰酸钾、氯酸钾都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C项错误;
D、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故D项正确;
答案:D。
5.C
【详解】
氢氧化钠和铝含有钠、氢、氧和铝四种元素,反应后也应只含有这四种元素:
A、二氧化碳含有碳和氧元素,而反应物没有碳元素,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甲烷含有碳和氢元素,而反应物没有碳元素,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氢气只含有氢元素,符合题目要求,选项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含有硫元素和氧元素,而反应物不含有硫元素,选项 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A
【详解】
表面生成铜锈主要成分Cu2(OH)2CO3,由Cu、O、H、C元素组成,不含氮元素,故与铜制品生锈无关的是氮气,故选:A。
7.A
【分析】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R中碳、氢元素质量等于二氧化碳、水中碳、氢元素质量,分别为、,12+4=16g,故R只含碳、氢元素。
【详解】
由分析得:
A. R只含碳、氢元素,正确;
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消耗氧气为44+36-16=64g,错误;
C. 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错误;
D. 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错误。
故选A。
8.A
【分析】
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碳原子为1个,氢原子为2个,氧原子为3个,反应后钙原子为1个,氢原子为2个,碳原子为2个,氧原子为6个,所以左侧少了1个钙原子,1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所以化学式为CaCO3,故选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数清楚原子的个数即可。
9.B
【分析】
根据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微粒的变化和反应的特点分析有关的问题。
【详解】
由微观粒子的反应过程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由方程式可知,每5个分子变化成了4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涉及到二氧化硫和水两种氧化物,故B符合题意;
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3,故C不符合题意;
D、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单位为1不是“g”,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关键是能够根据小球代表的原子结构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根据相关的问题分析即可。
10.D
【详解】
A.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是碳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故选项A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可知,碳、氧气、二氧化碳的粒子个数比为1:1:1,故选项B正确;
C.由该式子可知反应条件为点燃,故选项C正确;
D.该式子表示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不能体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D错误。
故选D。
11.A
【详解】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题中信息可知,四个方程式对应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边的数为化学计量数,所以A中计量数之比为1:1:1,B中计量数之比为2:1:2,C中计量数之比为1:1:2,D中计量数之比为2:1:2,故选A。
12.B
【解析】
化学变化过程只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由碳原子数不变,得2a=m,同理得:2a=2n,即a=n;2b=2m+n;选B
13.A
【详解】
A、该方程式书写正确,且该反应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
B、,该反应书写正确,但是该反应不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
C、该反应书写错误,应改为,故错误;
D、,该反应书写正确,但该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
故选:A。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14.A
【详解】
A、根据方程式可计算,48g镁完全燃烧需要的氧气质量为32g,所以48g镁在48g氧气中充分燃烧得到80g氧化镁,故选项错误;
B、生成物只有氧化镁,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C、Mg化合价变化:0→+2,O化合价变化:0→-2,故选项正确;
D、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A。
15.D
16.B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3.2+16.8+0.8+0.1= x+8.4+3.0+1.0,x=8.5;甲、丙、丁质量分别增加8.5g-3.2g=5.3 g、3.0g-0.8g=2.2g、1.0g-0.1g=0.9g,三者均为反应物;乙物质质量减少16.8g-8.4g=8.4g,为生成物;
【详解】
由分析得:
A、由分析可知,x=8.5,正确;
B、由分析可知,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2g:0.9g=22:9,错误;
C、反应为乙生成甲、丙、丁,则乙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D、若丙、丁之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则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正确。
故选B。
17.C
【详解】
设:4.90g氯酸钾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x=1.92g
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4.90g+1.62g-1.92g=4.60g。
故选:C。
18.3.6 18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D的质量为9.8g+8.0g−14.2g=3.6g,故填3.6;
设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98:2x=9.8g:3.6g,x=18,故填18。
【点睛】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式量与其化学计量数之积的比。
19.(1)
(2)
【解析】
(1)化合反应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铁和氢气都能在氧气中燃烧,都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
、。
(2)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电解水、高锰酸钾受热都能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20.CO2+2Mg C +2MgO
21.(1)2
(2)
(3)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合理即可)
【分析】
(1)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的分子构成不同为两种物质的分子;
(2)该反应由2个NO分子与2个CO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2个CO2分子、1个N2分子,化学方程式为:
(3)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2.H2O +3
【详解】
(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 不变;反应后硼、氧、氢原子数目分别为2、6、12,反应前硼、氧、氢原子数目分别为2、0、0,故X的化学式为H2O;B(OH)3中氢氧根化合价为负一价,设硼元素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 +(-1)×3=0,x=+3。
(2)由图示可知,氢气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CH4O,方程式为。
23.(1)防止锥形瓶受热不均而炸裂 引燃白磷 缓冲气压,防止橡胶塞冲出
(2)遵守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3)密封装置
【分析】
(1)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图A中锥形瓶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防止锥形瓶受热不均而炸裂;玻璃管的作用是加热后引燃白磷。小气球的作用除了密闭装置还有缓冲气压,防止橡胶塞冲出的作用;
(2)碳酸钠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导致反应后天平不平衡;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为一个化学反应,故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当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在密闭装置条件下进行实验,避免气体逸出影响实验结果。
24.解:设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x
答: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85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