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 第15章 15.3.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1307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 第15章 15.3.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1307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 第15章 15.3.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1307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 第15章 15.3.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13072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 第15章 15.3.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13072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 第15章 15.3.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13072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 第15章 15.3.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13072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 第15章 15.3.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13072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5.3 等腰三角形习题ppt课件
展开BD=CD(答案不唯一)
1.有两个角________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
2.三个角都________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________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中考·玉林】如图,在△ABC中,AB=AC,DE∥BC,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D=AEB.DB=ECC.∠ADE=∠CD.DE=BC0
2.在△ABC中,∠A和∠B的度数如下,能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A.∠A=50°,∠B=70° B.∠A=70°,∠B=40°C.∠A=30°,∠B=90° D.∠A=80°,∠B=60°
3.【2020·湘西州】已知∠AOB,作∠AOB的平分线OM,在射线OM上截取线段OC,分别以点O,C为圆心,大于 O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两点E,F.画直线EF,分别交OA于点D,交OB于点G.那么△ODG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
4.【马鞍山含山县期末】如图,在△ABC中,AD⊥BC于D,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就可以确定△ABC是等腰三角形,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在△ABC中,AB=AC,∠A=36°,BD,CE分别是△ABC,△BCD的角平分线,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个.
6.等腰三角形补充下列条件后,仍不一定成为等边三角形的是( )A.有一个内角是60° B.有一个外角是120°C.有两个角相等 D.腰与底边相等
7.下列三角形中,△ABC不是等边三角形的是( )A.△ABC中,∠A=∠B=∠C=60°B.△ABC中,AB=AC,∠A=60°C.△ABC中,AB=BC,∠C=60°D.△ABC有三个外角分别为150°,120°,90°
8.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点P在△ABC内,点Q在△ABC外,且∠ABP=∠ACQ,BP=CQ,请判断△APQ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9.【合肥50中天鹅湖校区统考】如图,在Rt△ABC中,∠A=90°,AB=18 cm,AC=12 cm,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 cm的速度向点A运动,点Q同时从点A出发以每秒1 cm的速度向点C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APQ是等腰三角形时,运动的时间是( )A.2秒 B.2.5秒C.3秒或5秒 D.6秒
10.【六安金安区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4,0),B(0,3),点D在x轴上.若在线段AB(包括两个端点)上找点P,使得点A,D,P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恰好只有1个.下列选项中满足上述条件的点D坐标不可以是( )A.(-3,0) B.(-1,0)C.(5,0) D.(9,0)
【点拨】∵A(4,0),B(0,3),∴AB=5.当点D的坐标为(-3,0)时,只能作以PD,PA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当点D的坐标为(-1,0)时,可作以PD,PA为腰的等腰三角形,也可作以AP,A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此时P点在B点);当点D的坐标为(5,0)时,只能作以AP,A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当点D的坐标为(9,0)时,只能作以AP,A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此时P点在B点).故选B.
11.【宣城期末】如图,已知△ABC中,AB=3,AC=5,BC=7,在△ABC所在平面内有一条直线,将△ABC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一个是边长为3的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 )A.5条 B.4条 C.3条 D.2条
【点拨】如图所示,当AB=AF=3,BA=BD=3,AB=AE=3,BG=AG时,都能得到符合题意的等腰三角形.故选B.
12.【合肥庐阳区校级统考】如图,在△ABC中,∠ABC=90°,过点B作BD⊥AC于点D,BE平分∠ABD交AC于点E.(1)求证:CB=CE;
证明:∵BD⊥AC,∴∠CDB=90°,∴∠CBD+∠C=90°.∵∠ABC=90°,∴∠A+∠C=90°,∴∠A=∠CBD.∵BE平分∠ABD,∴∠ABE=∠DBE.∵∠CBE=∠CBD+∠DBE,∠CEB=∠A+∠ABE,∴∠CBE=∠CEB,∴CB=CE.
(2)若∠CEB=80°,求∠DBC的大小.
解:∵∠CEB=∠CBE=80°,∴∠C=180°-2×80°=20°.∵∠CDB=90°,∴∠DBC=90°-20°=70°.
13.等边三角形给人以“稳如泰山”的美感,它具有独特的对称性,请你用不同的分割方法,把如图所示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分别分割成四个等腰三角形.(标出必要角度)
解:如图.(答案不唯一)
14.【2020·烟台】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是AC上一定点,点D是直线BC上一动点,以DE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DEF,连接CF.【问题解决】如图①,若点D在BC上,求证:CE+CF=CD;
证明:在CD上截取CH=CE,如图①所示.∵△ABC是等边三角形,∴∠ECH=60°.∴△CEH是等边三角形.∴EH=EC=CH,∠CEH=60°.
【类比探究】如图②,若点D在BC的延长线上,请探究线段CE,CF与CD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线段CE,CF与C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CF=CD+CE.理由如下:∵△ABC是等边三角形,∴∠A=∠B=60°.过D作DG∥AB交AC的延长线于点G,如图②所示,则∠GDC=∠B=60°,∠DGC=∠A=60°,∴∠GDC=∠DGC=∠DCG=60°.∴△GCD为等边三角形.∴DG=CD=CG.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 分式15.3 分式方程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sx/tb_c1025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十五章 分式15.3 分式方程课堂教学ppt课件</a>,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解这个整式方程,写出原分式方程的解,知识回顾,学习目标,课堂导入,新知探究,跟踪训练,随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5章 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15.3 等腰三角形评优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5章 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15.3 等腰三角形评优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新课讲解,课堂小结,当堂小练,拓展与延伸,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15.3 分式方程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15.3 分式方程优秀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解这个整式方程,写出原分式方程的解,知识回顾,学习目标,课堂导入,新知探究,跟踪训练,随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