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 小结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60054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 小结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60054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 小结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60054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展开第九章复习教案
一、教学内容: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2、方法与过程: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会“逆向”地思考问题, 灵活的解答问题.
三、教学重点:
能熟练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四、教学难点:
能熟练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
五、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1.知识结构图
2.知识点回顾
(1) 、不等式
用不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常见的不等号有五种: “≠”、 “>” 、 “<” 、 “≥”、 “≤”.
(2) 、不等式的解与解集
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的全体,叫做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直观的表示出来,具体表示方法是先确定边界点。
解集包含边界点,是实心圆点;不包含边界点,则是空心圆圈;再确定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说明:不等式的解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有区别的,不等式的解是不确定的, 是一个范围,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则是一个具体的数值.
(3)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A、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如果 a>b,则 a+c>b+c,a-c>b-c
B、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如果 a>b,并且 c>0,那么则 ac>bc(或 a/c>b/c)
C、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如果 a>b,并且 c<0,那么则 ac<bc(或 a/c<b/c)
说明:任意两个实数 a、b 的大小关系:①a-b>O a>b;②a-b=O a=b;③ a-b<O a<b.
(4) 、一元一次不等式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1.系数不等于 0 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是 ax+b>O 或 ax+b<O(a≠O,a,b 为已知数).
(5)、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 (4)合并同类项;(5)化系数为 1. 说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不同的是:一元一次不
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这是解不等 式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说明:判断一个不等式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需满足两个条件:①组成不等式组的每一个不等式必须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且未知数相同;②不等式组中不等
式的个数至少是 2 个,也就是说,可以是 2 个、3 个、4 个或更多.
(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几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通常利用数轴来确定.
(8). 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设 a>b)
不等式组 | 图示 | 解集 | ||
1x a x a x b x b |
b |
|
a | x a (同大取大)
x>a |
|
| x b (同小取小) | ||
x a x b |
|
b |
a | b x a (大小交叉
取中间) |
x a x b |
|
b |
a | 无解(大小分离解为
空) |
(9).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1) 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 利用数轴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3.课堂练习(一)
1 .解 不 等 式
2 x 1
5 x 5 ,
3 4
并 把 它 的 解 集 在 数 轴 上 表 示 出 来 .
解:去分母,得:4(2x-1)≥12(5/4x-5) 去括号,得:8x-4≥15x-60
移项,得: 8x-15x≥-60+4 合并同类项得:-7x≥-56
系数化为1,得:x≤8
2.解不等式组:
2 x 1
3
5 x 5
4
2 ( x
4 )
3 x 3
解:解不等式①得:x≤8 解不等式②得:x≥5
把不等式①的解集和不等式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5≤x≤8
3、求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1) 求不等式 3x+1≥4x-5 的正整数解
解:移项,得:3x-4x≥-5-1 合并同类项,得:-x≥-6
系数化为1,得:x≤6
所以不等式 的正整数解为:1、2、3、4、5、6
2x 1 5
1 (x 2) 3
2
(2)求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
解:由不等式①得: x>2 由不等式②得: x≤4
把不等式①的解集和不等式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4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3、4.
4.不等式(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当应用题中出现以下的关键词,如大,小,多,少,不小于,不大于,至少,至多等,应属列不等式(组)来解决的问题,而不能列方程(组)来解.
(1)我市一山区学校为部分家远的学生安排住宿,将部分教室改造成若干间住房. 如果每间住 5 人,那么有 12 人安排不下;如果每间住 8 人,那么有一间房还余一些床位,问该校可能有几间住房可以安排学生住宿?住宿的学生可能有多少人?
解:设可能有x间住房安排学生住宿,则根据题意可得:
8x>5x+12 解这个不等式,得:x>4
当x=5时,住宿的学生可能有37人,符合题意;当x=6时,住宿的学生可能有42人,符合题意;当x=7时,住宿的学生可能有47人, 不符合题意.
答:该校可能有5间或6间住房,当有5间住房时,住宿学生有37人;当有6间住房时,住宿学生有42人.
(2)学校要到体育用品商场购买篮球和排球共100只.已知篮球、排球的单价分别为 130 元、100 元。购买 100 只球所花费用多于 11800 元,但不超过
11900 元。你认为有哪些购买方案?
解:设买篮球x个,排球100-x个,则根据题意可得:
130x+100(100-x)>11800 ①
130x+100(100-x)≤11900 ②
解不等式 ①得:x>60
1
解不等式 ②得:x≤63 3
1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60<x≤63 3
答:所以有三中购买方案:①购买篮球61个,排球39个;②购买篮球62个,排球38个;③购买篮球63个,排球37个.
4.课堂小结
- 在判断不等式成立与否或由不等式变形求某些字母的范围时,要认真观察不等式的形式与不等号方向。
-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大致相同,应注意的是:① 等式两边所乘以(或除以)的数的正负,并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其性质。②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方法。③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常与分式、根式、方程、函数等知识联系,解决综合性问题。
- 求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不等式(组)的解往往是无数多个,但有时解在某些范围内是有限的,如整数解、非负整数解,要求这些特殊解,首先是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再找到相应的答案。在这类题目中,要注意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 确定不等式(组)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已知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确定不等式(组)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有以下几种方法:(1)逆用不等式(组)的解集;(2)分类讨论确定;(3)借助数轴确定。 5.作业布置:
教材总复习:分别为 7、8、9 题。
6.板书设计:
1.知识结构图 | 例题 1 例题 2 | 复习巩固 |
2.知识点回顾 | 例题 3 例题 4 | 学生板演 |
7、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