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二数学上册秋季班培优讲义 第20讲 因式分解(三) 其他 18 次下载
- 初二数学上册秋季班培优讲义 第21讲 因式分解(四) 其他 17 次下载
- 初二数学上册秋季班培优讲义 第22讲 因式分解(五) 其他 17 次下载
- 初二数学上册秋季班培优讲义 第23讲 分式 其他 18 次下载
- 初二数学上册秋季班培优讲义 第24讲《因式分解之分组分解法》 其他 15 次下载
初二数学上册秋季班培优讲义 第25讲《与全等有关的运动问题》
展开课程名称:与全等有关的运动问题 | |||||
学生姓名 |
| 年级 | 年级 | 校区 |
|
上课时间 | 月 日 : —— : | 任课教师 |
| 学管师 |
|
学科 | 数学 | 课次 | 第 次课 | 课时 |
|
教学主题 | 与全等有关的运动问题 | ||||
一、例题分析 【例1】如图,△ABC中,∠ACB=90°,AC=6,BC=8.点P从A点出发沿A-C-B路径向终点运动,终点为B点;点Q从B点出发沿B-C-A路径向终点运动,终点为A点.点P和Q分别以1和3的运动速度同时开始运动,两点都要到相应的终点时才能停止运动,在某时刻,分别过P和Q作PE⊥l于E,QF⊥l于F.问:点P运动多少时间时,△PEC与QFC全等?请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答】 (1)0<t<8/3时,P在AC上,Q在BC上,此时∠CPE+PCE=90°,∠QCF+∠CQF=90° ∵∠ACB=90°,∠ACE+∠QCF=90° ∴∠QCF=∠CPE,又是直角三角形 ∴△PCE∽△CQF 此时要得△PCE≌△CQF,则PC=CQ即6-t=8-3t,t=1,满足 (2)8/3<t<14/3时,P,Q都在AC上,此时两个三角形如果全等,则它们必须是重合的,PC=CQ即6-t=3t-8,t=7/2,满足 (3)t>14/3时,Q已经在A点停止运动,此时P在AC上不可能,即t>6,和(1)一样的原因可知,此时PC=CQ即满足PC=AC=6 ∴t=6+6=12 综上t=1或t=7/2或t=12
【例2】如图(1),AB=4cm,AC⊥AB,BD⊥AB,AC=BD=3cm.点P在线段AB上以1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点B向点D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www.szzx100.com (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1时,△ACP与△BPQ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并判断此时线段PC和线段PQ的位置关系;www.szzx100.com (2)如图(2),将图(1)中的“AC⊥AB,BD⊥AB”为改“∠CAB=∠DBA=60°”,其他条件不变.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 cm/s,是否存在实数x,使得△ACP与△BPQ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x、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www.szzx100.com
【分析与解答】
【例3】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AB=AC,直线MN过点A且MN∥BC,过点B为一锐角顶点作Rt△BDE,∠BDE=90°,且点D在直线MN上(不与点A重合),如图1,DE与AC交于点P,易证:BD=DP.(无需写证明过程) (1)在图2中,DE与CA延长线交于点P,BD=DP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在图3中,DE与AC延长线交于点P,BD与DP是否相等?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无需证明.
【分析与解答】 证明:如答图1,过点D作DF⊥MN,交AB于点F, 则△A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A=DF. ∵∠1+∠FDP=90°,∠FDP+∠2=90°, ∴∠1=∠2. 在△BDF与△PDA中, ∴△BDF≌△PDA(ASA) ∴BD=DP. (1)答:BD=DP成立. 证明:如答图2,过点D作DF⊥MN,交AB的延长线于点F, 则△A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A=DF. ∵∠1+∠ADB=90°,∠ADB+∠2=90°, ∴∠1=∠2. 在△BDF与△PDA中, ∴△BDF≌△PDA(ASA) ∴BD=DP. (2)答:BD=DP. 证明:如答图3,过点D作DF⊥MN,交AB的延长线于点F, 则△A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A=DF. 在△BDF与△PDA中, ∴△BDF≌△PDA(ASA) ∴BD=DP.
【例4】如图,已知∠AOB=120°,OM平分∠AOB,将等边三角形的一个顶点P放在射线OM上,两边分别与OA、OB(或其所在直线)交于点C、D. (1)如图①,当三角形绕点P旋转到PC⊥OA时,证明:PC=PD. (2)如图②,当三角形绕点P旋转到PC与OA不垂直时,线段PC和PD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3)如图③,当三角形绕点P旋转到PC与OA所在直线相交的位置时,线段PC和PD相等吗?直接写出你的结论,不需证明. 【分析与解答】
(2)PC=PD. 过P点作PQ⊥OA于Q,PN⊥OB于N. 由(1)得 PQ=PN. ∵∠AOB=120°, ∴∠QPN=360°-90°-90°-120°=60°. ∴∠QPC=∠NPD=60°-∠CPN. ∴△PQC≌△PND.(ASA) ∴PC=PD. (3)PC=PD.
二、课堂练习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8,AB=CD,BD=12,点E从D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DA向点A匀速移动,点F从点C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C→B→C,作匀速移动,点G从点B出发沿BD向点D匀速移动,三个点同时出发,当有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其余两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假设移动时间为t秒. (1)试证明:AD∥BC;www.szzx100.com (2)在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有△DEG与△BFG全等的情况出现,请你探究这样的情况会出现几次?并分别求出此时的移动时间和G点的移动距离.www.szzx100.com
2.(1)如图1,△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B,C,D三点共线,连接AD,BE相交于点P,求证: BE = AD; (2)如图2,在△BCD中,∠BCD<120°,分别以BC,CD和BD为边在△BCD外部作等边三角形ABC、等边三角形CDE和等边三角形BDF,连接AD,BE和CF交于点P,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只填序号即可) ①AD=BE=CF;②∠BEC=∠ADC;③∠DPE=∠EPC=∠CPA=60°; (3)如图2,在(2)的条件下,求证:PB+PC+PD=BE.
三、课后练习
1.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G是C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G与C、D不重合),以CG为一边在正方形ABCD外作正方形CEFG,连结BG,DE.(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我们探究下列图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 (1)猜想图1中线段BG和线段DE的长度和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 (2)将图1中的正方形CEFG绕着点C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任意角度a,得到如图2、如图3情形.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判断上述猜想是否仍然成立:_______(成立、不成立)若成立,请你选取图2或图3中的一种情况说明你的判断.[来源:学科网]
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边长为10cm,点E在AB边上,BE=6cm. (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4cm/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D上以acm/秒的速度由C点向D点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①CP的长为 cm(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以E、B、P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P、C、Q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求a的值. (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正方形ABCD四边运动.则点P与点Q会不会相遇?若不相遇,请说明理由.若相遇,求出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正方形ABCD的何处相遇?
【参考答案】 【课堂练习】
2、(1)证明:∵△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 ∴BC=AC,CE=CD,∠ACB=∠DCE=60° ∴∠BCE=∠ACD ∴△BCE≌△ACD(SAS) ∴BE=AD (2)①②③都正确 (3)证明:在PE上截取PM=PC,联结CM 由(1)可知,△BCE≌△ACD(SAS) ∴∠1=∠2 设CD与BE交于点G,,在△CGE和△PGD中 ∵∠1=∠2,∠CGE=∠PGD ∴∠DPG=∠ECG=60°同理∠CPE=60° ∴△CPM是等边三角形 ∴CP=CM,∠PMC=60° ∴∠CPD=∠CME=120° ∵∠1=∠2,∴△CPD≌△CME(AAS) ∴PD=ME ∴BE=PB+PM+ME=PB+PC+PD. 即PB+PC+PD=BE.
【课后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