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2.1 平方差公式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57109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2.1 平方差公式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57109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2.1 平方差公式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建立平方差公式模型,感受数学公式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平方差及其几何背景,使学生明白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1)体会公式的发现和推导过程,理解公式的本质,并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
难点:从广泛意义上理解公式中的字母含义,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你能口答下列各题吗?
(1)2001 ×1999; (2)998×1002; (3)403×397.
师生活动:学生尝试,学生口答不出结果,教师引导,这三个式子有什么共同特征?
导出新课:今天我们将进行新的学习,通过学习你将能快速地计算出结果.
通过设置悬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问题1: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
追问1:通过以前的学习,二项式乘以二项式结果一定是四项吗?
追问2:你会计算(x+p)(x+q)型的结果吗?
追问3:(x+p)(x+q)与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公式(a+b)(p+q)=ap+aq+bp+bq一致吗?有什么特殊性?
追问4:多项式乘法(a+b)(p+q)还有哪些特殊情况?
学生分析:①a=p,b=-q; ②a=p,b=q.
师:今天我们先研究第一种情况.
问题2: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你能发现它们的运算形式与结果有什么规律吗?
(1)(x+1)(x-1); (2)(m+2)(m-2);
(3)(2x+1)(2x-1); (4)(x+5y)(x-5y).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可能的说法有:
上面四个算式中每个因式都是两项;它们都是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
教师及时地肯定学生的发现,并引导计算,看还会有什么发现.
解:(1)(x+1)(x-1)=x2+x-x-1=x2-12;
(2)(m+2)(m-2)=m2+2m-2m-2×2=m2-22;
(3)(2x+1)(2x-1)=(2x)2+2x-2x-1=(2x)2-12;
(4)(x+5y)(x-5y)=x2+5y·x-x·5y-(5y)2=x2-(5y)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所发现的规律,允许学生之间互相补充,教师不急于概括.
问题3:再举几个这样的运算例子.让学生独立思考,每人在组内举一个例子(可口述或书写),然后由其中一个小组的代表来汇报.
问题4:请用语言叙述你发现的规律,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
师生活动:学生叙述,其他学生补充,师生共同归纳.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即(a+b)(a-b)=a2-b2.
问题5:以上结论正确吗?如何验证?
学生尝试:可以通过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得到.
追问1:还有其他方法吗?
追问2: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如何验证的?
追问3:如何利用面积?由a2,b2你想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面积图片,如何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你有几种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以上的猜想是正确的,因为最终结果是两个数的平方的差的形式,我们叫它“平方差公式”.
由寻求数式的简便算法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进入对多项式乘法法则的讨论,由一般到特殊,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过程设计了小梯度的台阶,保证了学生理解的逐步深入.
这里是对前边进行的运算的讨论,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鼓励他们发现这个公式的一些特点,如公式左、右两边的结构特征,为下一步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打下基础,同时也可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的能力.
平方差公式是多项式乘法运算中一个重要的公式,它的得出可以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学生不易想到利用面积进行说明,教师要注意结合以前学习多项式乘法时面积公式进行类比,使学生设计出验证图案,一方面为后续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3x+2)(3x-2);
(2)(b+2a)(2a-b);
(3)(-x+2y)(-x-2y);
2.计算:
(1)102×98;
(2)(y+2)(y-2)-(y-1)(y+5).
学生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板演进行评析达到巩固和深化的目的.
反思:利用平方差公式应注意什么?
学生发言后,小结:
(1)公式中的字母a,b可以表示数,也可以是表示数的单项式;
(2)要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
(3)有些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表面上不能应用公式,但通过加法或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适当变形实质上能应用公式.
第1题设计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题目,使学生体会公式中字母所代表的广泛意义,在平方差公式推导中体会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第2题再使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同时进行混合运算的训练.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1.具备什么特征的式子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2.平方差公式中字母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3.在下节课我们将研究(a+b)2这种形式的运算?类比本节课,你将如何研究?
直击本节课教学目标,解决课首问题,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材第112页 第1题
【板书设计】
平方差公式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a+b)(a-b)=a2-b2
【教学反思】
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始终注意:(1)以问题为活动的核心.在组织活动前,结合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更好地使用教科书,创设问题情境;(2)促进学生发展是活动的目的.数学教育要把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这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出发点.因此,本节课组织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注意让学生在参与平方差公式的探究推导、归纳证明、解释应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代数推理能力、表达能力、与人合作意识、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2.1 平方差公式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2.1 平方差公式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2.1 平方差公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2.1 平方差公式教案设计,共2页。
人教版14.2.1 平方差公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14.2.1 平方差公式教案设计,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