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数学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课件(53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数学第9章统计章末知识梳理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课件 1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数学第10章概率10.1随机事件与概率10.1.1有限样本空间与随机事件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数学第10章概率10.1随机事件与概率10.1.3古典概型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数学第10章概率10.1随机事件与概率10.1.4概率的基本性质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1)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数学第10章概率10.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10.1 随机事件与概率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10.1 随机事件与概率示范课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定方向,必备知识•探新知,A∪B,A+B,A∩B,一定发生,B⊇A,A⊆B,不能同时发生,A∩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0.1 随机事件与概率10.1.2 事件的关系和运算
了解随机事件的并、交与互斥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随机事件的运算.通过相关概念的学习及对简单随机事件的运算,发展数学抽象与数学运算素养.
事件A与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
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
[拓展] 1.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两个事件A与B是互斥事件,包括如下三种情况:①若事件A发生,则事件B就不发生;②若事件B发生,则事件A就不发生;③事件A,B都不发生.而两个事件A,B是对立事件,仅有前两种情况,因此事件A与B是对立事件,则A∪B是必然事件,但若A与B是互斥事件,则A∪B不一定是必然事件,即事件A的对立事件只有一个,而事件A的互斥事件可以有多个.(2)联系: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在一次试验中都不可能同时发生,而事件对立是互斥的特殊情况,即对立必互斥,但互斥不一定对立.
2.从集合的角度理解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1)几个事件彼此互斥,是指由各个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的交集为空集.(2)事件A的对立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是全集中由事件A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的补集.
练一练: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设事件A={出现的点数不大于3},B={出现的点数为偶数},则事件A与事件B的关系是( )A.A⊆BB.A∩B={出现的点数为2}C.事件A与B互斥D.事件A与B是对立事件[解析] 由题意事件A表示出现的点数是1或2或3;事件B表示出现的点数是2或4或6.故A∩B={出现的点数为2}.
2.一个人打靶时连续射击两次,事件“至少有一次中靶”的互斥事件是( )A.至多有一次中靶 B.两次都中靶C.只有一次中靶 D.两次都不中靶[解析] 事件“至少有一次中靶”包括“中靶一次”和“中靶两次”两种情况.由互斥事件的定义,可知“两次都不中靶”与之互斥.
从40张扑克牌(红桃、黑桃、方块、梅花,点数从1~10各10张)中,任取一张.(1)“抽出红桃”与“抽出黑桃”;(2)“抽出红色牌”与“抽出黑色牌”;(3)“抽出的牌点数为5的倍数”与“抽出的牌点数大于9”.判断上面给出的每对事件是否为互斥事件,是否为对立事件,并说明理由.
[解析] (1)是互斥事件,不是对立事件.理由是:从40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1张,“抽出红桃”和“抽出黑桃”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所以是互斥事件.同时,不能保证其中必有一个发生,这是由于还可能抽出“方块”或者“梅花”,因此,二者不是对立事件.(2)既是互斥事件,又是对立事件.理由是:从40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1张,“抽出红色牌”与“抽出黑色牌”,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但其中必有一个发生,所以它们既是互斥事件,又是对立事件.
(3)不是互斥事件,当然不可能是对立事件.理由是:从40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1张,“抽出的牌点数为5的倍数”与“抽出的牌点数大于9”这两个事件可能同时发生,如抽得牌点数为10,因此,二者不是互斥事件,当然不可能是对立事件.
[归纳提升] 辨析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思路辨析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发生的角度看①在一次试验中,两个互斥事件有可能都不发生,也可能有一个发生,但不可能同时发生;②两个对立事件必有一个发生,但不可能同时发生.即两事件对立,必定互斥,但两事件互斥,未必对立.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一个特例.(2)从事件个数的角度看互斥的概念适用于两个或多个事件,但对立的概念只适用于两个事件.
(1)一个人打靶时连续射击两次,事件“至多有一次中靶”的互斥事件是( )A.两次都中靶 B.至少有一次中靶C.两次都不中靶 D.只有一次中靶(2)一个人连续射击三次,则事件“至少击中两次”的对立事件是( )A.恰有一次击中 B.三次都没击中C.三次都击中 D.至多击中一次
[解析] (1)事件“至多有一次中靶”包含“只有一次中靶”和“两次都不中靶”,因此不会与其同时发生的事件是“两次都中靶”.(2)根据题意,一个人连续射击三次,事件“至少击中两次”包括“击中两次”和“击中三次”两个事件,其对立事件为“一次都没有击中和击中一次”,即“至多击中一次”.
在掷骰子的试验中,可以定义许多事件.例如,事件C1={出现1点},事件C2={出现2点},事件C3={出现3点},事件C4={出现4点},事件C5={出现5点},事件C6={出现6点},事件D1={出现的点数不大于1},事件D2={出现的点数大于3},事件D3={出现的点数小于5},事件E={出现的点数小于7},事件F={出现的点数为偶数},事件G={出现的点数为奇数},请根据上述定义的事件,回答下列问题:(1)请举出符合包含关系、相等关系的事件;(2)利用和事件的定义,判断上述哪些事件是和事件.
[解析] (1)因为事件C1,C2,C3,C4发生,则事件D3必发生,所以C1⊆D3,C2⊆D3,C3⊆D3,C4⊆D3.同理可得,事件E包含事件C1,C2,C3,C4,C5,C6;事件D2包含事件C4,C5,C6;事件F包含事件C2,C4,C6;事件G包含事件C1,C3,C5.且易知事件C1与事件D1相等,即C1=D1.
(2)因为事件D2={出现的点数大于3}={出现4点或出现5点或出现6点},所以D2=C4∪C5∪C6(或D2=C4+C5+C6).同理可得,D3=C1+C2+C3+C4,E=C1+C2+C3+C4+C5+C6,F=C2+C4+C6,G=C1+C3+C5.
[归纳提升] 事件运算应注意的2个问题(1)进行事件的运算时,一是要紧扣运算的定义,二是要全面考查同一条件下的试验可能出现的全部结果,必要时可利用Venn图或列出全部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2)在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中,需要判断事件之间的关系时,可以根据常识来判断.但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题目,就得严格按照事件之间关系的定义来推理.
在试验“连续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2次,观察每次出现的点数”中,事件A表示随机事件“第一次掷出1点”;事件Aj表示随机事件“第一次掷出1点,第二次掷出j点”;事件B表示随机事件“2次掷出的点数之和为6”;事件C表示随机事件“第二次掷出的点数比第一次的大3”.(1)试用样本点表示事件A∩B与A∪B;(2)试判断事件A与B,A与C,B与C是否为互斥事件;(3)试用事件Aj表示随机事件A.
[解析] 依题意可知样本空间为
(1)因为事件A表示随机事件“第一次掷出1点”,所以A={(1,1),(1,2),(1,3),(1,4),(1,5),(1,6)}.因为事件B表示随机事件“2次掷出的点数之和为6”,所以B={(1,5),(2,4),(3,3),(4,2),(5,1)}.所以A∩B={(1,5)},A∪B={(1,1),(1,2),(1,3),(1,4),(1,5),(1,6),(2,4),(3,3),(4,2),(5,1)} .(2)因为事件C表示随机事件“第二次掷出的点数比第一次的大3”,所以C={(1,4),(2,5),(3,6)}.因为A∩B={(1,5)}≠∅,A∩C={(1,4)}≠∅,B∩C=∅,所以事件A与事件B,事件A与事件C不是互斥事件,事件B与事件C是互斥事件.
(3)因为事件Aj表示随机事件“第一次掷出1点,第二次掷出j点”,所以A1={(1,1)},A2={(1,2)},A3={(1,3)},A4={(1,4)},A5={(1,5)},A6={(1,6)},所以A=A1∪A2∪A3∪A4∪A5∪A6.
设A,B,C表示三个随机事件,试将下列事件用A,B,C表示出来.(1)三个事件都发生;(2)三个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3)A发生,B,C不发生;(4)A,B都发生,C不发生;(5)A,B至少有一个发生,C不发生;(6)A,B,C中恰好有两个发生.
[解析] (1)ABC (2)A∪B∪C
[归纳提升] 利用随机事件的运算与集合运算的对应关系,可以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
从某大学数学系图书室中任选一本书.设A表示事件“任选一本书,这本书为数学书”;B表示事件“任选一本书,这本书为中文版的书”;C表示事件“任选一本书,这本书为2000年后出版的书”.问:
(2)在“图书室中所有数学书都是2000年后出版的且为中文版”的条件下才有ABC=A.
不能正确区分对立事件和互斥事件致错进行抛掷一枚骰子的试验,有下列各组事件:(1)“出现1点”与“出现2点”;(2)“出现奇数点”与“出现偶数点”;(3)“出现大于3的点”与“出现大于4的点”.其中是对立事件的组数是( )A.0 B.1 C.2 D.3
[错解] C[错因分析] 错解混淆了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误将互斥事件当作了对立事件.只有(2)“出现奇数点”与“出现偶数点”是对立事件,而(1)中“出现1点”与“出现2点”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3)中“出现大于3的点”与“出现大于4的点”不是互斥事件,所以也不是对立事件.[正解] B
[误区警示] 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而互斥事件却不一定是对立事件.忽略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恰”“至少”“都”等词语理解不透彻.判断两个事件是否互斥,就要看它们是否能同时发生;判断两个互斥事件是否对立,就要看它们是否有一个必然发生.
(2023·广东省茂名市期末)若干人站成一排,其中为互斥事件的是( )A.“甲站排头”与“乙站排头”B.“甲站排头”与“乙站排尾”C.“甲站排头”与“乙不站排头”D.“甲不站排头”与“乙不站排头”[解析] 根据互斥事件不能同时发生,判断A是互斥事件;B,C,D中两事件能同时发生,故不是互斥事件.
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下列事件具有包含关系的是( )A.“出现小于2点”与“出现大于2点”B.“出现奇数点”与“出现偶数点”C.“出现2点”与“出现偶数点”D.“出现小于4点”与“出现大于2点”[解析] 出现偶数点,即出现2点、4点或6点,与出现2点是包含关系.
2.给出事件A与B的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则( )A.A⊆B B.A⊇BC.A与B互斥 D.A与B互为对立事件
3.已知A、B为两个随机事件,则“A、B为互斥事件”是“A、B为对立事件”的(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解析] 根据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概念可知,互斥不一定对立,对立一定互斥,所以“ A、B为互斥事件”是“ A、B 为对立事件”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故选B.
4.设M,N,P是三个事件,则M,N至少有一个不发生且P发生可表示为( )
5.盒子里有6个红球,4个白球,现从中任取3个球,设事件A={3个球中有1个红球2个白球},事件B={3个球中有2个红球1个白球},事件C={3个球中至少有1个红球},事件D={3个球中既有红球又有白球},事件E={3个球都是红球},事件F={3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白球}.(1)事件D与A,B是什么样的运算关系?(2)事件C与A的交事件是什么事件?(3)事件C与A、B、E是什么运算关系?C与F的交事件是什么?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10.1 随机事件与概率授课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定方向,必备知识•探新知,关键能力•攻重难,题型探究,易错警示,课堂检测•固双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10.1 随机事件与概率评课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定方向,必备知识•探新知,随机现象,明确可知,样本点和样本空间,每个可能的基本结果,样本点,所有的,关键能力•攻重难,题型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10.1 随机事件与概率授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预学案,共学案,事件的关系❶,一定发生,B⊇A且A⊇B,事件的运算❷,C=A∪B,不能同时,A∩B,有且仅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