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当堂检测题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
知识点一 激素调节的实例
[题型一 血糖平衡的调节]
1.人体血糖浓度维持在3.9~6.1 mml/L主要是由于( )
A.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
B.只有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C.只有肝脏的调节作用
D.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答案 D
解析 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二者为调节血糖平衡的主要激素,由于二者的调节作用使血糖浓度维持在3.9~6.1 mml/L,D正确。
2.下列关于血糖来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饥饿状态时,血糖的来源是肝糖原的分解
B.人体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C.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
D.较长时间不进食,脂肪也可以转化为血糖
答案 C
解析 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其中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是主要来源,饥饿状态时,肠道中已没有糖类吸收,血糖的来源是肝糖原分解,A、B正确;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而不能促进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C错误;较长时间不进食,脂肪也可以转化为血糖,D正确。
3.如图是胰岛素调节血糖含量的模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甲表示的是胰岛B细胞
B.血糖的平衡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
C.当胰岛素分泌过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神经系统还可以通过控制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
答案 C
解析 图中甲能分泌腺岛素,为胰岛B细胞,A正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还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是二者协调作用的结果,B正确;神经系统还可以通过控制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D正确;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垂体控制,C错误。
4.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苏醒,可注射适量的( )
A.甲状腺激素 B.生理盐水
C.性激素 D.葡萄糖
答案 D
[题型二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5.下列关于动物体内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只有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存在分级调节
B.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C.反馈调节是指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D.分级调节是分层控制的方式,反馈调节是一种系统自我调节的方式
答案 A
解析 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分级调节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等。
6.如图表示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a物质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的激素的调节
D.甲状腺激素含量能对甲结构进行反馈调节
答案 C
解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受下丘脑和垂体控制,因此甲为下丘脑,乙为垂体,丙为甲状腺,a物质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物质表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A、B正确;垂体乙的活动不仅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同时还受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C错误;当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多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D正确。
7.切除正常幼年狗的垂体后,短期内该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
答案 B
解析 切除垂体后,不能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减少,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
知识点二 激素调节的特点
8.以下哪个不是激素调节的特点( )
A.微量、高效
B.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C.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D.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答案 C
解析 激素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在动物体内激素含量少,但可以发挥高效的作用,A正确;激素作为信使,将信息从分泌细胞传递到靶细胞,B正确;激素随体液运到全身,但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正确。
9.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激素分子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
B.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后可持续发挥作用
C.激素作为信使,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D.在机体内,往往多种激素共同参与调节同一生理功能,如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在调节血糖浓度中具有协同作用
答案 C
解析 激素分子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但只对与其相对应的靶器官、靶细胞起作用,A错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B错误;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甲状胰激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二者相抗衡,D错误。
二、不定项选择题
10.运动过程中血糖浓度先降后升,其升高主要是由于胰高血糖素等明显增加,从而促进( )
①糖的消化吸收 ②肝糖原的分解 ③肌糖原的分解
④甘油三酯的转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所以胰高血糖素可促进②肝糖原的分解和④甘油三酯的转化过程。
11.如图为一种动物的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Y为雌性激素
B.激素Y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
C.该生理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D.长期注射激素Y会导致性腺衰退
答案 BCD
解析 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为雌性激素,A错误;激素Y为雌性激素,属于固醇类,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B正确;据图可知,性激素可通过反馈调节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C正确;长期注射激素Y,使其含量长期过高,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体内激素X含量减少,从而导致性腺衰退,D正确。
三、非选择题
12.人体甲状腺的机能受下丘脑与垂体的调节。如图表示甲状腺的调节机制。
(1)图中“1”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切除动物的甲状腺,血液中激素“1”“2”的浓度会________;如果在切除后定期给该动物注射正常水平的激素“3”,血液中激素“1”“2”的浓度会________;这样的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调节。
(3)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酪氨酸的衍生物。我国政府在碘缺乏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有效地预防了________患儿的出生。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2)升高 降低 反馈
(3)呆小症
13.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________,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脂肪细胞________(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____________。
答案 (1)胞吐 协助扩散
(2)增加 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浓度
(3)是
(4)先升高后降低
易错题型
血糖调节图像分析
14.如图为某人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摄食后,分泌物甲主要是促进糖原分解为血糖
B.2~2.5 h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C.分泌物乙中主要含有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
D.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协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分泌物甲能使血糖降低,分泌物乙能升高血糖可知,甲是胰岛素,乙主要是胰高血糖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物质是胰岛素,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同时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下降,A错误;乙物质主要是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其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B正确,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物质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乙物质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因此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拮抗作用的结果,D错误。
一、单项选择题
1.由同一器官分泌,并且生理效应抗衡的一组激素是( )
A.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答案 D
解析 肾上腺素由肾上腺产生,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都能升高血糖,A错误;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产生,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产生,B错误;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产生,生长激素由垂体产生,都能促进生长,C错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均由胰岛产生,二者作用抗衡,前者降低血糖浓度,后者升高血糖浓度,D正确。
2.糖类是我们每天摄入量最多的有机物,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促进①③等过程
B.胰岛素作用的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②过程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
答案 B
解析 胰岛素的功能:(1)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即图中⑥);(2)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供能(即图中④⑤);(3)促进血糖转化成非糖物质,如甘油三酯等(即图中⑦),A错误;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而血糖浓度降低则胰岛素分泌会减少,B正确;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②肝糖原的分解和③非糖类物质转化的过程,C错误;在肝脏细胞中,②⑥过程均可发生,但在肌肉细胞中只能发生⑥过程,D错误。
3.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
①在家兔饱足状态下 ②在家兔空腹状态下 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实验目的是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而胰岛B细胞的功能是合成分泌胰岛素,降血糖,因而应选取饱足状态下的兔(血糖含量高)进行实验,实验观测指标为:血糖浓度、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以此来判断STZ是否成功的破坏胰岛B细胞。
4.小白鼠在实验前后的血糖含量变化如图所示:纵坐标为血糖浓度,横坐标为时间;则T1时刻注入的激素、T2时刻小白鼠最可能出现的症状分别是( )
A.甲状腺激素、异常兴奋 B.胰岛素、惊厥和昏迷
C.胰高血糖素、惊厥和昏迷 D.肾上腺素、正常
答案 B
解析 胰岛素是动物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T1时刻注入激素后,小白鼠血糖浓度急剧下降,说明注射的激素为胰岛素;T2时刻小白鼠的血糖浓度为40 mg/dL,应该会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惊厥和昏迷。
5.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答案 C
解析 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而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A错误;图表中胰岛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而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故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B错误;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甲状腺激素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C正确;图表中胰岛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而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故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变慢,D错误。
6.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当胰岛素浓度为40 μI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
答案 B
解析 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通过抑制血糖补充、加速血糖消耗来实现,随着a曲线的下降,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减慢,A错误;曲线b上升是因为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等,B正确;当胰岛素浓度为40 μIU/mL时,血糖消耗速率大于血糖补充速率,血糖不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稳定,C错误;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血糖浓度会急剧下降,下丘脑相关中枢会通过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来升高血糖浓度,D错误。
7.如图为某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能体现分级调节过程的是:①→②→③
B.④⑤的作用过程体现了反馈调节
C.若腺体为甲状腺,则b还能产生一种激素与③过程分泌的激素共同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发育
D.若腺体为甲状腺,则①②同时作用于腺体,对腺体产生促进作用
答案 D
解析 由图示可知,a分泌的激素作用于b,b分泌的激素作用于腺体,使之分泌激素,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A正确;④⑤过程体现了反馈调节,B正确;若腺体为甲状腺,则b(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一起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发育,C正确;若腺体为甲状腺,则只有②过程分泌的激素作用于腺体,而①过程分泌的激素作用于b,D错误。
8.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给两人分别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然后测定两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见下表(正常值10~40 μg/L)。据表推测,甲、乙两人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是( )
A.垂体、下丘脑 B.甲状腺、垂体
C.下丘脑、甲状腺 D.下丘脑、垂体
答案 D
解析 甲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显著升高,说明甲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下丘脑;乙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保持不变,说明乙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垂体。
9.为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理见下表:
注:实验中甲状腺激素溶液由甲状腺激素和A液配制而成。
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相同时间,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甲组小鼠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
B.丙组小鼠下丘脑的相关分泌活动加强
C.X是指注射等量不含甲状腺激素的A液
D.推测乙、丙两组小鼠的耗氧量大致相当
答案 C
解析 甲组小鼠摘除甲状腺后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加,A错误;丙组小鼠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功能,B错误;丁组X是指注射等量不含甲状腺激素的A液,与乙、丙组对照,以证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C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丙组小鼠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耗氧量较多,D错误。
10.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激素和酶的作用都具有高效性
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
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答案 B
解析 激素和酶的作用都具有高效性,A正确;激素是一些特殊细胞产生的,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也能产生酶,B错误;激素产生后一般会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C正确;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如唾液腺细胞,D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
11.糖尿病的病因有两种,一种是患者体内缺乏胰岛素(称为1型糖尿病),另一种是患者体内胰岛素并不缺乏,而是靶细胞膜上接受胰岛素的受体糖蛋白缺乏或异常(称为2型糖尿病)。下列关于糖尿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
B.两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都比正常人高
C.2型糖尿病很可能与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关
D.1型糖尿病很可能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所致
答案 A
解析 2型糖尿病病人体中缺乏识别胰岛素的受体,故注射的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即不能治疗2型糖尿病,A错误;两种糖尿病患者体中血糖含量都较正常人高,B正确;2型糖尿病人的受体缺乏或异常,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由基因控制合成,所以2型糖尿病人的遗传物质可能改变,C正确;1型糖尿病人体内缺少胰岛素,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D正确。
12.若下图是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反馈调节,人体内TRH和TSH两种激素含量较低,甲状腺激素含量很高
B.甲状腺激素浓度相对较高时,TRH和TSH的浓度均会有所降低
C.人体缺碘时,甲状腺激素浓度较低,TRH和TSH的浓度较正常时高
D.甲状腺肿大的病因是甲状腺激素浓度太低,缺乏对TSH合成分泌的反馈抑制
答案 BCD
解析 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故甲状腺激素含量不会很高,A错误。
13.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临床上通过抽血取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中激素的水平
B.激素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传递信息
C.激素一经作用即被灭活,因此需要细胞源源不断的产生
D.激素在体内含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答案 ABCD
解析 由于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无导管,分泌后进入血液,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故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中激素的水平,A正确;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传递信息,调节细胞代谢,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B正确;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所以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C、D正确。
三、非选择题
14. 下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该过程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提高________________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垂体分泌B__________________,由下丘脑分泌A________________。
(2)除增加产热的作用外,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还包括影响神经系统的________,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
(3)怀孕母亲缺碘时,C分泌量下降,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A和B的分泌量________,结果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会受到影响,尤其脑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
答案 (1)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 促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发育和功能 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3)增加
解析 (1)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通过内环境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将升高,促进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增加产热量。甲状腺分级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故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还具有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作用。由于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细胞中物质的氧化分解,所以其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3)C是甲状腺激素,当其含量下降时,反馈抑制作用减弱,则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B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实验探究
15.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实验一: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图甲所示。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术应切除________________。每次注射各激素的量应按照__________________来计算。
(3)图甲表明胰岛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
实验二: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如图乙所示。
(4)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乙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的分泌。若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________,通过检测注射前后血液中________的浓度变化来确定。
答案 (1)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
(2)垂体和胰腺 单位体重注射量与体重的乘积
(3)促进大鼠生长(及加强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 大于
(4)降低 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进了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5)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pml/L
胰岛素
1.7
5.0~20.0
mIU/L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处理
摘除甲状腺
不摘除甲状腺
不摘除甲状腺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溶液
不摘除甲状腺+X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章 体液调节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章 体液调节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课后作业题,共7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测试题,共13页。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随堂练习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