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导入新课,运用拓展,中考连接,全课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锐角三角函数 主备: 第 9周(10.28-11.1)备课时间:10月21日教学目标:1、掌握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2、通过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的学习,体会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变化思想。教学重点: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互为余角的两个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学法:自学、合作、探究教具学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导入新课 1、美国人体工程学研究人员卡特·克雷加文调查发现,70%以上的女性喜欢穿鞋跟高度为6至7厘米左右的高跟鞋。但专家认为穿6厘米以上的高跟鞋腿肚、背部等处的肌肉非常容易疲劳。 据研究,当高跟鞋的鞋底与地面的夹角为11度左右时,人脚的感觉最舒适。假设某成年人脚前掌到脚后跟长为15厘米,不难算出鞋跟在3厘米左右高度为最佳。问:你知道专家是怎样计算的吗?显然,高跟鞋的鞋底、鞋跟与地面围城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回顾直角三角形的已学知识,引出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2、通过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的学习,体会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变化思想。三、新知探究(一)看课本P106-107的内容,思考解决以下问题:一般情况下,在Rt△ABC中,当锐角A取固定值时,∠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的吗?∠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的吗?(二)教师点拨或精讲1、sinA、cosA、tanA都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单独的 “sin”没有意义,其中A前面的“∠”一般省略不写。强化读法,写法;分清各三角函数的自变量和应变量。2、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范围:0<sin<1,0<cos<1。3、=1。四、运用拓展(17分钟)老师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一)填空题:1.在Rt△ABC中,∠C = 90,若BC = a,AC = b,则tanA = ;2.在Rt△ABC中,∠C = 90,则tanA·tanB = ;3.在Rt△ABC中,∠C = 90若AB = ,BC = 2,则tanA = tanB= .(二)选择题:1.在Rt△ABC中,∠C = 90°,若tanA = ,则tanB的值等于();A. B. C. D. 2.△ABC中,AB = AC,AD⊥BC于D,E是AC的中点,若DE = 5,BC = 16,则tanB的值是().A. B. C. D. (三)、解答题:1.在Rt△ABC中,∠C = 90°,AC = 4cm,tanB = ,求BC、AB的长。2.在Rt△ABC中,∠C = 90°,AB = 10cm,tanA = ,求AC、BC的长。五、中考连接如图1-1,在△ABC中,∠C = 90°,D是BC边上的一点,DE⊥AB,垂足为E,若∠ADC = 45°,tan∠BAD = ,BE = 3,求△ABD的面积. 六、全课总结1.学生谈学习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四)作业设计七、板书设计 24.3.1 锐角三角函数 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记法: 课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8.1 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用具,相关资源,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28.1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用具,相关资源,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锐角三角函数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示学习目标,新知探究,运用拓展,中考链接,全课总结,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