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5.1 椭圆的标准方程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2.5 椭圆及其方程
2.5.1 椭圆的标准方程
学 习 目 标 | 核 心 素 养 |
1.掌握椭圆的定义,会用椭圆的定义解决实际问题.(重点) 2.掌握用定义法和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重点) 3.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标准方程解决相关问题.(难点) | 1.通过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的学习,培养数学抽象素养. 2.借助于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提升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 |
“嫦娥二号”卫星是探月二期工程的技术先导星,其主要目的是释放月球车为“嫦娥三号”任务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嫦娥二号”进入太空轨道绕月球运转时,其轨道就是以月球为一个焦点的椭圆,本节我们将学习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1.椭圆的定义
(1)定义:如果F1,F2是平面内的两个定点,a是一个常数,且2a>|F1F2|,则平面内满足|PF1|+|PF2|=2a的动点P的轨迹称为椭圆.
(2)相关概念:两个定点F1,F2称为椭圆的焦点,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F1F2|称为椭圆的焦距.
思考1:椭圆定义中,将“大于|F1F2|”改为“等于|F1F2|”或“小于|F1F2|”的常数,其他条件不变,点的轨迹是什么?
[提示] 2a与|F1F2|的大小关系所确定的点的轨迹如下表:
条件 | 结论 |
2a>|F1F2| | 动点的轨迹是椭圆 |
2a=|F1F2| | 动点的轨迹是线段F1F2 |
2a<|F1F2| | 动点不存在,因此轨迹不存在 |
2.椭圆的标准方程
焦点位置 | 在x轴上 | 在y轴上 |
标准方程 | +=1 (a>b>0) | +=1 (a>b>0) |
图形 | ||
焦点坐标 | (±c,0) | (0,±c) |
a,b,c的关系 | a2=b2+c2 |
思考2:确定椭圆标准方程需要知道哪些量?
[提示] a,b的值及焦点所在的位置.
思考3:根据椭圆方程,如何确定焦点位置?
[提示] 把方程化为标准形式,x2,y2的分母哪个大,焦点就在相应的轴上.
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 )
(2)椭圆+=1的焦点坐标是(±3,0). ( )
(3)+=1(a≠b)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 )
[答案] (1)× (2)× (3)×
[提示] (1)× 需2a>|F1F2|.
(2)× (0,±3).
(3)× a>b>0时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2.以下方程表示椭圆的是( )
A.x2+y2=1 B.2x2+3y2=6
C.x2-y2=1 D.2x2-3y2=6
B [只有B符合椭圆的标准方程的形式.]
3.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两焦点的距离是2,且过点(0,2)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A.+=1
B.+=1
C.+=1或+=1
D.+=1或+=1
C [若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则c=1,b=2,得a2=5,此时椭圆方程是+=1;若焦点在y轴上,则a=2,c=1,则b2=3,此时椭圆方程是+=1.]
4.椭圆+=1的左、右焦点F1,F2,点P在椭圆上,若|PF1|=4,则|PF2|= .
2 [由椭圆的定义知|PF1|+|PF2|=6,所以|PF2|=6-|PF1|=6-4=2.]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
【例1】 根据下列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1)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0,5)、(0,-5),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的距离和为26.
(2)经过点P,两焦点间的距离为2,焦点在x轴上.
(3)过(-3,2)且与+=1有相同的焦点.
[解] (1)∵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1(a>b>0).
∵2a=26,2c=10,∴a=13,c=5.
∴b2=a2-c2=144.
∴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2)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
∵焦点在x轴上,2c=2,∴a2=b2+1,
又椭圆经过点P,∴+=1,
解之得b2=3,∴a2=4.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3)由方程+=1可知,其焦点的坐标为(±,0),即c=.
设所求椭圆方程为+=1(a>b>0),则a2=b2+5,因为过点(-3,2),代入方程为+=1(a>b>0),
解得a2=15(a2=3舍去),b2=10,
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1)先确定焦点位置;(2)设出方程;(3)寻求a,b,c的等量关系;(4)求a,b的值,代入所设方程.
提醒:若椭圆的焦点位置不确定,需要分焦点在x轴上和在y轴上两种情况讨论,可设椭圆方程为mx2+ny2=1(m≠n,m>0,n>0).
1.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x轴上,且a=4,c=2;
(2)经过点P,Q.
[解] (1)∵a2=16,c2=4,∴b2=16-4=12,
且焦点在x轴上,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2)法一: ①当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时,设标准方程为+=1(a>b>0),依题意,有
解得
因为a>b>0,所以方程组无解.
②当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时,设标准方程为+=1(a>b>0),
依题意,有解得
所以所求方程为+=1.
法二:设所求椭圆的方程为mx2+ny2=1(m>0,n>0,且m≠n),
依题意得解得
故所求方程为5x2+4y2=1,即+=1.
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
[探究问题]
1.如何用集合语言描述椭圆的定义?
[提示] P={M||MF1|+|MF2|=2a,2a>|F1F2|}.
2.如何判断椭圆的焦点位置?
[提示] 判断椭圆焦点在哪个轴上就要判断椭圆标准方程中x2项和y2项的分母哪个更大一些,即“谁大在谁上”.
3.椭圆标准方程中,a,b,c三个量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 椭圆的标准方程中,a表示椭圆上的点M到两焦点间距离的和的一半,可借助图形帮助记忆.a,b,c(都是正数)恰是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a是斜边,所以a>b,a>c,且a2=b2+c2(如图所示).
【例2】 设P是椭圆+=1上一点,F1,F2是椭圆的焦点,若∠F1PF2=60°,求△F1PF2的面积.
[解] 由椭圆方程知,a2=25,b2=,∴c2=,
∴c=,2c=5.
在△PF1F2中,
|F1F2|2=|PF1|2+|PF2|2-2|PF1|·|PF2|cos 60°,
即25=|PF1|2+|PF2|2-|PF1|·|PF2|. ①
由椭圆的定义,得10=|PF1|+|PF2|,
即100=|PF1|2+|PF2|2+2|PF1|·|PF2|. ②
②-①,得3|PF1|·|PF2|=75,
所以|PF1|·|PF2|=25,
所以S△F1PF2=|PF1|·|PF2|·sin 60°=.
1.将本例中的“∠F1PF2=60°”改为“∠F1PF2=30°”其余条件不变,求△F1PF2的面积.
[解] 由椭圆方程知,a2=25,b2=,∴c2=,∴c=,2c=5.
在△PF1F2中,
|F1F2|2=|PF1|2+|PF2|2-2|PF1|·|PF2|·cos 30°,
即25=|PF1|2+|PF2|2-|PF1|·|PF2|. ①
由椭圆的定义得10=|PF1|+|PF2|,
即100=|PF1|2+|PF2|2+2|PF1|·|PF2|. ②
②-①,得(2+)|PF1|·|PF2|=75,
所以|PF1|·|PF2|=75(2-),
所以S△F1PF2=|PF1|·|PF2|·sin 30°=(2-).
2.将椭圆的方程改为“+=1”其余条件不变,求△F1PF2的面积.
[解] |PF1|+|PF2|=2a=20,又|F1F2|=2c=12.
由余弦定理知:(2c)2=|PF1|2+|PF2|2-2|PF1|·|PF2|·cos 60°,
即:144=(|PF1|+|PF2|)2-3|PF1|·|PF2|.
所以|PF1|·|PF2|=,
所以S△F1PF2=|PF1|·|PF2|·sin 60°=.
椭圆定义的应用技巧
(1)椭圆的定义具有双向作用,即若|MF1|+|MF2|=2a(2a>|F1F2|),则点M的轨迹是椭圆;反之,椭圆上任意一点M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必为2a.
(2)椭圆的定义能够对一些距离进行相互转化,简化解题过程.因此,解题过程中遇到涉及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问题时,应先考虑是否能够利用椭圆的定义求解.
拓展延伸: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
椭圆上一点P与椭圆的两个焦点F1,F2构成的△PF1F2,称为焦点三角形.解关于椭圆的焦点三角形的问题,通常要利用椭圆的定义,结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求解.
与椭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
【例3】 如图,圆C:(x+1)2+y2=25及点A(1,0),Q为圆上一点,AQ的垂直平分线交CQ于M,求点M的轨迹方程.
[解] 由垂直平分线性质可知|MQ|=|MA|,
|CM|+|MA|=|CM|+|MQ|=|CQ|.
∴|CM|+|MA|=5.
∴M点的轨迹为椭圆,其中2a=5,
焦点为C(-1,0),A(1,0),
∴a=,c=1,∴b2=a2-c2=-1=.
∴所求轨迹方程为:+=1.
求解与椭圆相关的轨迹问题的方法
2.已知两圆C1:(x-4)2+y2=169,C2:(x+4)2+y2=9,动圆在圆C1内部且和圆C1相内切,和圆C2相外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
[解] 如图所示,设动圆圆心为M(x,y),半径为r,
由题意动圆M内切于圆C1,
∴|MC1|=13-r.
圆M外切于圆C2,
∴|MC2|=3+r.
∴|MC1|+|MC2|=16>|C1C2|=8,
∴动圆圆心M的轨迹是以C1、C2为焦点的椭圆,
且2a=16,2c=8,
b2=a2-c2=64-16=48,
故所求轨迹方程为+=1.
(1)平面内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即|MF1|+|MF2|=2a.
(2)求椭圆的方程,可以利用定义求出参数a,b,c其中的两个量;也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构造三者之间的关系,但是要注意先确定焦点所在的位置,其主要步骤可归纳为“先定位,后定量”.
(3)当焦点位置不确定时,可设椭圆方程为mx2+ny2=1(m>0,n>0,m≠n),因为它包括焦点在x轴上(m<n)或焦点在y轴上(m>n)两类情况,所以可以避免分类讨论,从而达到了简化运算的目的.
1.椭圆+y2=1上一点P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2,则点P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
A.5 B.6
C.7 D.8
D [由椭圆定义知点P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是10-2=8.]
2.到两定点F1(-2,0)和F2(2,0)的距离之和为4的点的轨迹是( )
A.椭圆 B.线段
C.圆 D.以上都不对
B [|MF1|+|MF2|=|F1F2|=4,∴点M的轨迹为线段F1F2.]
3.椭圆+=1的焦距为 .
8 [由方程得a2=32,b2=16,∴c2=a2-b2=16.
∴c=4,2c=8.]
4.已知椭圆+=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点F1的直线l交椭圆于A、B两点,则△ABF2的周长是 .
16 [由椭圆定义知,|AF1|+|AF2|=|BF1|+|BF2|=2a=8,又△ABF2的周长等于|AB|+|AF2|+|BF2|=|AF1|+|BF1|+|AF2|+|BF2|=16.]
5.设F1,F2分别为椭圆C:+=1(a>b>0)的左、右两个焦点,若椭圆C上的点A到F1,F2两点的距离之和为4,求椭圆C的方程是 .
+=1 [|AF1|+|AF2|=2a=4得a=2,
∴原方程化为+=1,将A代入方程得b2=3,∴椭圆方程为+=1.]
高中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2.5 椭圆及其方程2.5.1 椭圆的标准方程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2.5 椭圆及其方程2.5.1 椭圆的标准方程导学案,共14页。
人教B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5.1 椭圆的标准方程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B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5.1 椭圆的标准方程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学习小结,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B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5.1 椭圆的标准方程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B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5.1 椭圆的标准方程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学习小结,精炼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