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七年级上册4.2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设计
展开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会应用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方法解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经历探索用去括号的方法解方程的过程,进一步熟悉方程的变形,弄清每步变形的依据.
3、初步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1 应用“去括号”等方法解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初步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学。
【教学难点】应用“去括号”等方法解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号, 。
括号前是“-”号, 。
2、将(3x+2)-2(2x-1)去括号正确的是( )
A 3x+2-2x+1 B 3x+2-4x+1
C 3x+2-4x-2 D 3x+2-4x+2
去括号易错点:①漏乘 ②符号
3、小明说:“我姐姐今年的年龄是我去年的年龄的2倍少6,”已知姐姐今年20岁,问小明今年几岁?
4、如何给代数式2(x-1)-6进行去括号?
5、如何解方程2(x-1)-6=20,学生展开讨论,寻求解法
二、概念探究
在上面问题中是如何去掉方程中的括号?依据是什么?
三、例题分析
例1、解方程 -3(x+1)=9
分析:方法一:1、先将方程左边去括号。
2、观察去括号后的方程,与上次课学习过的方程一样吗?
方法二:方程两边同除以-3,得到与上次课同类的方程。
解:略。
例2 解方程2(2x+1)=1-5(x-2)
解:略
四、展示交流
1、解下列方程:
(1) (2)
(3) (4)
2、某班在绿化校园的活动中共植树130棵,有5位学生每人种了2棵,其余学生每人种了3棵。这个班共有多少学生?
3、m=2x+1,n=x-1,且m-3n=0,求x的值以及m+n的值.
4、当x取何值时,代数式3(2-x) 和2(3+x)的值相等?
5、当y取何值时,2(3y+4)的值比5(2y-7)的值大3?
五、提炼总结
你认为括号的依据是什么?去括号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关键是去括号时”漏乘 和符号”的问题.即:
(1)注意解法的灵活性,不要过分强求学生按固定格式来解,可适当引导学生找出较好的解题方法和书写过程.
(2)学生去括号时错误之处:数字系数漏乘某一项;乘后各项符号的确定不准确.
(3)系数化为1时,注意不要和移项搞混,建议整数和小数系数可用除法,分数系数可改用乘法.
课堂练习
1、解下列方程
(1) (2)4y﹣3(20﹣y)=6y﹣7(9﹣y)
2、观察方程[(x-4)-6]=2x+1的特点,你有好的解法吗?写出你的解法.
3、小明今年6岁,他的爷爷62岁,几年后,小明的年龄是他爷爷年龄的。
4、编写一道应用题,使其适合一元一次方程4(x-6)+6×5=222,并请你给出解答.
5、有一张正方形纸片,第一次将它撕成4小片,第2次将其中的一小张又撕成4小片,以后每一次都将其中的一小张撕成4小片.那么:
(1)撕了5次后,一共有几张纸片?
(2)撕了n次后, 一共有几张纸片?
(3)能否撕成2007张纸片? 能否撕成2008张纸片?
【教学反思】
数学七年级上册4.2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4.2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数学运用,思维拓展,课堂巩固,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一元一次方程4.2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一元一次方程4.2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设计,共2页。
初中数学4.2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4.2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导探究,数学运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