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上期末冲刺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0-2021学年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上期末冲刺 精专题08 圆(一)(教师版)
展开
专题08 圆(一)—热点考题篇
一、单选题
1.(2020·上海大学附属学校九年级三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B.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C.经过半径的端点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D.到圆心的距离等于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答案】B
【解析】
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逐项分析即可.由切线的判定定理得: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得出只有答案B符合,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属于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
2.(2020·上海奉贤·九年级一模)在中,,,点分别在边上,且,,以为半径的和以为半径的的位置关系是( )
A.外离 B.外切 C.相交 D.内含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易证∆ADE~∆ABC,得:DE=8,结合两个圆的半径,即可得到答案.∵在中,,,,,如图:
∴∆ADE~∆ABC,
∴,即:DEBC=,
∵以为半径的和以为半径的的半径分别为6,2,
即:6+2=8,
∴以为半径的和以为半径的的位置关系是:外切,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求出两个圆的圆心的距离,是解题的关键.
3.(2019·上海闵行·中考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点(3,4)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一定
A.与x轴和y轴都相交 B.与x轴和y轴都相切
C.与x轴相交、与y轴相切 D.与x轴相切、与y轴相交.
【答案】D
【解析】
根据点的坐标得到圆心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3,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即可求出答案.圆心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3,
4=4,3<4,
∴圆与x轴相切,与y轴相交,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坐标与图形性质,正确写出与x,y轴的距离是解题的关键.
4.(2019·上海九年级期末)如果两圆的圆心距为2,其中一个圆的半径为3,另一个圆的半径,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不可能是( )
A.内含 B.内切 C.外离 D.相交
【答案】C
【解析】
利用两圆之和一定大于两圆的圆心距可判断这两个圆不可能外离.解:∵r>1,
∴2<3+r,
∴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不可能外离.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的圆心距为d、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R:①两圆外离⇔d>R+r;②两圆外切⇔d=R+r;③两圆相交⇔R−r<d<R+r(R≥r);④两圆内切⇔d=R−r(R>r);⑤两圆内含⇔d<R−r(R>r).
5.(2020·上海九年级二模)若一个正n边形(n为大于2的整数)的半径为r,则这个正n变形的边心距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由三角函数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进行求解即可.解:由题意可得如图:
假设AB为正n多边形的一条边,OC⊥AB,
,
OA=r,
;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及正多边形与圆,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及正多边形与圆是解题的关键.
6.(2020·上海普陀·九年级二模)如图,已知A、B、C、D四点都在⊙O上,OB⊥AC,BC=CD,在下列四个说法中,①=2;②AC=2CD;③OC⊥BD;④∠AOD=3∠BOC,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和垂径定理,可以得到AC=BD,,,然后即可判断各个小题中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OB⊥AC,BC=CD,
∴,,,,
∴=2,故①正确;
AC<AB+BC=BC+CD=2CD,故②错误;
OC⊥BD,故③正确;
∠AOD=3∠BOC,故④正确;
故选:C.
【点睛】
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解题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7.(2019·上海普陀·中考模拟)已知⊙和⊙,其中⊙为大圆,半径为3.如果两圆内切时圆心距等于2,那么两圆外切时圆心距等于( )
A.1 B.4 C.5 D.8
【答案】B
【解析】
只需根据两圆内切时,圆心距等于两圆半径之差求得两圆的半径;再根据两圆外切时,圆心距等于两圆半径之和求解.解:已知⊙为大圆,半径为3.如果两圆内切时圆心距等于2,
故⊙半径为1,
故两圆外切时圆心距等于3+1=4.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两圆的位置关系与数量之间的联系.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求出两个半径.
8.(2018·上海杨浦·)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如果第一个圆上的点都在第二个圆的外部,那么这两个圆外离
B.如果一个点即在第一个圆上,又在第二个圆上,那么这两个圆外切
C.如果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长,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圆相切
D.如果一条直线上的点都在一个圆的外部,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圆相离
【答案】D
【解析】
根据两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判断即可.A.如果第一个圆上的点都在第二个圆的外部,那么这两个圆外离或内含,A是假命题;
B.如果一个点即在第一个圆上,又在第二个圆上,那么这两个圆外切或内切或相交,B是假命题;
C.如果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长,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圆相切或相交,C是假命题;
D.如果一条直线上的点都在一个圆的外部,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圆相离,D是真命题;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圆的位置关系:设两圆半径分别为R、r,两圆圆心距为d,则当d>R+r时两圆外离;当d=R+r时两圆外切;当R-r<d<R+r(R≥r)时两圆相交;当d=R-r(R>r)时两圆内切;当0≤d<R-r(R>r)时两圆内含.
9.(2018·上海虹口·中考模拟)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CD的中点,联结BE,如果AB=6,BC=4,那么分别以AD、BE为直径的⊙M与⊙N的位置关系是( )
A.外离 B.外切 C.相交 D.内切
【答案】B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已知得出两圆的半径,进而得出两圆位置关系.
详解:如图所示:连接MN,
可得M是AD的中点,N是BE的中点,
则MN是梯形ABED的中位线,
则MN=(AB+DE)=4.5,
∵EC=3,BC=AD=4,
∴BE=5,
则⊙N的半径为2.5,
⊙M的半径为2,
则2+2.5=4.5.
故⊙M与⊙N的位置关系是:外切.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正确得出两圆心距离是解题关键.
10.(2018·上海金山·中考模拟)在Rt△ABC中,∠ACB=90°,AC=12,BC=9,D是AB的中点,G是△ABC的重心,如果以点D为圆心DG为半径的圆和以点C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相交,那么r的取值范围是( )
A.r<5 B.r>5 C.r<10 D.5<r<10
【答案】D
【解析】
延长CD交⊙D于点E,
∵∠ACB=90°,AC=12,BC=9,∴AB==15,
∵D是AB中点,∴CD=,
∵G是△ABC的重心,∴CG==5,DG=2.5,
∴CE=CD+DE=CD+DF=10,
∵⊙C与⊙D相交,⊙C的半径为r,
∴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重心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两圆相交等,根据知求出CG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11.(2018·上海普陀·九年级一模)如图,已知AB和CD是⊙O的两条等弦.OM⊥AB,ON⊥CD,垂足分别为点M、N,BA、DC的延长线交于点P,联结OP.下列四个说法中:
①;②OM=ON;③PA=PC;④∠BPO=∠DPO,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D
【解析】
如图连接OB、OD;
∵AB=CD,
∴=,故①正确
∵OM⊥AB,ON⊥CD,
∴AM=MB,CN=ND,
∴BM=DN,
∵OB=OD,
∴Rt△OMB≌Rt△OND,
∴OM=ON,故②正确,
∵OP=OP,
∴Rt△OPM≌Rt△OPN,
∴PM=PN,∠OPB=∠OPD,故④正确,
∵AM=CN,
∴PA=PC,故③正确,
故选D.
12.(2020·河北承德·九年级二模)如图,中,,,,将半径是1的沿三角形的内部边缘无滑动的滚动一周,回到起始的位置,则点所经过的路线长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构建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点计算即可得到结果;如图所示,
∵中,,,,
∴AC=5,
又∵的半径是1,
∴CQ=1,
∴,
在中,
,
∴,
∴点O经过的路线长为;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结合三角函数值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3.(2020·上海徐汇·九年级二模)已知正三角形ABC外接圆的半径长为R,那么的周长是________.(用含R的式子表示)
【答案】
【解析】
根据垂径定理以及相关角度求算边长,再算周长.
如图:作于
∵
∴
∴
∴
∴周长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接圆,掌握相关的角度转化是解题关键.
14.(2019·上海市嘉定区唐行九年制学校九年级二模)在Rt△ACB中,∠C=90°,AC=3,BC=3,以点A为圆心作圆A,要使B、C两点中的一点在圆A外,另一点在圆A内,那么圆A的半径长r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3<r<6
【解析】
熟记“设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内”即可求解,解:∵Rt△ACB中,∠C=90°,AC=3,BC=3,
∴AB=6,
如果以点A为圆心作圆,使点C在圆A内,则r>3,
点B在圆A外,则r<6,
因而圆A半径r的取值范围为3<r<6.
故答案为3<r<6;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设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内.
15.(2019·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九年级二模)已知两圆半径分别为3和7,圆心距为d,若两圆相离,则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答案】或
【解析】
两圆相离,可能外离,或者内含,分情况即可求出d的取值范围.解:两圆相离有两种情况:
内含时圆心距大于等于0,且小于半径之差,故;
外离时圆心距大于半径之和,故.
所以d的取值范围是或.
【点睛】
本题考查根据两圆的位置关系判断圆心距与半径之间的关系,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16.(2017·上海长宁·九年级二模)在△ABC中,已知BC=4cm,以边AC的中点P为圆心1cm为半径画⊙P,以边AB的中点Q为圆心x cm长为半径画⊙Q,如果⊙P与⊙Q相切,那么x=_____cm.
【答案】1或3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得到,①当⊙P与⊙Q相外切时,②当⊙P与⊙Q相内切时,列方程即可得出结论.∵BC=4cm,点P是AC的中点,点Q是AB的中点,
∴,
①当⊙P与⊙Q相外切时,PQ=1+x=2,
∴x=1cm,
②当⊙P与⊙Q相内切时,PQ=|x﹣1|=2,
∴x=3cm(负值舍去),
∴如果⊙P与⊙Q相切,那么x=1cm或3cm,
故答案为:1或3.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以及相切两圆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定理是解题关键.
17.(2020·上海九年级二模)我们把有一条边是另一条边的2倍的梯形叫做“倍边梯形”,在⊙O中,直径AB=2,PQ是弦,若四边形ABPQ是“倍边梯形”,那么PQ的长为_____.
【答案】1
【解析】
由梯形知AB∥PQ,据此可得AQ=BP,即四边形ABPQ是等腰梯形,再根据“倍边梯形”的定义分AB=2PQ和AB=2AQ两种情况求解可得.解:如图,
∵四边形ABPQ是梯形,
∴PQ∥AB,
∴AQ=PB,
∵四边形ABPQ是“倍边梯形”,且AB=2,
∴当AB=2PQ时,PQ=1;
当AB=2AQ=2时,AQ=PB=1,
∵OA=OQ=OP=OB=1,
∴△AOQ、△BOP均为等边三角形,
∴∠AOQ=∠BOP=60°,
则∠POQ=60°,
∵OQ=OP=1,
∴△POQ也是等边三角形,
∴PQ=1;
综上,PQ=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垂径定理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垂径定理、等腰梯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
18.(2019·上海九年级其他模拟)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和图形G,给出如下定义:在图形G上若存在两点M,N,使△PMN为正三角形,则称图形G为点P的T型线,点P为图形G的T型点,△PMN为图形G关于点P的T型三角形.如图,已知点A(0,-),B(3,0),以原点O为圆心的⊙O的半径为1. 在A,B两点中,⊙O的T型点是________.
【答案】点A
【解析】
利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由新定义易得⊙O的T型点(1)如图,
∵JK=2,OJ=OK,AO⊥JK,
∴AJ==2,同理可得:AK=2,
∴△AJK为正三角形,
同理可得△AMN为正三角形,
故点A为⊙O的T型点,
故填:点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圆与正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和图形G,给出的定义.
19.(2019·上海长宁·中考模拟)在Rt△ABC中,∠ABC=90°,AB=6,BC=8.分别以点A、C为圆心画圆,如果点B在⊙A上,⊙C与⊙A相交,且点A在⊙C外,那么⊙C的半径长r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4<r<10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AC,根据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求出⊙A的半径,再求出⊙C的半径即可.在Rt△ABC中,∠ABC=90°,AB=6,BC=8,由勾股定理得:AC==10,
∵点B在⊙A上,
∴⊙A的半径是6,
设⊙A交AC于D,则AD=6,CD=10-6=4,
∵点A在⊙C外,
∴⊙C的半径小于10,
即r的取值范围是4<r<10,
故答案为:4<r<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能求出两圆的半径是解此题的关键.
20.(2018·上海浦东新·中考模拟)如图,AB,AC分别为⊙O的内接正六边形,内接正方形的一边,BC是圆内接n边形的一边,则n等于_____.
【答案】12
【解析】
连接AO,BO,CO,如图所示:
∵AB、AC分别为⊙O的内接正六边形、内接正方形的一边,
∴∠AOB==60°,∠AOC==90°,
∴∠BOC=30°,
∴n==12,
故答案为12.
21.(2019·上海市上外民办劲松中学九年级二模)如图,若干全等正五边形排成环状.图中所示的是前3个五边形,要完成这一圆环还需_____个五边形.
【答案】7
【解析】
延长正五边形的相邻两边交于圆心,求得该圆心角的度数后,用360°除以该圆心角的度数即可得到正五边形的个数,减去3后即可得到本题答案.延长正五边形的相邻两边,交于圆心,
∵正五边形的外角等于360°÷5=72°,
∴延长正五边形的相邻两边围成的角的度数为:180°-72°-72°=36°,
∴360°÷36°=10,
∴排成圆环需要10个正五边形,
故 排成圆环还需 7个五边形.
故答案为7.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五边形与圆的有关运算,属于层次较低的题目,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构造圆心角.
22.(2019·四川九年级一模)如图,△ABC内接于⊙O.AB为⊙O的直径,BC=3,AB=5,D、E分别是边AB、BC上的两个动点(不与端点A、B、C重合),将△BDE沿DE折叠,点B的对应点B′恰好落在线段AC上(包含端点A、C),若△ADB′为等腰三角形,则AD的长为___.
【答案】或或.
【解析】
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C=90°,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C=4,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BD=B′D,BE=B′E,①当AB′=DB′时,设AB′=DB′=BD=x,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5-x=;;②当AD=DB′时,则AD=DB′=BD=AB=;③当AD=AB′时,如图2,过D作DH⊥AC于H,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得到结论.∵AB为⊙O的直径,
∴∠C=90°,
∵BC=3,AB=5,
∴AC=4,
∵将△BDE沿DE折叠,点B的对应点B′恰好落在线段AC上,
∴BD=B′D,BE=B′E,
若△ADB′为等腰三角形,
①当AB′=DB′时,设AB′=DB′=BD=x,
则AD=5-x,
如图1,过B′作B′F⊥AD于F,
则AF=DF=AD,
∵∠A=∠A,∠AFB′=∠C=90°,
∴△AFB′∽△ACB,
∴=,
∴=,
解得:x=,
∴AD=5-x=;
②当AD=DB′时,则AD=DB′=BD=AB=;
③当AD=AB′时,如图2,过D作DH⊥AC于H,
∴DH∥BC,
∴==,
设AD=5m,
∴DH=3m,AH=4m,
∴DB′=BD=5-5m,HB′=5m-4m=m,
∵=+,
∴=+,
∴m=,m=(不合题意舍去),
∴AD=,
故答案为:或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折叠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23.(2020·上海九年级二模)如图,在O中,半径长为1,弦,射线BO,射线CA交于点D,以点D为圆心,CD为半径的交BC延长线于点E.
(1)若,求与公共弦的长;
(2)当为等腰三角形时,求BC的长;
(3)设,,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答案】(1);(2);(3).
【解析】
(1)设CM是两圆的公共弦,CM交BD于N,交OA于K,BD交于G,连接OC、CG交OA于H,由题意易得,,进而可证,,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
(2)当是等腰三角形时,观察图形可知,只有,则有,设,则有,进而求出x,最后求解即可;
(3)作于N,根据题意可证,进而有,则可得,最后进行求解即可.解:(1)如图1中,设CM是两圆的公共弦,CM交BD于N,交OA于K,BD交于G,连接OC、CG交OA于H,
∵BG是直径,
∴,
∵,
∴,
∴,
∴,
∵,
∴,∵,
∴,
∵,,
∴,
∵,
∴,
∵,,
∴,
∴,
∴,
∴,
∴.
(2)如图2中,
当是等腰三角形时,观察图形可知,只有,
∴,
∵,
∴,设,
则有,
∴,
∴或(舍弃),
∴,
∵,
∴,
∴;
(3)如图3中,作于N,
∵,
∴,
∵,
∴,
∴,
∴,
∴,
∵,,
∴,
∴,
∴,
∴,
∵,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圆的综合运用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24.(2020·上海宝山·九年级二模)已知:如图,⊙O与⊙P相切于点,如果过点的直线交⊙O于点,交⊙P点,⊥于点,⊥于点.
(1)求的值:
(2)如果⊙O和⊙P的半径比为,求的值.
【答案】(1);(2)
【解析】
(1)由垂径定理可得AD=AB、AE=AC,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求得DE和BC并代入即可解答;
(2)连接OP、 OB、CP,然后说明一系列角相等,证明OB//PC,然后判定△BOA∽△CPA,最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1)∵OD⊥AB,PE⊥AC,
∴AD=AB, AE=AC,
∴;
(2)连接OP,OP必过切点A,连接OB、CP
∵OB=OA,PA=PC
∴∠OBA=∠OAB=∠PAC=∠PCA
∴OB//PC
∴△BOA∽△CP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垂径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2018·上海中考模拟)如图,CD为⊙O的直径,CD⊥AB,垂足为点F,AO⊥BC,垂足为点E,CE=2.
(1)求AB的长;
(2)求⊙O的半径.
【答案】(1)AB=4;(2)⊙O的半径是.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得,,结合可证.从而AF=CE,故可求得AB的长;
(2)由垂径定理得BE=CE,故BE=AB,从而∠A=30°,在直角三角形AFO中即可求出AO的值.
试题解析:(1)∵,
∴
在中
∴
∴
∵,
∴
∵是的直径,
∴
∴.
(2) ∵是的半径,,
∴,
∵,
∴.
∵,
∴.
又∵
∴
∴
即的半径是.
26.(2018·上海嘉定·中考模拟)如图,在Rt△ABC中,∠C=90°,AC=,BC=2,以点C为圆心,CA长为半径的⊙C与边AB交于点D,以点B为圆心,BD长为半径的⊙B与⊙C另一个交点为点E.
(1)求AD的长;
(2)求DE的长.
【答案】(1)2;(2)
【解析】试题分析:(1)过点作,垂足为点,得.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B=5,再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得到AH=1,从而得解;
(2)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即可求解.
试题解析:(1)过点作,垂足为点,
∵经过圆心,
∴ ,
在Rt△中,,,
∵, ,
∴ ,
∵ ,
∴ ,
∴ ,
(2)设与的交点为,
由题意,得, ,
∴,
∴∥,
∴ ,
∵,,
∴ ,
∴,
∴ ,
∴ .
27.(2019·上海江湾初级中学九年级三模)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BC,AC于点D,E,连结EB,交OD于点F.
(1)求证:OD⊥BE.
(2)若DE=,AB=6,求AE的长.
(3)若△CDE的面积是△OBF面积的,求线段BC与AC长度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4;(3)AC=BC.
【解析】
(1)连接AD.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证明;
(2)先证△CDE∽△CAB得,据此求得CE的长,依据AE=AC-CE=AB-CE可得答案;
(3)由BD=CD知S△CDE=S△BDE,证△OBF∽△ABE得,据此知S△ABE=4S△OBF,结合知S△ABE=6S△CDE,S△CAB=8S△CDE,由△CDE∽△CAB知,据此得出,结合BD=CD,AB=AC知,从而得出答案.(1)连接AD,
∵AB是直径,
∴∠AEB=∠ADB=90°,
∵AB=AC,
∴∠CAD=∠BAD,BD=CD,
∴,
∴OD⊥BE;
(2)∵∠AEB=90°,
∴∠BEC=90°,
∵BD=CD,
∴BC=2DE=2,
∵四边形ABDE内接于⊙O,
∴∠BAC+∠BDE=180°,
∵∠CDE+∠BDE=180°,
∴∠CDE=∠BAC,
∵∠C=∠C,
∴△CDE∽△CAB,
∴,即,
∴CE=2,
∴AE=AC-CE=AB-CE=4;
(3)∵BD=CD,
∴S△CDE=S△BDE,
∵BD=CD,AO=BO,
∴OD∥AC,
∵△OBF∽△ABE,
∴,
∴S△ABE=4S△OBF,
∵,
∴S△ABE=4S△OBF=6S△CDE,
∴S△CAB=S△CDE+S△BDE+S△ABE=8S△CDE,
∵△CDE∽△CAB,
∴,
∴,
∵BD=CD,AB=AC,
∴,即AC=BC.
【点睛】
本题是圆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等底共高三角形的面积关系的问题.
一、单选题
1.(2020·上海大学附属学校九年级三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B.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C.经过半径的端点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D.到圆心的距离等于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答案】B
【解析】
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逐项分析即可.由切线的判定定理得: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得出只有答案B符合,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属于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
2.(2020·上海奉贤·九年级一模)在中,,,点分别在边上,且,,以为半径的和以为半径的的位置关系是( )
A.外离 B.外切 C.相交 D.内含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易证∆ADE~∆ABC,得:DE=8,结合两个圆的半径,即可得到答案.∵在中,,,,,如图:
∴∆ADE~∆ABC,
∴,即:DEBC=,
∵以为半径的和以为半径的的半径分别为6,2,
即:6+2=8,
∴以为半径的和以为半径的的位置关系是:外切,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求出两个圆的圆心的距离,是解题的关键.
3.(2019·上海闵行·中考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点(3,4)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一定
A.与x轴和y轴都相交 B.与x轴和y轴都相切
C.与x轴相交、与y轴相切 D.与x轴相切、与y轴相交.
【答案】D
【解析】
根据点的坐标得到圆心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3,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即可求出答案.圆心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3,
4=4,3<4,
∴圆与x轴相切,与y轴相交,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坐标与图形性质,正确写出与x,y轴的距离是解题的关键.
4.(2019·上海九年级期末)如果两圆的圆心距为2,其中一个圆的半径为3,另一个圆的半径,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不可能是( )
A.内含 B.内切 C.外离 D.相交
【答案】C
【解析】
利用两圆之和一定大于两圆的圆心距可判断这两个圆不可能外离.解:∵r>1,
∴2<3+r,
∴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不可能外离.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的圆心距为d、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R:①两圆外离⇔d>R+r;②两圆外切⇔d=R+r;③两圆相交⇔R−r<d<R+r(R≥r);④两圆内切⇔d=R−r(R>r);⑤两圆内含⇔d<R−r(R>r).
5.(2020·上海九年级二模)若一个正n边形(n为大于2的整数)的半径为r,则这个正n变形的边心距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由三角函数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进行求解即可.解:由题意可得如图:
假设AB为正n多边形的一条边,OC⊥AB,
,
OA=r,
;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及正多边形与圆,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及正多边形与圆是解题的关键.
6.(2020·上海普陀·九年级二模)如图,已知A、B、C、D四点都在⊙O上,OB⊥AC,BC=CD,在下列四个说法中,①=2;②AC=2CD;③OC⊥BD;④∠AOD=3∠BOC,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和垂径定理,可以得到AC=BD,,,然后即可判断各个小题中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OB⊥AC,BC=CD,
∴,,,,
∴=2,故①正确;
AC<AB+BC=BC+CD=2CD,故②错误;
OC⊥BD,故③正确;
∠AOD=3∠BOC,故④正确;
故选:C.
【点睛】
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解题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7.(2019·上海普陀·中考模拟)已知⊙和⊙,其中⊙为大圆,半径为3.如果两圆内切时圆心距等于2,那么两圆外切时圆心距等于( )
A.1 B.4 C.5 D.8
【答案】B
【解析】
只需根据两圆内切时,圆心距等于两圆半径之差求得两圆的半径;再根据两圆外切时,圆心距等于两圆半径之和求解.解:已知⊙为大圆,半径为3.如果两圆内切时圆心距等于2,
故⊙半径为1,
故两圆外切时圆心距等于3+1=4.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两圆的位置关系与数量之间的联系.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求出两个半径.
8.(2018·上海杨浦·)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如果第一个圆上的点都在第二个圆的外部,那么这两个圆外离
B.如果一个点即在第一个圆上,又在第二个圆上,那么这两个圆外切
C.如果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长,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圆相切
D.如果一条直线上的点都在一个圆的外部,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圆相离
【答案】D
【解析】
根据两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判断即可.A.如果第一个圆上的点都在第二个圆的外部,那么这两个圆外离或内含,A是假命题;
B.如果一个点即在第一个圆上,又在第二个圆上,那么这两个圆外切或内切或相交,B是假命题;
C.如果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长,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圆相切或相交,C是假命题;
D.如果一条直线上的点都在一个圆的外部,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圆相离,D是真命题;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圆的位置关系:设两圆半径分别为R、r,两圆圆心距为d,则当d>R+r时两圆外离;当d=R+r时两圆外切;当R-r<d<R+r(R≥r)时两圆相交;当d=R-r(R>r)时两圆内切;当0≤d<R-r(R>r)时两圆内含.
9.(2018·上海虹口·中考模拟)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CD的中点,联结BE,如果AB=6,BC=4,那么分别以AD、BE为直径的⊙M与⊙N的位置关系是( )
A.外离 B.外切 C.相交 D.内切
【答案】B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已知得出两圆的半径,进而得出两圆位置关系.
详解:如图所示:连接MN,
可得M是AD的中点,N是BE的中点,
则MN是梯形ABED的中位线,
则MN=(AB+DE)=4.5,
∵EC=3,BC=AD=4,
∴BE=5,
则⊙N的半径为2.5,
⊙M的半径为2,
则2+2.5=4.5.
故⊙M与⊙N的位置关系是:外切.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正确得出两圆心距离是解题关键.
10.(2018·上海金山·中考模拟)在Rt△ABC中,∠ACB=90°,AC=12,BC=9,D是AB的中点,G是△ABC的重心,如果以点D为圆心DG为半径的圆和以点C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相交,那么r的取值范围是( )
A.r<5 B.r>5 C.r<10 D.5<r<10
【答案】D
【解析】
延长CD交⊙D于点E,
∵∠ACB=90°,AC=12,BC=9,∴AB==15,
∵D是AB中点,∴CD=,
∵G是△ABC的重心,∴CG==5,DG=2.5,
∴CE=CD+DE=CD+DF=10,
∵⊙C与⊙D相交,⊙C的半径为r,
∴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重心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两圆相交等,根据知求出CG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11.(2018·上海普陀·九年级一模)如图,已知AB和CD是⊙O的两条等弦.OM⊥AB,ON⊥CD,垂足分别为点M、N,BA、DC的延长线交于点P,联结OP.下列四个说法中:
①;②OM=ON;③PA=PC;④∠BPO=∠DPO,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D
【解析】
如图连接OB、OD;
∵AB=CD,
∴=,故①正确
∵OM⊥AB,ON⊥CD,
∴AM=MB,CN=ND,
∴BM=DN,
∵OB=OD,
∴Rt△OMB≌Rt△OND,
∴OM=ON,故②正确,
∵OP=OP,
∴Rt△OPM≌Rt△OPN,
∴PM=PN,∠OPB=∠OPD,故④正确,
∵AM=CN,
∴PA=PC,故③正确,
故选D.
12.(2020·河北承德·九年级二模)如图,中,,,,将半径是1的沿三角形的内部边缘无滑动的滚动一周,回到起始的位置,则点所经过的路线长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构建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点计算即可得到结果;如图所示,
∵中,,,,
∴AC=5,
又∵的半径是1,
∴CQ=1,
∴,
在中,
,
∴,
∴点O经过的路线长为;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结合三角函数值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3.(2020·上海徐汇·九年级二模)已知正三角形ABC外接圆的半径长为R,那么的周长是________.(用含R的式子表示)
【答案】
【解析】
根据垂径定理以及相关角度求算边长,再算周长.
如图:作于
∵
∴
∴
∴
∴周长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接圆,掌握相关的角度转化是解题关键.
14.(2019·上海市嘉定区唐行九年制学校九年级二模)在Rt△ACB中,∠C=90°,AC=3,BC=3,以点A为圆心作圆A,要使B、C两点中的一点在圆A外,另一点在圆A内,那么圆A的半径长r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3<r<6
【解析】
熟记“设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内”即可求解,解:∵Rt△ACB中,∠C=90°,AC=3,BC=3,
∴AB=6,
如果以点A为圆心作圆,使点C在圆A内,则r>3,
点B在圆A外,则r<6,
因而圆A半径r的取值范围为3<r<6.
故答案为3<r<6;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设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内.
15.(2019·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九年级二模)已知两圆半径分别为3和7,圆心距为d,若两圆相离,则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答案】或
【解析】
两圆相离,可能外离,或者内含,分情况即可求出d的取值范围.解:两圆相离有两种情况:
内含时圆心距大于等于0,且小于半径之差,故;
外离时圆心距大于半径之和,故.
所以d的取值范围是或.
【点睛】
本题考查根据两圆的位置关系判断圆心距与半径之间的关系,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16.(2017·上海长宁·九年级二模)在△ABC中,已知BC=4cm,以边AC的中点P为圆心1cm为半径画⊙P,以边AB的中点Q为圆心x cm长为半径画⊙Q,如果⊙P与⊙Q相切,那么x=_____cm.
【答案】1或3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得到,①当⊙P与⊙Q相外切时,②当⊙P与⊙Q相内切时,列方程即可得出结论.∵BC=4cm,点P是AC的中点,点Q是AB的中点,
∴,
①当⊙P与⊙Q相外切时,PQ=1+x=2,
∴x=1cm,
②当⊙P与⊙Q相内切时,PQ=|x﹣1|=2,
∴x=3cm(负值舍去),
∴如果⊙P与⊙Q相切,那么x=1cm或3cm,
故答案为:1或3.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以及相切两圆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定理是解题关键.
17.(2020·上海九年级二模)我们把有一条边是另一条边的2倍的梯形叫做“倍边梯形”,在⊙O中,直径AB=2,PQ是弦,若四边形ABPQ是“倍边梯形”,那么PQ的长为_____.
【答案】1
【解析】
由梯形知AB∥PQ,据此可得AQ=BP,即四边形ABPQ是等腰梯形,再根据“倍边梯形”的定义分AB=2PQ和AB=2AQ两种情况求解可得.解:如图,
∵四边形ABPQ是梯形,
∴PQ∥AB,
∴AQ=PB,
∵四边形ABPQ是“倍边梯形”,且AB=2,
∴当AB=2PQ时,PQ=1;
当AB=2AQ=2时,AQ=PB=1,
∵OA=OQ=OP=OB=1,
∴△AOQ、△BOP均为等边三角形,
∴∠AOQ=∠BOP=60°,
则∠POQ=60°,
∵OQ=OP=1,
∴△POQ也是等边三角形,
∴PQ=1;
综上,PQ=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垂径定理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垂径定理、等腰梯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
18.(2019·上海九年级其他模拟)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和图形G,给出如下定义:在图形G上若存在两点M,N,使△PMN为正三角形,则称图形G为点P的T型线,点P为图形G的T型点,△PMN为图形G关于点P的T型三角形.如图,已知点A(0,-),B(3,0),以原点O为圆心的⊙O的半径为1. 在A,B两点中,⊙O的T型点是________.
【答案】点A
【解析】
利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由新定义易得⊙O的T型点(1)如图,
∵JK=2,OJ=OK,AO⊥JK,
∴AJ==2,同理可得:AK=2,
∴△AJK为正三角形,
同理可得△AMN为正三角形,
故点A为⊙O的T型点,
故填:点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圆与正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和图形G,给出的定义.
19.(2019·上海长宁·中考模拟)在Rt△ABC中,∠ABC=90°,AB=6,BC=8.分别以点A、C为圆心画圆,如果点B在⊙A上,⊙C与⊙A相交,且点A在⊙C外,那么⊙C的半径长r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4<r<10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AC,根据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求出⊙A的半径,再求出⊙C的半径即可.在Rt△ABC中,∠ABC=90°,AB=6,BC=8,由勾股定理得:AC==10,
∵点B在⊙A上,
∴⊙A的半径是6,
设⊙A交AC于D,则AD=6,CD=10-6=4,
∵点A在⊙C外,
∴⊙C的半径小于10,
即r的取值范围是4<r<10,
故答案为:4<r<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能求出两圆的半径是解此题的关键.
20.(2018·上海浦东新·中考模拟)如图,AB,AC分别为⊙O的内接正六边形,内接正方形的一边,BC是圆内接n边形的一边,则n等于_____.
【答案】12
【解析】
连接AO,BO,CO,如图所示:
∵AB、AC分别为⊙O的内接正六边形、内接正方形的一边,
∴∠AOB==60°,∠AOC==90°,
∴∠BOC=30°,
∴n==12,
故答案为12.
21.(2019·上海市上外民办劲松中学九年级二模)如图,若干全等正五边形排成环状.图中所示的是前3个五边形,要完成这一圆环还需_____个五边形.
【答案】7
【解析】
延长正五边形的相邻两边交于圆心,求得该圆心角的度数后,用360°除以该圆心角的度数即可得到正五边形的个数,减去3后即可得到本题答案.延长正五边形的相邻两边,交于圆心,
∵正五边形的外角等于360°÷5=72°,
∴延长正五边形的相邻两边围成的角的度数为:180°-72°-72°=36°,
∴360°÷36°=10,
∴排成圆环需要10个正五边形,
故 排成圆环还需 7个五边形.
故答案为7.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五边形与圆的有关运算,属于层次较低的题目,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构造圆心角.
22.(2019·四川九年级一模)如图,△ABC内接于⊙O.AB为⊙O的直径,BC=3,AB=5,D、E分别是边AB、BC上的两个动点(不与端点A、B、C重合),将△BDE沿DE折叠,点B的对应点B′恰好落在线段AC上(包含端点A、C),若△ADB′为等腰三角形,则AD的长为___.
【答案】或或.
【解析】
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C=90°,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C=4,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BD=B′D,BE=B′E,①当AB′=DB′时,设AB′=DB′=BD=x,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5-x=;;②当AD=DB′时,则AD=DB′=BD=AB=;③当AD=AB′时,如图2,过D作DH⊥AC于H,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得到结论.∵AB为⊙O的直径,
∴∠C=90°,
∵BC=3,AB=5,
∴AC=4,
∵将△BDE沿DE折叠,点B的对应点B′恰好落在线段AC上,
∴BD=B′D,BE=B′E,
若△ADB′为等腰三角形,
①当AB′=DB′时,设AB′=DB′=BD=x,
则AD=5-x,
如图1,过B′作B′F⊥AD于F,
则AF=DF=AD,
∵∠A=∠A,∠AFB′=∠C=90°,
∴△AFB′∽△ACB,
∴=,
∴=,
解得:x=,
∴AD=5-x=;
②当AD=DB′时,则AD=DB′=BD=AB=;
③当AD=AB′时,如图2,过D作DH⊥AC于H,
∴DH∥BC,
∴==,
设AD=5m,
∴DH=3m,AH=4m,
∴DB′=BD=5-5m,HB′=5m-4m=m,
∵=+,
∴=+,
∴m=,m=(不合题意舍去),
∴AD=,
故答案为:或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折叠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23.(2020·上海九年级二模)如图,在O中,半径长为1,弦,射线BO,射线CA交于点D,以点D为圆心,CD为半径的交BC延长线于点E.
(1)若,求与公共弦的长;
(2)当为等腰三角形时,求BC的长;
(3)设,,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答案】(1);(2);(3).
【解析】
(1)设CM是两圆的公共弦,CM交BD于N,交OA于K,BD交于G,连接OC、CG交OA于H,由题意易得,,进而可证,,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
(2)当是等腰三角形时,观察图形可知,只有,则有,设,则有,进而求出x,最后求解即可;
(3)作于N,根据题意可证,进而有,则可得,最后进行求解即可.解:(1)如图1中,设CM是两圆的公共弦,CM交BD于N,交OA于K,BD交于G,连接OC、CG交OA于H,
∵BG是直径,
∴,
∵,
∴,
∴,
∴,
∵,
∴,∵,
∴,
∵,,
∴,
∵,
∴,
∵,,
∴,
∴,
∴,
∴,
∴.
(2)如图2中,
当是等腰三角形时,观察图形可知,只有,
∴,
∵,
∴,设,
则有,
∴,
∴或(舍弃),
∴,
∵,
∴,
∴;
(3)如图3中,作于N,
∵,
∴,
∵,
∴,
∴,
∴,
∴,
∵,,
∴,
∴,
∴,
∴,
∵,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圆的综合运用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24.(2020·上海宝山·九年级二模)已知:如图,⊙O与⊙P相切于点,如果过点的直线交⊙O于点,交⊙P点,⊥于点,⊥于点.
(1)求的值:
(2)如果⊙O和⊙P的半径比为,求的值.
【答案】(1);(2)
【解析】
(1)由垂径定理可得AD=AB、AE=AC,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求得DE和BC并代入即可解答;
(2)连接OP、 OB、CP,然后说明一系列角相等,证明OB//PC,然后判定△BOA∽△CPA,最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1)∵OD⊥AB,PE⊥AC,
∴AD=AB, AE=AC,
∴;
(2)连接OP,OP必过切点A,连接OB、CP
∵OB=OA,PA=PC
∴∠OBA=∠OAB=∠PAC=∠PCA
∴OB//PC
∴△BOA∽△CP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垂径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2018·上海中考模拟)如图,CD为⊙O的直径,CD⊥AB,垂足为点F,AO⊥BC,垂足为点E,CE=2.
(1)求AB的长;
(2)求⊙O的半径.
【答案】(1)AB=4;(2)⊙O的半径是.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得,,结合可证.从而AF=CE,故可求得AB的长;
(2)由垂径定理得BE=CE,故BE=AB,从而∠A=30°,在直角三角形AFO中即可求出AO的值.
试题解析:(1)∵,
∴
在中
∴
∴
∵,
∴
∵是的直径,
∴
∴.
(2) ∵是的半径,,
∴,
∵,
∴.
∵,
∴.
又∵
∴
∴
即的半径是.
26.(2018·上海嘉定·中考模拟)如图,在Rt△ABC中,∠C=90°,AC=,BC=2,以点C为圆心,CA长为半径的⊙C与边AB交于点D,以点B为圆心,BD长为半径的⊙B与⊙C另一个交点为点E.
(1)求AD的长;
(2)求DE的长.
【答案】(1)2;(2)
【解析】试题分析:(1)过点作,垂足为点,得.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B=5,再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得到AH=1,从而得解;
(2)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即可求解.
试题解析:(1)过点作,垂足为点,
∵经过圆心,
∴ ,
在Rt△中,,,
∵, ,
∴ ,
∵ ,
∴ ,
∴ ,
(2)设与的交点为,
由题意,得, ,
∴,
∴∥,
∴ ,
∵,,
∴ ,
∴,
∴ ,
∴ .
27.(2019·上海江湾初级中学九年级三模)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BC,AC于点D,E,连结EB,交OD于点F.
(1)求证:OD⊥BE.
(2)若DE=,AB=6,求AE的长.
(3)若△CDE的面积是△OBF面积的,求线段BC与AC长度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4;(3)AC=BC.
【解析】
(1)连接AD.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证明;
(2)先证△CDE∽△CAB得,据此求得CE的长,依据AE=AC-CE=AB-CE可得答案;
(3)由BD=CD知S△CDE=S△BDE,证△OBF∽△ABE得,据此知S△ABE=4S△OBF,结合知S△ABE=6S△CDE,S△CAB=8S△CDE,由△CDE∽△CAB知,据此得出,结合BD=CD,AB=AC知,从而得出答案.(1)连接AD,
∵AB是直径,
∴∠AEB=∠ADB=90°,
∵AB=AC,
∴∠CAD=∠BAD,BD=CD,
∴,
∴OD⊥BE;
(2)∵∠AEB=90°,
∴∠BEC=90°,
∵BD=CD,
∴BC=2DE=2,
∵四边形ABDE内接于⊙O,
∴∠BAC+∠BDE=180°,
∵∠CDE+∠BDE=180°,
∴∠CDE=∠BAC,
∵∠C=∠C,
∴△CDE∽△CAB,
∴,即,
∴CE=2,
∴AE=AC-CE=AB-CE=4;
(3)∵BD=CD,
∴S△CDE=S△BDE,
∵BD=CD,AO=BO,
∴OD∥AC,
∵△OBF∽△ABE,
∴,
∴S△ABE=4S△OBF,
∵,
∴S△ABE=4S△OBF=6S△CDE,
∴S△CAB=S△CDE+S△BDE+S△ABE=8S△CDE,
∵△CDE∽△CAB,
∴,
∴,
∵BD=CD,AB=AC,
∴,即AC=BC.
【点睛】
本题是圆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等底共高三角形的面积关系的问题.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