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测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796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测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796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测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7969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均是无色的、透明的
B.可溶性物质溶于水时一定会放出热量
C.石灰水的溶质是石灰
D.溶液的均一性是指同一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相同
2.小琪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蔗糖B.硝酸铵
C.氯化钠D.氢氧化钠
3.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
A.28℃时 10g 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 4g
B.60℃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 28℃时多
C.①②所得溶液一定都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D.③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5.氯化钠,可月于制造纯碱和烧碱及其他化工产品,食品工业和渔业用于盐腌,.还可用作调味料的原料和精制食盐.如表所示的是固体氯化钠在部分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下题:
如果将20∘C时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加入水 C.加入氯化钠固体 D.倒掉一半溶液
6.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水溶液,因为它的渗透压值和正常人的血浆、组织液都是大致一样的,所以可以用作补液以及其他医疗用途。已知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时的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将80℃时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冷却至20℃,有结晶现象
D.40℃时,100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36.6g
7.欲配制19.6%的稀硫酸,需98%的浓硫酸和水的质量比为( )。
A.1:6B. 1:5C.1:4D. 1:3
8.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 ℃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乙中含有少量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t3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丙>甲
D.t2 ℃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400 g水,得到10%的甲溶液
9.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里进行的原因是( )
A.反应物粒子容易接触碰撞,使反应进行得快 B.固体物质不能直接反应
C.设备简单 D.可以不进行加热
10.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是( )
A.在甲烷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通过产生水的现象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B.将足量的铜丝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以除去其中的O2
C.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
D.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热蒸发25g水,得到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
11.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A.AB.BC.CD.D
12.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t2℃
B.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仍然是饱和溶液
C.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X
D.若0℃时,Y的溶解度为20g,此温度下Y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6.7%
13.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制成溶液.下列有关的量不随水的质量改变而改变的是( )
A.溶液质量分数 B.溶液的pH
C.氢氧化钠的溶解度 D.最多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
14.下列叙述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人吃进食物后逐渐被消化 B.人的呼吸作用
C.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做饭 D.水在冰箱里结冰
15.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质量分数为14%的硫酸溶液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蓝色溶液屮加入W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干燥的固体混合物仍是W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W的取值范围是W≥8g B.加入氧化铜的质量是10g
C.最后得到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是19.7% D.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07g
二、填空题
16.结晶:溶液中的______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结晶的方法:
(1)__________,如从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得硝酸钾晶体。
(2)__________,如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17.华雪同学想制取“叶脉书签”,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 g.
(2)若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需要25%的氢氧化钠溶液 g;蒸馏水 g;配制时应选用 mL(选填“10”、“20”、“50”、“100”)的量筒量取蒸馏水.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在托盘天平的左右盘上垫滤纸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B、将准确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将配制好的NaOH溶液装入玻璃试剂瓶中,塞好橡胶塞并贴上标签
(4)在实验室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 (填“要”或“不要”)用到玻璃棒.
1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
(2)t2℃时,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3)t1℃时,A、B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甲、丙的饱和溶液,将烧杯中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在B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此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
(4)t1℃时,将25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计算:末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是______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精确到0.1%)。
19.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2)t2℃时,在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最简比为_______.
(3)t3℃时,100g水中溶解60g B刚好饱和,那么50g 水中溶解_______g C也刚好达饱和.
(4)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方法提纯A.
三、推断题
20.柠檬酸亚铁是重要的含铁试剂,兴趣小组制取柠檬酸亚铁溶液的实验流程如图:
(1)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操作1的名称为__________;
(3)反应3中会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_________;
(4)柠檬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C6H6O7,柠檬酸亚铁中铁元素和碳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5)若选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则用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g/cm3)配制该稀硫酸,需加水________g。
四、实验题
21.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海水中储量很丰富。回答问题:
(1)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 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 (如图1所示)。已知B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的溶液是___(填字母序号,下同),与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是___.
(2)图2为硒酸镉的溶解度曲线。t ℃时,将15g硒酸镉加入____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要进一步提高硒酸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
22.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 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上述操作过程示意图中的错误有_____ 处,还缺少一个操作步骤是_____。
(2)B操作中实际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 g.(说明:1g以下用游码)
(3)D操作应选用_____ 的量筒(从10mL、5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中水的凹液面的_____处保持水平。
(4)E操作的后果是_____,E操作的目的是_____。
(5)若B的操作是正确的。下列的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的是_____ (填序号)。
①C操作中有固体洒落 ②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③E操作中有少量溶液溅出 ④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6)实验结束后,要对玻璃仪器进行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_____。
五、计算题
23.已知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钠。某课外小组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测定。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1)所取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同学的实验。
(2)该同学所取的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3)计算该同学所取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4.为测定镁和硫酸镁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先称取混合物10g,放入一干净的烧杯中,然后取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100g,平均分五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l)上表中x=_______、y=_______.
(2)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g
所加硝酸钾的质量/g
所得溶液的质量/g
①
28
10
4
14
②
28
10
6
14
③
60
10
8
18
温度/∘C
0
10
20
30
40
氯化钠/g
35.7
35.8
36.0
36.3
36.6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6
37.3
38.4
选项
事 实
解释
A
水银温度计受热液柱升髙
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
B
食盐加入水中,水变咸了
NaCl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C
稀HCl、H2SO4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溶液中都含有H+
D
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不同
原子结构不同
甲
乙
丙
所取混合物的质量/g
4g
4g
5g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g
40g
40g
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g
0.44g
0.44g
0.44g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0.12
x
0.36
0.4
y
参考答案
1.D 2.D 3.B 4.D 5.C 6.D 7.C 8.C 9.A 10.D 11.C 12.B 13.C 14.D 15.D 16. 溶质 降温结晶 蒸发结晶
17.(1)5;(2)20;30;50;(3)C;(4)要
18.甲=丙<乙 升温或增加溶剂 有晶体析出 甲>丙 5 16.7%
19.C›B›A 1:2 30 降温结晶
20.Fe + H2SO4 = Fe SO4 + H2↑ 过滤 CO2 7 : 9 1290
21.A CD 50 降温并加入硒酸镉
22.3 装瓶贴标签 6.5 50mL 最低 易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损破,从而污染溶液 加快溶解 ①④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玻璃仪器已经洗干净
23.(1)乙 (2)1.06g (3)9.44%
24. 0.24 0.4 58.4% 26.95%
初中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