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与朱元思书》第1课时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11.2《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12《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13.1《唐诗五首》-《野望》课件PPT 课件 1 次下载
- 13.2《唐诗五首》-《黄鹤楼》课件PPT 课件 1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词语,背诵课文。(重点)2.把握文中景物的不同特点,领略不同的写景手法。(难点)3.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重点)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郦道元一起畅游三峡,领略了它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有无数神奇如画的风光让人心动神摇。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优美的山水诗。
谢征,作者的朋友,曾任中书舍人
“书”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文体,多记事陈情,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特征:与韵文相对,以记事为主,夹叙夹议,有时也写景寄情。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 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早年游历江浙,后退隐茅山。隐居期间,“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等。其文章内容丰富,条理分明,写景语言精练、清新明快。
PPT模板: PPT素材:背景: PPT图表: PPT下载: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社会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在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与友人交流。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描写了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陶弘景( ) 猿( )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 与其奇者( )遂( ) 未寝( ) 相与( ) 藻荇( ) 竹柏( )
2.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准语气。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语气:“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要读出惋惜感,读出自豪感。小结:陶弘景所在的南北朝时期,文人作品带有骈文特点,多用四字构成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朗读节奏多为二二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夕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他被封为康乐公。
人间仙境。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丛,四季皆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1)古今异义。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停止、休息)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衰败,萎靡)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
(3)词类活用。五色交辉(名词做动词,辉映)(4)文言句式。实是欲界之仙都(省略句,省略主语“这”)
(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全文围绕“美”字展开。
1. 分析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2)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高山、流水、白云、石壁、树林、竹林、雾气、猿、鸟、夕阳、鱼。
(3)这些景物是杂乱无章的吗?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
由仰视到俯视再到平视。由早到晚。
2. 根据文章内容,划分文章的层次。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第二部分:“高峰入云……沉鳞竞跃”,具体展现山川之美。第三部分:“实是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以赞美和感叹总括前文。
(1)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和水的明丽相互映衬。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2)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大自然的各种色彩相互配合,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同学们说一说,文中写了山川的哪些“美”?
(3)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栖树,游鱼跃水。(4)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青林翠竹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5)语言表达之美。如“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中“竞”字描写出鱼儿繁多而激动的场景,是鱼儿们获得自由的雀跃和欢喜。“沉鳞”表明鱼潜游之深,像充满弹力的箭钻出水面,跃入半空,让人觉得鱼儿活力四射。
(6)韵律美。本文的语言有骈体文的风格,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描绘了景色的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
为了说明这个“美”字,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这些景物是杂乱无章的吗?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将它们组织起来的?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
画面:猿鸟的鸣叫声穿透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试简要说明结尾一句的言外之意,并分析其在 结构上的作用。
言外之意:是要像谢灵运一样,陶情冶性于这美妙的山水之间,抒发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使叙事、写景、议论融为一体。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 本文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哪一句?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从这句话中,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发现山川的无尽乐趣,深感自豪,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有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有能够与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 作者为什么提到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大流派。
谢灵运钟情于山水,开创了山水诗派。谢灵运是六朝人最值得模仿的对象,是六朝文人心目中“雅好自然”的典范。作者陶弘景隐居茅山入梁,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辄就咨询,时称“山中宰相”。由此判断作者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表现了他归隐林泉的志趣。陶弘景于文中称引谢灵运,有追慕前贤之意,兼有自己也能得山水之妙的自矜意味。
小结:陶弘景在本文中表现的思想是多样的,一是表现了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赞美;二是与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及对圣贤的钦慕;三是归隐林泉的志趣。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山中宰相”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一文,欣赏了他眼中的美景,感受到了他寄托在美景中的情感。课后同学们继续诵读课文,背诵本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集体备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谢中书书,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简介,理清课文结构,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背诵课文,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答谢中书书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答谢中书书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体--书,第二节译文注释,文章字眼,动静结合,作者的感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答谢中书书,自主学习三欣赏美点,自主学习四把握写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课文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