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答谢中书书(学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109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1 答谢中书书(学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109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1 答谢中书书(学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109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学案及答案
展开11.1 答谢中书书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学习重难点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最初的早晨,白雾缭绕于山间;继而如絮如带,仿佛是仙女在此作画;紧接着似烟似缕,好似天堂美景……就在如纱一样的薄雾将要消失的时候,太阳冉冉升起,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仿佛是一场盛大的演唱会。傍晚来临,红日西沉,她是太过劳累,去休息了。落日的余晖,为群山抹上了淡淡的红晕,好象一个娇羞的姑娘。飞鸟归林,猿猴栖树,山色苍茫,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冲破了湖面的寂静,别具意趣。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作者简介
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
(二)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三、常考文言知识积累
1.古今异义
晓雾将歇 (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夕日欲颓 (古义:坠落。今义:精神萎靡)
2.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 (名词用作动词,辉映)
3.一词多义
(1)欲
夕日欲颓(将要)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
(2)自
自康乐以来(从)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四、导读理解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两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中,“共谈”者,指的是那些有高雅情趣的人。这两句不仅有领起下文的作用,而且反映了作者的一种思想观念——描写山水美景,既是人们的共同爱好,也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
2.“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明确: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
3.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好在哪里?
明确: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4.文中提到的“康乐”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用意?
明确:“康乐”指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思想感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作用:(1)内容上,是作者针对眼前的“山川之美”发出的感慨和展开的议论,突出了山水之景的奇绝,表达了作者期望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2)结构上,总结全文并呼应开头,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自我检测
1.课下未注释的重点词。
(1)古来共谈 共:________________
(2)高峰入云 入:________________
(3)四时俱备 俱:________________
(4)晓雾将歇 将:________________
(5)沉鳞竞跃 竞:________________
(6)实是欲界之仙都 实:________________
(7)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奇:________________
2.课下注释的重点词。
(1)五色交辉 交辉:_____________
(2)四时俱备 四时:_____________
(3)晓雾将歇 歇:_____________
(4)夕日欲颓 颓:_____________
(5)沉鳞竞跃 沉鳞:_____________
(6)实是欲界之仙都 欲界:_____________ 仙都:_____________
(7)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全文抓住哪一个字来写?文中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在描写上有哪些特点?
(2)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的例子有什么深意?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共同
(2)耸入
(3)皆,都
(4)将要
(5)争相,争着
(6)实在
(7)奇丽的景色
2.答案:(1)交相辉映
(2)四季
(3)消散
(4)坠落
(5)指水中潜游的鱼
(6)这里指人间 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7)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3.答案:(1)全文抓住“美”字来写。写了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这些景物的特点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2)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导学案,共10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新课,导学基础知识,导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黄鹤楼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黄鹤楼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新课,导学基础知识,导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