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美版课件ppt
展开第二章 神经调节
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学习目标
问题探讨
如果你的手指被植株上尖锐的刺扎了一下,你迅速把手缩了回来,然后感觉到了疼痛,紧接着你意识到手被扎了。
讨论:1.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分别涉及了神经系统哪些结构?2.你是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疼痛呢?这有什么适应意义呢?
手指被刺扎,皮肤中的感受器接受到了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到脊髓中枢,中枢的反应通过传出神经传导到上肢的肌肉,肌肉的协同收缩与舒张,使手缩回。同时,脊髓会将信号送到大脑皮层,产生疼痛的感觉并意识到手被扎。 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以及外周神经系统的共同参与。
缩手在前,可以使机体迅速避开有害刺激,避免机体受到伤害。之后产生感觉,有助于机体对刺激的利弊作出判断与识别,可以使机体更灵活、更有预见性地对环境变化作出应对,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如果你的手了火或尖锐上的感觉神这种刺激,到神经中枢出信息,你回。
不小心触碰到的东西,你手经末梢接受到神经将信息传,神经中枢发迅速地将手缩
问题探讨
第一部分
反射与反射弧
新课讲授
动物和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1)反射的概念
新课讲授
除了缩手反射,常见的反射还有 、 等。
眨眼反射
膝跳反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新课讲授
思考讨论
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仔细观察下列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示意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思考讨论
思考讨论
1.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2.缩手反射与膝跳反射的反射弧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3.结合生活经验,你还能举出说明脊髓在反射中的作用的其他实例吗?
不能,完成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传入与传出两种神经元。大多数情况还需要中间神经元的参与。
都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例如,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
新课讲授
反射弧的组成通常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的。
体检时医生敲击膝盖下方,如果你小腿正常抬起,不仅说明你下肢参与该反射的功能正常,也说明脊髓中相应的中枢是完好的。
(2)反射弧的组成
新课讲授
在反射活动中,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产生兴奋。
兴奋的概念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蛇精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新课讲授
(3)反射的大致过程
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神经中枢的兴奋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
刺激
基础检测
感受器
传入神经
效应器
传出神经
新课讲授
(4)反射发生的条件
①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②反射活动的进行除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外,还需要有适宜的刺激
(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调节)
基础检测
1.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3个神经元完成。( )
2.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
×
3.兴奋除了沿着反射弧传导,还能在脑与脊髓等中枢神经中传导( )
√
√
第二部分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新课讲授
以狗的唾液分泌与铃声关系为例,说明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新课讲授
给狗听铃声而不给它喂食物,狗不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与分泌唾液无关,属于无关刺激。
新课讲授
每次给狗喂食前先让狗听到铃声,然后再立即喂食。重复此方式若干次。
一段时间后,当铃声单独出现,狗也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已转化为食物(非条件刺激)的信号,称为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建立了
学习训练过程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1)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生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
在生活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非条件刺激(具体的事物)
条件刺激(某些事物的一些信号)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
永久、固定、反射不消退
暂时、可变、易消退(需强化)
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大大提高人和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缩手反射、眨眼反射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新课讲授
(2)条件反射的消退
①概念: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以至最终完全不出现,这就是条件反射的消退。
②分析: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神经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③结果: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在个体的生活中,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则几乎是无限的。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机体不能只依靠食到嘴边才产生进食动作,更不能只在身体遭受伤害时才启动防御反应。
新课讲授
(3)条件反射的意义
① 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刺激物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
②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新课讲授
(1)非条件反射是机体先天固有的反射,这些反射的通路生来就有,反射弧固定。条件反射是机体后天获得的,它是在个体的生活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它们的反射通路不是固定的,因此具有更大的易变性和适应性。
(2)条件反射一定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2)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多次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用非条件刺激加以强化,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将逐浙减弱,最后将完全不出现。一般是条件反射愈巩固,消退速度就愈慢;条件反射愈不巩固,就愈容易消退。
知识点睛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作出反应
思维导图
1.医学上常通过检查起跳反射的灵敏性来判断脊髓是否受伤。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膝跳反射属于条件反射B.完成反射活动可以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C.受试者膝跳反射正常,说明受试者的神经系统是完好的D.若膝盖下方的皮肤受损,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也能发生膝跳反射。
D
基础检测
轻松一刻
课程结束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a href="/sw/tb_c400386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授课课件ppt</a>,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研习1,反射与反射弧,研习2,网络构建,要语必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背景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问题探讨,反射与反射弧,反射弧的基本结构,思考•讨论,反射的大致过程,ABFGH,CDEIJK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pptx、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练习题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