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人脑的高级功能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2.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5人脑的高级功能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后作业题
展开假如你正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遇到电闪雷鸣的情景,你会有什么反应?其实人体对外界所作出的各种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调节的,那么神经系统是怎样进行调节的呢?
探究点一 反射与反射弧结构功能分析
【师问导学】
1.仔细观察下列反射的示意图,思考回答:
讨论
(1)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2)缩手反射与膝跳反射的反射弧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3)结合生活经验,你还能举出说明脊髓在反射中作用的其他实例吗?
2.足球运动员受伤后,队医在其腿部喷洒一些药物后就感觉不到疼痛,然后继续参加比赛.麻醉的可能是反射弧的哪些结构?(科学思维)
3.刺激反射弧的传出神经,效应器作出反应,该过程是否属于反射?说出你的理由。(科学思维)
【智涂笔记】
[误区警示]
1.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
效应器包括两种,一种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另一种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腺体。
2.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中枢
(1)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中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与脊髓,神经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中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区域。
(2)中枢神经系统中含有许多神经中枢,它们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同一生理功能可以由不同的神经中枢来调控,这些不同的神经中枢之间相互联系,共同调控。
【师说核心】
1.反射弧——反射的结构基础
(1)组成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如图所示)。
(2)区分反射弧的各部分结构特点与功能:
说明:神经节是指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在神经中枢外的周围部位集合而成的结节状结构。
2.判断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四种方法
3.反射弧受损部位的分析
在进行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分析的实验中,通过观察效应器的反应,可判定反射弧被破坏的部位(如表):
【检测反馈】
1.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反射弧完整,就能出现反射活动
B.反射与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C.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D.只要效应器有反应就发生了反射活动
2.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逃生反应的部分机制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警报声感受器X位于人体肌肉内
B.若传出神经受损,听不到警报声
C.逃生反应有多个神经中枢参与
D.若传出神经受损,不影响肌肉收缩
3.如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的反射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若①受到破坏,刺激③仍能引起反射活动
C.刺激③时,能引起结构⑤产生反应
D.④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4.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用1%硫酸溶液刺激左侧后肢趾部皮肤,左侧后肢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二:去除左侧后肢趾部皮肤,重复实验一,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三: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一,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一中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B.实验二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
C.若实验前不剪除脑将观察不到蛙的屈腿反射
D.该实验表明脊髓可以不依赖大脑,完成某些反射
探究点二 反射及其类型
【师问导学】
1.阅读教材P24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狗和铃声之间建立起了条件反射,如果多次给予铃声,却不给食物,狗一听到铃声,还会分泌唾液吗?(科学思维)
(2)上述事例说明了什么?
(3)条件反射建立之后需要怎样才能维持下去?
(4)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会怎样变化?
(5)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吗?分析原因。
2.某汽车司机长期不遵守交通规则并没有受处罚,可导致“红灯停,绿灯行”这一反射消退甚至丧失。若想让汽车司机改变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恶习,你觉得应该怎样做?
3.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示“红灯停”这一反射的过程。
4.“吃梅止渴”“望梅止渴”和“谈梅止渴”的反射类型一样吗?
【智涂笔记】
[误区警示]
反射≠反应≠感觉
(1)反射的发生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和一定条件的刺激,如用针刺脚趾引起的缩腿行为。
(2)反应是指生物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如用针刺坐骨神经引起的与坐骨神经相连的肌肉的收缩。
(3)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需要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参与,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可不参与,可不产生反应。
[方法技巧]
“三看法”判断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师说核心】
1.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比较
2.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
(1)条件反射的建立(以狗的唾液分泌与铃声关系为例)
(2)条件反射的消退
【检测反馈】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下列实例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当你阅读此题时,正冥思苦想
B.吃梅子时分泌唾液
C.看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很受启发
D.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2.下列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中,唾液腺属于效应器
B.刚进入寒冷环境时发生的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一种条件反射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某人抽血时看见针,因害怕被针刺而缩手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
3.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网络建构】
【主干落实】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3.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
4.反射弧通常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的。
5.在反射活动中,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产生兴奋。
6.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脑与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7.在个体的生活过程中,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则几乎是无限的。
8.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1.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向光性现象属于反射活动
B.膝跳反射有2个神经元参与
C.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
D.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2.如图为一个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当剪断神经元与骨骼肌的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神经元的胞体都位于脊髓内
B.若在d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b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
C.刺激a处,产生的信号传到c处就会形成痛觉
D.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骨骼肌出现收缩活动,则该活动是反射
3.某体操运动员在训练中不慎摔倒,造成脊髓横断,尽管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却丧失了运动功能。原因是( )
A.大脑无法发出运动指令
B.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C.大脑与下肢之间的联系被切断
D.脊髓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4.下列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吃山楂分泌唾液和看到山楂分泌唾液的反射类型相同
B.望梅止渴和膝跳反射这两个反射的神经中枢都在大脑皮层
C.军训时蚊子叮在手上感到很痒属于非条件反射
D.机场内的小鸟初遇稻草人时十分惊恐属于条件反射
5.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
B.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
C.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
D.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6.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乙两只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0.5%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
(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捣毁乙的脊髓,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第25页►【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1)×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这五部分不一定都是神经元,如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2)× 反射的发生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和一定条件的刺激,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才具有反射活动。
(3)√ 反射活动的出现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完整的反射弧,二是适当的刺激。
2.C 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兴奋能够传导到神经中枢,针刺左腿有感觉,传出神经受损,兴奋不能传导到效应器,左腿不能运动。
3.D 条件反射的形成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非条件反射的形成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二、拓展应用
1.(1)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
(2)不能 不能
(3)反射活动的出现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
(4)不能
2.提示:先选出固定排便的合适地点,然后把收集到的猫或狗的粪便放在选定的地面上,在一定时间(早上或晚上,喂食以后)把猫或狗领到堆放粪便的地点,停留一段时间,此时如果猫或狗能在该地点排便,给以爱抚表示或奖励。多次重复之后,猫或狗就会主动到固定地点排便。训练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原始堆放粪便的地方最好不要再次挪动;二是训练要有耐心、反复多次训练。
eq \x(温馨提示:请完成课后分层检测案4)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互动·探究·智涂
探究点一
【师问导学】
1.(1)提示:不能,至少需要两个。
(2)提示:缩手反射与膝跳反射的反射弧都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3)提示:蛙的搔扒反射有脊髓的参与,人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也都有脊髓参与。
2.提示:传入神经或者感受器。
3.提示:不属于。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该过程反射弧不完整,不属于反射。
【检测反馈】
1.解析:反射弧完整,还需有适宜的刺激才会出现反射活动,A错误;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而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它们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B错误;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C正确;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效应器有反应不一定是发生了反射活动,D错误。
答案:C
2.解析:
答案:C
3.解析:题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A错误;若①受到破坏,反射弧不完整,刺激③结构④(效应器)能产生反应,但不能称为反射,B错误;③是传出神经,刺激③不能引起结构⑤(感受器)发生反应,C错误;结构④(效应器)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D正确。
答案:D
4.解析:实验一中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宜刺激,能完成相应的反射活动,A正确;实验二中去除左侧后肢趾部皮肤,感受器被破坏,反射弧结构不完整,故不出现屈腿反射,B正确;屈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实验前不剪除脑也可以出现屈腿反射,C错误;实验三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一,蛙不出现屈腿反射,说明屈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结合实验一可说明脊髓可以不依赖大脑完成某些反射,D正确。
答案:C
探究点二
【师问导学】
1.(1)提示:条件反射需要强化,如果多次给予铃声却不给食物,狗一听到铃声,也不会分泌唾液。
(2)提示:上述事例说明,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3)提示: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
(4)提示: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以至最终完全不出现,这是条件反射的消退。
(5)提示:不是。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铃声的出现不再预示着食物的到来。因此,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2.提示:①对其进行说服教育,讲明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②进行必要的惩罚措施,比如罚款、扣驾驶证分数等。
3.提示:红灯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高级中枢→传出神经→停止行走。
4.提示:不一样。“吃梅止渴”是人和动物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是在人和动物出生以后的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谈梅止渴”是与人类语言有关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检测反馈】
1.解析:“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看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很受启发”“当你阅读此题时,正冥思苦想”,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吃梅子时分泌唾液是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非条件反射。
答案:B
2.解析:“望梅止渴”是由大脑皮层参与形成的一种复杂的条件反射,A错误;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B错误;金星四溅的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该过程并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抽血时看见针,因害怕被针刺而缩手是经过后天学习而形成的条件反射,该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
答案:D
3.解析: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A错误;食物引起味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B错误;条件反射的建立与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有关,C正确;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不完全相同,D错误。
答案:C
随堂·巩固·达标
1.解析: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不可能发生反射活动,A错误;膝跳反射需要2个神经元参与,B正确;产生感觉,要通过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过传入神经,到达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没感觉产生,可能是感受器或传入神经或感觉中枢出了问题,C错误;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D错误。
答案:B
2.解析:传出神经的胞体位于脊髓内。传入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外,A错误;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为a→b→c→d,因此在d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由于神经冲动只能沿反射弧单向传递,所以b处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B正确;痛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刺激a处产生的信号传到c处时,不会形成痛觉,只有当信号传到大脑皮层时才会形成痛觉,C错误;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可以使骨骼肌收缩,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D错误。
答案:B
3.解析:脊髓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尿反射等,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脊髓还具有传导功能,可以将信息从大脑传递到脊髓;脊髓横断的病人,大脑和脊髓的联系被切断了,尽管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运动功能却丧失了。
答案:C
4.解析:吃山楂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是出生后无需训练就有的,看到山楂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是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形成的,A错误;望梅止渴这个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而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B错误;军训时蚊子叮在手上感到很痒只是产生感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机场内的小鸟初遇稻草人时十分惊恐,这种反应属于条件反射,D正确。
答案:D
5.解析: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故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A正确;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B正确;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先兴奋,效应器后发生反应,C错误;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D正确。
答案:C
6.解析:(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后,存在于左后趾皮肤上的感受器缺失,则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会出现屈肌反射。(2)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说明屈肌反射的发生需要传入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完整。(3)脊髓是脊蛙低级反射的神经中枢,捣毁乙的脊髓,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不能出现屈肌反射。
答案:(1)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
(2)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
(3)不能 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
反射弧
结构
结构组成
功能
结构破坏对功
能的影响
感受器
感觉神经元突起末梢的特殊结构
将内、外刺激信息转变为神经兴奋
受刺激后既无感觉又无效应,大脑皮层可支配躯体运动
传入神经
感觉神经元
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
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元
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
受刺激后只有感觉无效应,大脑皮层无法支配躯体运动
效应器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对内外刺激作出相应的应答
组别
刺激部位及现象
结论
1
感受器,
效应器无反应
传入神经,
效应器有反应
感受器受损
2
传入神经,
效应器无反应
传出神经,
效应器有反应
传入神经或神经中枢受损
3
传出神经,
效应器无反应
效应器,
效应器有反应
传出神经或传出神经与效应器接头部位受损
4
效应器,效应嚣无反应
效应器受损
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概念
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射
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
刺激类型
具体的直接刺激引起的反应
信号(光、声音等)刺激引起的反应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
神经联系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固定,反射一般不消退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易消退,需强化适应
意义
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举例
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吸吮反射、排尿反射、吃东西时分泌唾液等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色变、听到铃声走进教室等
联系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应不断用非条件刺激强化才能维持下去,否则将不断减弱,甚至消失
原因
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
机理
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实质
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精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精品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docx、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福建省中学生生物学初赛 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中学生生物学初赛 答案,共1页。
2023年福建省中学生生物学初赛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中学生生物学初赛试题,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