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最新同步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不等关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不等关系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不等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用不等号表示简单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能用实际生活背景和数学背景解释简单不等式的意义;2.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初步体会不等式是刻画量与量之间关系的一种重要模型;3.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模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4.通过探索生活中的不等关系,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拓宽对事物的认知.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不等式表示简单的不等关系.难点:具体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等.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 创设情境【情境引入】 如图,用长度为 l 的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 25 ,那么绳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提示:能用含 l 的式子表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吗?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并用提示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引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 认真观察并思考,并举手回答 通过情境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环节二 探究新知【合作探究】教师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在学生充分思考后,用课件展示分析过程和成果.问题涉及“不大于”“不小于”,先让学生举例说明对这两个词的认识,教师再明确这两个词的含义及其符号表示.问题1: 如图,用长度为 l cm的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 25 ,那么绳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预设答案: 追问:“不大于”是什么意思?怎么用符号表示出来?预设答案:不大于25,即小于或等于25,即 ≤25.【归纳】“不大于”指的是“小于或等于”,通常用符号“≤”表示.例如: x 不大于10可以表示为 x ≤10(读作“ x 小于或等于10”).类似地,“不小于”指的是“大于或等于”,通常用符号“≥”表示(读作“大于或等于”).问题2: 如果用长度为 l cm 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要使圆的面积不小于 100 ,那么绳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预设答案:即 ≥100.问题3:当 l = 8 时,围成正方形或圆,哪个面积大? l = 12时呢?改变 l 的取值再试一试,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猜想?预设答案:当 l = 8 时,正方形的面积为 (),圆的面积为 (),4 < ,此时圆的面积大.当 l = 12 时,正方形的面积为 (),圆的面积为 (),9 < ,此时还是圆的面积大.改变 l 的值,如:l = 16,此时正方形的面积为 (),圆的面积为 (),16< ,仍能得到相同的结论.猜想: 用长度均为 l cm 的两根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无论 l 取何值,圆的面积总大于正方形的面积,即 >. 【做一做】教师活动:教师出示问题,让学生进行回忆并动手推导,在学生充分交流得出结论后,用课件展示计算过程并进行归纳. 1. 铁路部门对旅客随身携带的行李有如下规定:每件行李的长、宽、高三边之和不得超过160 cm. 设行李的长、宽、高分别为 a cm,b cm,c cm,请你列出行李的长、宽、高满足的关系式.预设答案:长+宽+高 不超过(不大于,即小于或等于)a+b+c ≤ 160 2. 通过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以估计出它的树龄.通常规定以树干离地面 1.5 cm 的地方为测量部位. 某棵树栽种时的树围为 6 cm,以后10年内每年增加约 3 cm,设经过 x 年后这棵树的树围超过 30 cm,请你列出 x 满足的关系式. 预设答案:初始树围 增长速度3cm/年 超过(大于)30 cm6 + 3x >30 【议一议】观察由上述问题得到的关系式: >,a+b+c≤160,6+3x>30,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答案:都由不等号连接.【归纳】一般地,用不等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注:需要说明的是,用“≠”连接的式子也是不等式.常用的不等符号 认真思考,积极作答 根据提示分析“不大于”的含义,并跟随教师对“不大于”和“不小于”进行归纳总结 在问题1的经验下,对问题2进行独立分析,并用不等号将结果表示出来 分组计算并比较,交流结果,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猜想 分析问题,列出关系式,试着说明理由 仔细观察,寻找联系,得出结论 通过探究问题直接建立不等关系,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的不等关系,锻炼学生分析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能力,更好地感受模型思想. 体会同类量之间最常见的是比大小问题,并发展学生的归纳猜想能力,在解决这一串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不等式与方程、函数一样,也是刻画事物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并初步感知最优化思想. 进一步让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建立不等式的过程,为后面得出不等式的概念积累素材. 让学生抽象概括不等式的概念.可与等式进行类比,培养学生的类比思想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归纳帮助学生进行整理,并引出不等式的概念. 环节三应用新知【典型例题】【例】用适当的不等号表示下列关系 :(1) a是正数;(2) x的2倍与3的和小于4;(3) x的一半与6的和大于x的4倍;(4) x的3倍不大于x与3的差.分析:关键是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大于(小于)、不超过(不低于)、是正数(负数)”“至少”、“最多”等,正确选择不等号.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小组比拼,竞答竞速,交流思路.解:(1) a>0;(2) 2x + 3 < 4;(3) + 6 > 4x;(4) 3x ≤ x 3. 认真思考,抢答思路,跟随教师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题训练,示范分析解答,进一步提高新知识的掌握. 环节四巩固新知【随堂练习】 1. 用适当的不等号表示下列关系: (1) a 是非负数; (2) 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a比斜边c短; (3) x 与17的和比它的5倍小; (4) 两数的平方和不小于这两数积的2倍.解:(1) a≥0; (2) a < c; (3) x + 17 < 5x; (4) ≥2ab. 结论:列不等式是常见的不等关系 明显的不等关系: 如,大于、超过、比…大(>);小于、不足、比…小(<);不大于、不超过、至多(≤);不小于、不低于、至少(≥);不等于(≠); 隐含的不等关系: 如,正数(>0);负数(<0);非负数(≥0);非正数(≤0). 小组内PK,完成练习,看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小组比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荣誉感,活跃课堂气氛. 2. 用甲、乙两种原料配制成某种饮料,已知这两种原料的维生素C含量及购买这两种原料的价格如下表:现配制这种饮料10千克,要求至少含有4200单位的维生素C,试写出所需甲种原料的质量 x(千克)应满足的不等式.解:600x + 100(10 x) ≥ 4200 环节五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通过小结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归纳、巩固所学知识.环节六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2.1第2,3,4题 课后完成练习通过课后作业,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认识分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下册1 因式分解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图形的平移第3课时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