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6课 陶罐和铁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同步课文类文阅读理解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6课  陶罐和铁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同步课文类文阅读理解 试卷01
    第6课  陶罐和铁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同步课文类文阅读理解 试卷02
    第6课  陶罐和铁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同步课文类文阅读理解 试卷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6 陶罐和铁罐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6 陶罐和铁罐课时作业,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阅读,类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陶罐和铁罐》类文阅读

    一、课内阅读

    (一)阅读课文片段和短文,完成练习。

    陶罐和铁罐(节选)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    )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    )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    )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    )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作者:黄瑞云)

     

    1.在选文的“□”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选出描写神态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并完成练习。

    谦虚   轻蔑   傲慢   恼怒

    从这些词语中,我体会到了铁罐的            ,陶罐的            

    3.请你联系上下文,把第4自然段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4.下列关于选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运用了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的发展。

    B.“不敢,铁罐兄弟。”这是陶罐谦虚的说法,其实陶罐是敢碰铁罐的。

    C.“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读这句话时,语调应该上扬,表现出铁罐的傲慢。

    5.“陶罐不再理会铁罐”,结合陶罐的性格特点,想一想它会在心里对铁罐说什么。

     

     

     

    【答案】

    1.“ !” ,“ ! , , , , 。” 

    2.傲慢 谦虚 轻蔑 恼怒

    傲慢无礼 谦虚宽容    

    3.时间长了,你还会生锈呢! 可我永远不会生锈。    

    4.B    

    5.铁罐兄弟啊,我们各有长处和短处,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呢?希望你能平静下来,等你心情好了,我们做好朋友。

    【分析】

    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从“铁罐恼怒了”可知“住嘴”应该用双引号和感叹号加强语气,“相提并论”后面是正常的断句,用逗号。后面整个句子也是铁罐说的话,所以整个句子需要用双引号,“吧”是一个语气词,用感叹号,其他地方表示正常的断句,用逗号,结尾处用句号,代表一个句子的完结。

    所以答案为:“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学生首先要知道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句子进行分析。

    谦虚:不自满,肯接受意见、批评。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傲慢:意思是看不起人,对人怠慢没有礼貌。

    恼怒:生气;发怒。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铁罐的傲慢,瞧不起别人。陶罐的谦虚宽容。

    3.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从“再说”我们可以知道接下来陶罐要说的话是自己的优点。如:时间长了,你还会生锈呢! 可我永远不会生锈,而且我比你要好看。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结合第四自然段“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可知,“不敢,铁罐兄弟。”这是陶罐谦虚的说法,并不是陶罐是敢碰铁罐的。

    5.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

    通读全文,我们知道铁罐的傲慢,瞧不起别人。陶罐的谦虚宽容,学生组织好语言进行表达即可。

    如:铁罐兄弟啊,我们各有长处和短处,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呢?希望你能平静下来,等你心情好了,我们做好朋友。

     

    (二)阅读与理解。

    陶罐和铁罐(节选)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儒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    )盛东西的,并(    )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6.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7.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傲慢(      )        谦虚(      )        懦弱(      )        恼怒(      )

    8.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理解,在括号里画“√”。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儒弱。”

    (1)这句话说明陶罐认为碰撞不等于坚硬,和睦相处不等于懦弱。(    

    (2)这句话说明陶罐为自己的懦弱辩解。(    

    9.画线句子中的“相提并论”指(    

    A.相处平安,不吵架。 B.把陶罐和铁罐放在一起比较。

    10.选择:朗读陶罐的话要(      );朗读铁罐的话要(      )

    A.语气自然平稳,读出平和讲理的语调。

    B.语调紧凑高昂,声高气粗。

    C.读出高傲的气势,要与对方争吵到底的语气。

    11.联系全文想一想:当铁罐埋在泥土里,身体逐渐生锈、烂掉即将化为泥土时,他是怎么想的?它又会对陶罐说些什么呢?

     

     

     

    【答案】

    6.是  不是    

    7.骄傲     虚心     胆小     愤怒    

    8.(1)√    

    9.B    

    10.A     C    

    11.铁罐想起陶罐的话,心里惭愧极了,对陶罐说:“对不起,当初我不应该嘲笑你,不应该奚落你,让你难堪。我应该和你和睦相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看到你的长处。”

    【分析】

    6.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通过分析句子含义,可以知道填入“是……不是……”。

    7.本题考查了写近义词的能力。

    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主要是掌握找近义词的方法。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

    “傲慢”意思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近义词“高傲”。

    “谦虚”意思为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近义词“虚心”。

    “懦弱”意思软弱无能;柔弱。近义词“软弱”。

    ”恼怒“意思生气,愤怒。惹怒。近义词“愤怒”。

    8.本题考查了句子的理解。

    做此题可结合上下文中的句子:“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和“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这两句陶罐的话,可以体会到陶罐的意思是“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应和睦相处”,即“陶罐认为碰撞不等于坚强,和睦相处不等于懦弱。”

    9.本题考查了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能力。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在本文中指把陶罐和铁罐放在一起比较。选B。

    10.本题考查朗读句子。

    仔细读文,由文中提示语“陶罐谦虚地回答”知道朗读陶罐的话要语气自然平稳,读出平和讲理之感。所以选A。

    由文中提示语“铁罐傲慢地问、铁罐恼怒了”可知朗读铁罐的话要读出高傲的气势和与对方争吵到底的感觉。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即可。根据短文内容可以知道,铁罐对陶罐道歉,意思对即可。

     

     

    二、类文阅读

    (一)阅读理解。

    蚊子和狮子

    一只蚊子飞向狮子,对狮子说:“你一定以为,你比我强大,不过这种看法是错的。我亲爱的!我要是攻击你,你全身的力量都使出来又能把我怎么样呢?你用利爪抓我是白费力气,我会向你证实我所说的话的。来,咱们斗斗看!”

    小小的昆虫嗡嗡地发出了战斗的声音,向狮子冲去,向他最敏锐的部位——鼻子咬去。一而再,再而三进行攻击。

    狮子用兽掌拍打蚊子,起初很气恼,随后怒不可遏。不过他抓破的只是自己的面部,对灵巧的蚊子却奈何不得。最后狮子浑身血迹,筋疲力尽,只得放弃这场力量悬殊的战斗。

    蚊子嗡嗡地高奏凯歌,胜利飞去。她已忘乎所以,得意扬扬,飞呀飞,竟飞进了蜘蛛的网中,蜘蛛爬近她,准备将她吃掉。

    “我战胜了狮子,这兽中之王,”蚊子在死前想,“而今却死在一只小小的蜘蛛手中,天理何在?”

     

    12.这则寓言写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动物。

    13.在写法上,本文通篇都采用的是(   )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14.“你一定以为,你比我强大,不过这种看法是错的。”这句话形象地刻画了蚊子的                                                                                                        

     

    15.文中两次描写“嗡嗡嗡地”,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A.两次描写的作用都是一样的,表现了蚊子敢于向狮子进攻的无畏气概。

    B.两次描写的作用不同,第一次表现蚊子的无畏和勇敢,第二次表现蚊子洋洋自得,骄傲自大。

    C.两次描写的作用相同,表现蚊子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的心态。

    16.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纸上谈兵 B.自食其果 C.夜郎自大 D.骄兵必败

    17.蚊子和狮子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结局如何?

     

     

     

    18.蚊子和蜘蛛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结局如何?

     

     

     

    19.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

    12.蚊子     狮子     蜘蛛    

    13.B    

    14.骄傲自大    

    15.B    16.D    

    17.蚊子和狮子打斗,最终战胜了狮子。    

    18.蚊子过于得意,落在了蜘蛛网上,被蜘蛛吃了。    

    19.这则寓音告诉我们:以已之长攻敌之短虽然可以取胜,但取得胜利后不能骄傲自满,要谨慎从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折。

    【解析】

    12.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从原文中可以得出答案,这则寓言写了蚊子、狮子和蜘蛛。

    13.本题考查的是文章的修辞手法,仔细分析全文的内容,分析可以得出,整篇文章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

    14.本题考查的是对划线句的分析和理解,仔细分析这句话可以得出形象地刻画了蚊子的骄傲自大。

    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中划线句的分析和理解,文中两次描写“嗡嗡嗡地”,对其正确的理解是两次描写的作用不同,第一次表现蚊子的无畏和勇敢,第二次表现蚊子洋洋自得,骄傲自大。

    1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分析得出,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最恰当的是骄兵必败。

    17.本题考查的是主观性题目,结合故事的发展经过,续写故事的结局,续写故事要合情合理,符合文章的内容即可。

    18.本题考查的是主观性题目,结合故事的发展经过,续写故事的结局,续写故事要合情合理,符合文章的内容即可。

    19.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主旨和道理的分析,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二)课外阅读拓展。

    苍蝇与蜜蜂

    苍蝇原本是无翅无腿的蛆虫,听到人们赞扬蜜蜂,他又是妒忌,又是眼红,于是便脱去白色的紧身衣,模仿着蜜蜂的模样,把自己从头到脚打扮了一番。但是,人们照样讨厌他,见了就挥舞蝇拍,撵得他东躲西藏,差点丢了小命。

    苍蝇跌跌撞撞地逃到池塘里,停在一朵荷花上,苦闷地向青蛙诉说道:“青蛙博士,有件事我真想不通,想请您评评理。”青蛙眨眨大眼睛,警惕地说:“有什么事,你就说吧!” 苍蝇愤愤不平地说:“你瞧我,有哪点儿不如蜜蜂?她有一对翅膀,我也有一对翅膀;她有六条腿,我有腿六条;她会嗡嗡唱歌,我会嗡嗡歌唱;她会在天上画圈圈儿,我也能在天上画圈圈儿,①凭什么她高我一等?一碗水端得太不平了。[    ]”

    青蛙沉吟地“嗯”了一声,挪挪身子说:“你还有什么想法,都讲出来吧!”苍蝇撅着屁股,伸出两条后腿把亮晶晶的翅膀理了理,嘟嘟哝哝地说:“要认真比一比,蜜蜂好多地方还不如我呢!②你看她那身衣裳,一道道黄杠杠黑条条,俗气死了;[    ]③瞧我,一身金衣,闪闪发光,多时髦,多漂亮![    ]再看看她那顶帽子,黄不黄,黑不黑,灰不溜秋的,哪有我这顶红绒帽引人注目?可人们偏偏把她当成宝贝,又是给她造房子,又是给她找鲜花,还带着她乘火车、轮船到处旅游;见了我,又吹胡子又瞪眼睛,恨不得把我和同族斩尽杀绝。您说这公平不公平?”

    青蛙“呱呱”一叫:“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美丽的外表,而在于他对社会的奉献。④蜜蜂虽然没有你那么时髦,但人家辛辛苦苦地工作,为鲜花做媒,为人类酿蜜[    ];而你呢,外表虽然很漂亮,内里却肮脏透顶,整日里追腐逐臭,飞到哪儿,就把病菌带到哪儿。⑤瞧,刚才你又在荷花上拉了一堆屎呢!你这害人的东西![    ]”青蛙说着说着来了气,纵身,结果了苍蝇的小命。(选自《克雷洛夫寓言》)

     

    20.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斩尽杀绝:                                                                                                        

    (2)结果:                                                                                                        

    21.仿写。

    东躲西藏

    东(  )西(  )            东(  )西(  )

    东(  )西(  )            东(  )西(  )

    22.读文中画“     ”的句子,体会这些语言表达了说话者怎样的情感,请标在文中的“[  ]”中。

    23.请概括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4.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答案】

    20.这里指全部杀掉。     这里指杀死。    

    21.拼 凑 倒 歪

    张 望 奔 走    

    22.①妒忌 ②鄙视 ③骄傲 ④赞美 ⑤厌恶    

    23.苍蝇拿自己跟蜜蜂比,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找青蛙评理。青蛙结果了苍蝇的小命。    

    24.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美丽的外表,而在于他对社会的奉献。

    【解析】

    20.本题考查的是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含义,注意分析上下文的语句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注意要写出词语的表面含义,以及在文章中的含义或者深层含义。

    21.本题考查的词语的仿写,要注意词语的特点以及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写出符合要求的词语,对空缺部分进行填空即可。

    22.本题考查的是对划线句情感的分析,结合划线句的主要内容以及上下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划线句的感情。例如第一句划线句表达了说话者的妒忌,第二句表达了鄙视,第三句表达了骄傲,第四句表达了厌恶。

    2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分析概括得出,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苍蝇拿自己跟蜜蜂比,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找青蛙评理。青蛙结果了苍蝇的小命。

    24.本题考查的是这篇语言告诉我们的道理,结合原文的内容可以概括得出,就在文章中“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美丽的外表,而在于他对社会的奉献。”

     

    (三)阅读寓言故事,完成练习。

    狮子与老鼠

    有一天,一头大狮子在太阳下睡觉。一只小老鼠经过时碰到了它的爪子,把它惊醒了。大狮子正准备张嘴吃它,小老鼠哭道:“哦,别吃我,请让我走吧,先生!也许有一天我会报答你的。”

    狮子在心里冷笑,小小的老鼠怎么可能帮自己呢?但它是一头好心肠的狮子,就把老鼠放走了。

    不久以后,狮子被一张网网住了。它使出全身力气使劲挣扎,但网太结实了,它没有挣脱出来。它大声吼叫,小老鼠听到了它的吼声,就跑了过去。

    “别动,亲爱的狮子,我来帮你。我会把绳子咬断的。”

    老鼠用它尖利的小牙齿把网咬了一个洞,狮子从网里挣脱了出来。

    “上次你还耻笑我呢!”老鼠说,“你觉得我太小了,没法为你做什么事。但你看,一只可怜的小老鼠也一样救了你的性命。”

     

    25.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     )的老鼠    (     )的牙齿   (     )挣扎

    26.第二自然段对狮子进行了________的描写,“小小的老鼠怎么可能帮自己呢”的意思是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狮子对小老鼠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的。

    27.狮子为什么要吃老鼠?为什么又放了老鼠?(  )

    A.老鼠惊醒了睡觉的狮子;老鼠太小了,狮子不想吃。

    B.老鼠惊醒了睡觉的狮子;狮子心肠好。

    C.狮子捉住了老鼠;老鼠肉太难吃,狮子不想吃。

    28.对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好人有好报。

    B.狮子不应该吃老鼠。

    C.不要轻视任何人,强者有时候也需要弱者的帮助。

    【答案】

    25.小小     尖利     使劲    

    26.心理     小小的老鼠不可能帮到自己     耻笑和轻视    

    27.B    

    28.B

    【解析】

    25.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在书写过程中注意避免错别字的出现,正确书写。在日常生活中对成语的积累,需要多阅读多学习。

    26.这道题考查学生提取文章信息的提取的能力。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所以第一空应该填“心理”。第二空考查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第三空结合文段内容可知应该是“轻蔑”。

    27.这道题考查学生提取文章信息的提取的能力。结合文章主要内容可知应该选B答案。

    28.这道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在文章中,狮子本来就没有吃老鼠,所以第二个答案不成立。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一只小井蛙对来井边饮水的画眉鸟说:“朋友们都笑我坐井观天,见识短浅,这太不公平了!这回我立下雄心壮志,订好学习计划,两年内我要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大概是由于过分    (感动 激动)吧,小井蛙的肚皮    (的 地 得)一鼓一鼓的,看样子真要发奋干一番事业呢!

    画眉鸟说:“小井娃,订了计划得努力行动哟。两年后我来听你的消息。”

    小井蛙爱不释手地看着自己的美好计划,越看心里越美,他兴冲冲地借来了几本厚厚的书籍。心想这一来当上学者就更有把握啦!

    第二天,小井蛙拿出一本书翻开看了几行。哟!看书还挺吃力的呢!他想,先好好休息几天,等精力充沛了,    (在 再)来啃这些厚本本也不迟。

    一个星期后 当他第二次拿起书的时候 忽然想起 蝌蚪们不是约我今天去游戏吗 去不去呢 小井蛙又想 两年的时间还长呢 先去玩 明天再看书吧

    回到家里,他正准备看书,抬头一望,    (园 圆圆)的月亮正挂在井台的上空,好几颗星星还冲他眨眼呢!小井蛙的心又动了:这时候,赏月开开心,那才是傻瓜呢!明天再看书吧!

    这样,一天推一天,两年时间不知不觉地溜走了。一天清晨,小井蛙正在睡懒觉,朦胧中从井台传来声音:“我是画眉姐姐,特地赶早来祝贺你成为学者的。你怎么还没起床呢?”

    小井蛙翻身起来,张开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29.给文章取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30.找出正确的字词。

    31.用横线画出短文中的一句拟人句。

    32.小井蛙一开始立下__________,一个星期后它觉得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

    33.你觉得小井蛙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

     

     

     

    34.为什么小井蛙最后半天也说不出话来?也许它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

    29.懒惰的小井蛙    

    30.激动      圆圆    

    31.回到家里,他正准备看书,抬头一望, 圆圆的月亮正挂在井台的上空,好几颗星星还冲他眨眼呢!    

    32.雄心壮志,定好学习计划     两年的时间还长呢,先去玩,明天再看书     什么也没做成    

    33.小井蛙应该按照自己的计划,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持之以恒,才能成为学者。    

    34.因为青蛙没想到两年时间这么快就过去了,而自己白白浪费了这么多时间,什么也没有做成。它也明白了,以后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这样才能成功。

    【解析】

    29.本题考查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文中的主人公是小井蛙,它订好了成为学者的计划,可是一天推一天就是不去完成自己的计划,真是一只懒惰的小井蛙。标题和全文内容吻合即可。

    30.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1)感动:指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引起同情或向慕。

    激动:指因受刺激而冲动。

    (2)的:用在定语的后面,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

    地:后面都是跟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

    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

    (3)在:表示存留于某地点。

    再: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有时又指多次。

    31.“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这里“星星冲着小井蛙眨眼睛”,眨眼睛本来是人才会有的动作,用在了描写星星上,把星星比作了人。

    3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一开始”、“一星期后”、“最后”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入手,定位到文中相应的段落,再找出相关的语句填写到答案中。

    33.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答案符合文章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34.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答案符合文章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五)类文阅读

    骆驼和小马

    在沙漠边缘的草地上,有一匹小马。他因为自己跑得快,所以特别骄傲。

    一天,小马看见一匹骆驼正迈着缓慢的步子向沙漠走去。小马觉得很有趣,一阵狂奔来到骆驼面前:“喂,你要到哪里去呀?”

    “我要到沙漠那边去。”

    小马看着骆驼笨拙(zhuō)的样子,再看看广阔无垠(yín)的沙漠,不禁放声大笑起来:“像你这样走得那么慢,要走到什么时候才能到啊?”

    “只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总有一天可以到达目的地。”骆驼回答得很坚定。

    “你太笨了,让我来教教你……”小马的话还没有讲完,就放开四蹄一阵风似的向草原跑去,不一会又跑了回来。

    “这样乱跑可不行啊,沙漠同草原不一样。”骆驼诚恳地说。

    “哼,分明是你自己没有本领,我不用费劲就能跑出这片沙漠。”小马说完便向沙漠那边跑去。

    沙漠里到处都是黄沙,没有水,连根草也找不到。终于,小马筋疲力尽地倒在了沙子上。

    叮当,叮当,小马听到了驼铃声,他知道骆驼就在附近,急忙大声呼喊:“救命呀,救命呀!”骆驼听到了呼救声,便顺着声音寻找,他发现了小马,于是拿出食物和水给他。小马又回到了草原上。

    这件事之后,小马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没有谁是这世上本领最大的人。从此,他再也不骄傲了,每天都快乐地奔跑在属于他的那片草地上。

     

    35.下列对故事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在沙漠边缘的草地上,小马和骆驼争吵起来了。

    B.在沙漠边缘的草地上,小马瞧不起骆驼,而最后是骆驼救了小马。

    C.在沙漠边缘的草地上,骆驼救了小马。

    36.“哼,分明是你自己没有本领,我不用费劲就能跑出这片沙漠。”这句话应该用_____的语气来朗读。(    

    A.兴奋、激动 B.焦急、急促 C.不满、抱怨 D.不屑一顾、傲慢

    37.结合文中描写骆驼和小马神态、语言的语句,辨析骆驼和小马的性格特点。

    小马的性格特点是(      ),骆驼的性格特点是(      )。

    A.谦虚,诚恳,乐于助人  B.骄傲,知错能改

    38.小马为什么倒在了沙子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又累又饿      ②没有水      ③没有食物    ④没有骆驼高大    ⑤小马比骆驼

    39.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

    35.B    

    36.D    

    37.B     A    

    38.①②③    

    39.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②做人不能骄傲,要学骆驼谦虚、诚恳。


     

    相关试卷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5* 小虾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5* 小虾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阅读,类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4 蜜蜂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4 蜜蜂巩固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阅读,类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13 花钟练习: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13 花钟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阅读,类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6课 陶罐和铁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同步课文类文阅读理解 试卷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