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 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案 33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5 守株待兔 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案 35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7 鹿角和鹿腿 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案 37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8 池子与河流 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案 33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口语交际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案 31 次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谦虚”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3.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道理。【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分析陶罐和铁罐神态和语言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的性格特点。
2.引导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重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重点)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里有两位主人翁,一位叫陶罐,一位叫铁罐。(出示陶罐、铁罐图片)
2.大家想知道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同桌之间互相检测课后生字词,读准字音。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师生互评。
4.分段读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国王的橱柜里有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却谦虚礼让。若干年后,陶罐被人们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分角色朗读第1-9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第2-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和描写它们神态的词语画出来。
(1)课件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2)指名朗读第一组对话,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铁罐很傲慢,看不起人,没有礼貌。板书:傲慢)
(3)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铁罐说的话读一读?(指名读)
(4)铁罐明明知道陶罐易碎,却偏要抓住它的弱点发问,目的是什么?(嘲笑陶罐)
(5)通过铁罐的行为,谁能猜测“奚落”的意思?(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6)陶罐不但不生气,反而称铁罐为兄弟,这说明了什么?(陶罐谦虚友好。板书:谦虚)
(7)谁再来读读陶罐的话?(指名朗读)
(8)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第一组对话,可加上表情和动作进行表演。
3.学生自主学习后面的两组对话。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①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后面的两组对话;②注意圈出需要重读的部分;③思考:铁罐和陶罐的情绪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出示两组对话: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注意铁罐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
(2)学生自主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懦弱:柔软,软弱。轻蔑:轻视,看不起。恼怒:气恼,发怒。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和睦相处:彼此友好地相处。)
(3)铁罐为什么越来越生气呢?(因为陶罐在争辩)
教师小结:面对铁罐的恼怒和无理,陶罐一直表现出平静友好的态度。铁罐也由刚开始的傲慢、轻蔑、恼怒,到现在的火冒三丈、恼羞成怒……
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三组对话的内容。
四、复习巩固,识字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骄、傲、谦、懦、捧、弱、代、价”都是左右结构。“尘”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虚”是半包围结构,注意第三笔是横钩。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道理。(难点)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说一说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精读课文,总结升华
1.学习第10-17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理解重点词语。(流逝: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覆灭:全部被消灭。覆盖:遮盖。翻来覆去:本课指多次重复地掘土。)
(2)陶罐和铁罐的结果如何?(学生交流汇报自学成果,朗读相关句子)
(3)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它们会有这样的结果?(学生发言,全班交流)
2.总结全文,感悟道理。
学习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后,你喜欢谁呢?为什么?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创造想象,训练表达
被摆放在博物馆里的陶罐,有一天晚上做了个梦,梦中,它与铁罐相见了。想象一下,铁罐见了陶罐,会对它说些什么呢?试着写一段对话吧,要求写出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语气或动作。
[教学板书]
6陶罐和铁罐
陶罐铁罐
谦虚傲慢
光洁朴素 美观 不复存在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带领学生具体分析铁罐与陶罐的第一次对话,获得学习方法后,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自学的形式学习后面的两组对话,我只在旁边适时引导,达到了高效课堂的效果。我再运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铁罐和陶罐的性格特点,了解故事的发展,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5 守株待兔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5 守株待兔公开课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文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导写字,书写美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二年级下册6 千人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下册6 千人糕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题导入,读文识字,整体感知,学习课文第1-5自然段,书写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