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精编】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13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精编】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13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精编】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13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精编】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精编】,共13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精编】(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小华配制50g浓度为5%的KNO3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A.将固体放在天平右盘称量 B.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读数C.配制溶液的烧杯内壁有水滴 D.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液体滴洒2、花生油、盐、面酱、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①花生油 ②食盐 ③面酱 ④白醋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2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图示错误的是A.称固体 B.量液体C.溶解 D.装瓶贴标签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甲>乙>丙B.t2℃时,甲、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2℃时,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D.采取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甲物质的方法,可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B.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从粗盐(含泥沙)中提取纯净的氯化钠C.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12杂质,加入过量的铁屑充分反应,过滤D.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用活性炭吸附6、图像能直观表达化学中各种变化的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关下列图像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向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Zn粉、Al粉、Mg粉B.向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C.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D.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7、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常加少量盐酸防止变质,若某新配制的FeCl3溶液中H+和Cl-的个数比为91:94,则该溶液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A.1:1 B.1:3 C.91:94 D.1:948、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10℃、T1℃、T2℃、T3℃不同温度的水各100g,分别向其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T1℃<T2℃<T3℃B.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50g/100g水C.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D.四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回答:(1)日前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均为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石油的综合利用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3)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引起的中毒。(4)为保证安全,凡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检验气体的________。(5)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6)炭雕以活性炭为原料,对甲醛等有害气体有很强的__________作用,能净化室内空气。(7)洗涤灵能洗去盘子上的油渍,原理是洗涤灵对食用油有____作用,它能增强乳浊液的___性。2、生活处处有化学,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常用洗洁精洗去油污,原理是洗洁精对油污具有_____功能。(2)家用铁锅日常的防锈方法是_____。(3)下图是雪碧饮料的配料表,雪碧饮料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溶液,打开瓶盖后有气体逸出,请从溶解度角度解释:_____。(4)用碳素笔写的字可以长时间保存,是因为碳在常温时_____。(5)冬天在室内使用炭烧火锅,若炭燃烧不充分很容易引发煤气中毒,产生有毒气体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有_____(写出一种即可)。3、烧杯中盛有115g,温度为80℃,溶质为M,溶质质量为15g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记录如表:溶液的温度/℃7565503520析出固体M的质量/g002.04.58.4(1)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65℃时,该溶液是_____(“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或“无法判断”);(2)5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3)该物质是_____A.微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易溶物质 D.难溶物质4、结合水和溶液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矿泉水属于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生活中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3)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图,点燃负极气体前要先___________,防止爆炸; 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 (4)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_______℃时,A、B 溶解度相等; ②若A中含少量 B,要提纯 A,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 ③50 ℃时,若 50gA 加入 100g 水中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④40 ℃时,将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8.6%的 B 的饱和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5、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1)同学们野炊活动中用到的水取自一处清澈的水潭。欲判别该水潭的水是否为硬水,你认为可以用______来鉴别。(2)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该实验中,试管1和试管2所得气体质量比约为2∶1C.在水中溶解少量蔗糖可以增强导电性D.该实验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都能证明水的元素组成(3)根据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①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_____。② 要在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结束后,17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锥形瓶内剩余的固液混合物(以下简称废液)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12.5g大理石中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3)根据实验可知废液中含有的可溶性物质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4)所用废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5)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6)下图中可以表示H+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2、为测定实验室中某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明取34.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1)过氧化氢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2)此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将20g氯化钠充分溶解在50g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01%)4、在80g质量分数为15%溶液里加入20g水或20g溶质(全部溶解),计算这两种方法制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5、某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24g“石头纸”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向其中逐渐加入100g稀盐酸,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1)“石头纸”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g;(2)样品与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3)计算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的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的质量分数,他们做了如下实验:取24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100克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1)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_____克。。(2)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结果保留一位小数)7、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它在反应中起___________作用。(2)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3)计算该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精确到1%)。8、请你仔细分析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9、20℃时,将2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变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1)若蒸发,需要蒸发掉多少克水?(2)若加溶质,需要加入多少克氢氧化钠?(请写出计算步骤)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溶液》这一单元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并进行相关归纳,请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一)梦凡对“物质溶于水是否都能形成溶液?”进行探究。选取生活中常见物质,仪器任选。选取的物质有:①食盐; ②花生油; ③面粉; ④泥土。(1)通过该探究活动,梦凡得出结论:有的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如上述物质中______(填序号)放入水中就能形成溶液。(活动二)苏苏以“物质溶解时热量的变化”为课题进行探究,其实验装置如下:(2)若苏苏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NH4NO3),完全溶解后,可观案到U形管内a端液面_____(填“低于”、“高于”或“相平”)b端液面。(活动三)思敏为“证明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为课题进行探究,她设计了如下部分实验:(3)通过实验①②的对比,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4)若要证明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固体颗粒大小有关,需增加实验④与实验③进行对比,请帮思敏画出实验④的图示。 _______2、据报道:一辆满载20t电石的挂车,在浙江滨江区江南大道信诚路口燃起熊熊大火。在事故路面上,沿路洒满了五六百米燃着的石头,这辆货车在雨中整整烧了一天,消防官兵对大火也束手无策,场面令人震撼。长岭中心中学九(1)班化学兴趣小组对上述报道产生浓厚兴趣,为此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入。(查阅资料)电石[CaC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遇水即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可燃气体[C2H2]和一种白色固体。(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进行猜想)小明猜想白色固体可能是CaO、Ca(OH)2、Ca(HCO3)2或CaCO3中的一种。(1)你认为小明猜想的依据是_____。(2)小雨上网查阅后得知,白色固体不是Ca(HCO3)2,同时提出猜想中的CaO也不存在,你认为白色固体不是CaO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实验探究)小浩对白色固体讲行探究,请你帮忙完成。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浩的方案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无气泡冒出_____我的方案__________白色固体是Ca(OH)2(综合应用)结合上述事例,请你就易燃易爆物在贮存和运输时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_____。(拓展创新)氢氧化钙在空气中易变质,若变质后的固体中只含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钙,取变质后的固体17.4g加入到1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则变质后的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只写计算式)3、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法是化学中常用的探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1)20℃时,某实验小组取不同质量的硝酸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对应关系如表: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硝酸押钾的质量/g20.025.030.035.0所得溶液的质量/g120.0125.0130.0131.6①根据上表数据,实验二所得的溶液为_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②若想要观察到实验四的35g硝酸钾全部溶解于水中,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2)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___有关。4、小黄同学观察到无色透明的葡萄糖溶液放置一段时间会变成黄色,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步骤)①按实验编号分别在试管B中加入如下表的物质,排尽气球中的空气;②连接A、B装置,通入氧气至气球重新鼓起时,关闭止水夹,测得试管B实验数据如下:编号试管B中加入的物质温度pH变色情况180mL蒸馏水20g葡萄糖20℃77天后仍无明显变化280mL蒸馏水20g葡萄糖60℃77天后呈浅黄色380mL蒸馏水+1mL稀硫酸20g葡萄糖20℃37天后仍无明显变化480mL蒸馏水+1mL氢氧化钠溶液20g葡萄糖20℃117分钟后呈浅黄色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M的名称_____。(2)在实验开始前需要的操作是_____。(3)实验1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水的密度为1.0g/mL)。(4)写出装置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5)通过实验1和2,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6)小傅同学认为通过比较实验1、3和4,可得出pH越大葡萄糖溶液变色越快的结论。请指出此实验设计中的错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