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 简易方程2 解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 简易方程2 解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册
五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五章 理解等式的性质2
教学目标
通过天平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2,能根据具体的情景列出相应的等式。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根据天平保持平衡发现规律,理解并总结等式的性质2
难点分析
个别同学的总结和观察能力比较弱,记住性质但是做题是运用的不太好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自主探索、观察、归纳
3.合作探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猜一猜 一个瘦高个,
肩上挑副担,
如果担不平,
头偏心不甘。
(打一样物品)让学生比一比看谁猜的快提起学生的积极性,引入新课。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出示天平告诉学生用字母m来表示墨水,用字母n来表示文具盒,并观察天平并列出等式m=2n;
给天平左边又放一瓶墨水,让学生思考左边应该放几个文具盒,并列出等式2m=4n;
小组讨论观察天平1和天平2、观察等式1和等式2,由教师引导得出结论给等式两边同时乘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通过第三个天平两个排球和6个皮球列出等式2a=6b;
教师抛出问题,一个排球的重量等于几个皮球的重量?学生讨论得出a=3b;
通过讨论观察得出结论:给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教师总结。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如果x÷7=8,那么x÷7×7=8 × ( 7 )
如果3x=45,那么3x÷3=45 ÷ ( 3 )
因为5a=b,所以30a=5b。(×)
(4)因为a=3b,所以a÷c=3b÷c (其中c≠0)。(√)
小结
等式的性质2:给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 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五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七单元 21《长相思》
教学目标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要通过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这首词中,词人的内心矛盾和冲突学生较难感受,因为这高于五年级学生的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
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如果用一个词表达你读完这首词的感受,你想到了哪个词?
(艰难、悲壮、思乡、危险、豪迈、思念)
2.指名学生朗读(读出自己体会)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理解诗句。
(1)从哪一句词中读出了这种感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①作者此时身处何地?
②想象:这边是故园,那边是榆关,中间隔着“山一程,水一程”,你想到了哪个词?
(跋山涉水)故园的人思念亲人,榆关的人走过了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将士们走过“山一程,水一程”,越走越远,思念越走越长。
身在故园的人“遥望这山一程,水一程”,牵挂前方的亲人。
③由晚上的“千帐灯”想到了什么?
故园人的牵挂,榆关人的思念
跋山涉水的艰难
身向榆关的豪迈,壮观。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①“更”在古代分为五更,每更大约2小时,风一更,雪一更,更更交替,体会边关环境的恶劣。
②借助注释理解“聒碎”, 体会“聒碎乡心梦不成”实为“聒碎乡心梦难成”,就是因为那份思念。
③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上阕“一程一程”、下阕“一更一更”对仗应和,“一”虽为数字之首,却有连绵不绝之意,实为“一程一程又一程”,“ 一更一更又一更”。
④“故园无此声”
想象:身在征途的将士们此时会想些什么?故园的亲人又会想些什么?难道故园真的无此声吗?故园的人看到风雪也会想念远在塞外的亲人。将士们思念故园的宁静,山水分隔的只是距离,但却隔不开牵挂思念的心。
⑤指导朗读:读出风雪的肆虐、读出将士难以入睡、读出对家人的思念。
“山一程,水一程”隔不断思念的心,“风一更,雪一更”吹不散思乡的情。难怪作者长相思。齐读。
那就让这风雪带去故园的人对将士们的牵挂和思念吧。此时,身在榆关外的将士们,他们也让这风这雪带去自己对故园人的思念和怀念。
⑥如果将这首词定格成一幅幅画面,当你的耳畔响起这样的声音,你的眼前会出现哪些画面让你印象深刻。
配乐朗读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4.提到“思乡”,在古诗词中,表达对家乡思念的诗句也有很多,有一些特定的“景”或者“物”都可以和思乡联系起来,比如:
(指名回答)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么多古诗词当中,有明月寓相思,有书信寓相思,还有佳节寓相思。在纳兰性德这首《长相思》当中,他的相思又寓托在哪里呢?
纳兰性德,他生在关内,长在关内,在这个初春的季节,他去塞外,冰雪未消,一切在他的眼中都是那么的荒凉,寂寞。难怪他会思念。寒冷的帐外,帐内的点点灯光应该是最温暖的,这一暖一寒,更让纳兰性德和无数将士们心里想着故园。带着这份思念,带着这份想念,一起走进《长相思》。
在纳兰性德的笔下,他将思乡之情寓于风雪之中,将这份不得不离,不得不别的牵挂写在这首长相思中。
配乐朗读。
小结
当一个人的身和他的内心相统一的时候,我们叫做“身心合一”,而此时的纳兰性德,一生跟康熙皇帝出巡无数次,他早已厌倦了这样的征途,所以这种离别是不得不忍的离别,这种跋山涉水是不得不进行了山一程,水一程,这种听风沐雪也是他不得不的。那当他的身和心分开的时候,此时,纳兰性德的身在哪里?心在哪里?(身在征途、心系故园)
全班配乐朗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5 简易方程2 解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 简易方程2 解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