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8 《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 教案4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8 《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 教案4第1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8 《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 教案4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8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8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情境,预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优秀品质。
    3.了解、积累、使用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增强文化底蕴。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并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引导学生通过赏读语句,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积累法
    3.补充讲解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陈太丘与友期行》
    一、学习情境
    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咏雪》,认识了儒雅的谢太傅、“咏絮才女”谢道韫、活泼可爱的谢朗。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世说新语》,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
    二、预习任务
    1.字音字形。
    哉(zāi) 尊君在不(fǒu)
    2.题目解说。
    “陈太丘”即陈寔(shí)(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曾任太丘长。“期”是约定的意思。标题的意思是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概括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三、学习任务一
    四、学习任务二
    五、课堂小结
    此文通过对陈太丘父子与友人言行的对比,赞扬了君子认真守信的态度,通过对陈元方幼时一件小事的描写,表现了他勇敢果决、刚正不阿、据理力争的方正人格,再现了魏晋风度,对树立楷模、纠正社会风气起到了积极作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录音,帮助学生扫除字音障碍。
    2.自读:划分节奏,注意停顿。
    3.引导学生结合下面的提示,勾画文本,找出课文中能够体现“方正”的两个关键词。
    【提示】方正:指人的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即行为方正,正直不阿,是人的一种好品格。
    (二)再读课文,翻译全文。
    1.熟读注释,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小组合作,结合工具书及注释翻,译全文。
    3.请用一句话概括此文的故事情节。
    (一)1.听范读,标注字音,解决疑难字句。
    2.自由朗读,划分节奏,把握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信、礼。
    (二)巩固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结合注释,译读全诗,积累文言知识。
    1.(1)通假字。
    尊君在不(同“否”,表疑问,文中可译为“不在”)
    (2)古今异义。
    去古:离开。[例]太丘舍去今: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委古:舍弃。[例]相委而去今:委任;把事交给别人去办。
    (3)一词多义。
    期陈太丘与友期行(动词,约定)期日中(名词,约定的时间)
    2.陈太丘和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后(友人)仍没有到达,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离开以后(友人)才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这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 元方回答说:“父亲等您很久(您)都不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听了)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哪!和我约定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和我的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到了正午,您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走下车来拉他。元方(径直)走入家门,连头都不回。
    3.内容:此文讲述了友人与陈太丘相约同行,友人迟到却当着元方的面责骂陈太丘,结果被元方以无信、无礼驳斥,而后友人感到惭愧的故事。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通过翻译,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分析人物,体悟道理。
    (一)再读课文,探究问题。
    1.文中的三个人物陈太丘、元方和友人是否符合“方正”的标准?任选其中一人,进行分析。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
    (二)常用的谦辞、敬辞。
    1.“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2.结合课后“思考·探究·积累”第五题,积累常用的谦辞和敬辞。
    (一)分角色演读课文,勾画文本,任选文中一人进行分析。
    1.小组合作,互相分享,更清晰地理解“方正”的内涵。
    陈太丘:从“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待君久”可以看出,陈太丘是一个守信守时之人,他的言谈举止符合“方正”的标准。
    元方:从“君”“家君”“无信”“无礼”“不顾”可以看出,陈元方是一个懂礼、直言对错、率真刚直之人,他的言谈举止符合“方正”的标准。
    友人:从“过中不至”“便怒曰”“非人哉”可以看出,友人是一个无信、无礼之人,他的这些言谈举止不符合“方正”的标准;从“尊君”“惭”“下车引”可以看出,友人是一个懂得礼节、知错能改之人,他的这些言谈举止符合“方正”的标准。由以上可知,友人是“方正”的发展对象。
    2.示例一:失礼。元方批评父亲友人无礼,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示例二:不失礼。父亲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了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二)谦辞、敬辞。
    1.君:“您”,指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尊:敬辞。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 “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亲属中年长于自己的人。“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
    2.学习并积累常用的谦辞和敬辞。
    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深刻理解课文的深层内涵,让学生有话说、有选择权、有讨论空间。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分配,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课前导入,知识链接,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过程与方法,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时,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探究主题思想,课文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朗读课文,初步感知,疏通文意,感知文本,师生互动,研讨课文,试读背诵,布置作业,课堂练习,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