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8 《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8 《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读”——读课文,通文意,“思”——品读方正,守信明礼,“说”——辩“谦称”,“悟”——总结课文,传承方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区别的差异;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方正,拉进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3.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注意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与敬辞,在言语交际中的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4.依据课标,构建课前---课中----课后语文学习任务,提升学生文言素养。
学习重点
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用词上的不同,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结合故事理解古人所说的“方正”的含义,把握陈元方这一人物的特点。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通过辩论的形式开展学生活动。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清单
1.字音 尊君在(不) A.fǔ B.bù C.fǒu
2.文学、文化常识
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小说集是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世说新语》的 篇。
3.文言文实词虚词解释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过中不⾄ , 太丘舍去 (3)君与家君期⽇中
(4)元方⼊门不顾 (5)去后乃⾄ (6)则是⽆信 (7)下车引之
(8)尊君在不 (9)相委而去
4.翻译句子(1)⽇中不⾄ , 则是⽆信;对⼦骂父, 则是⽆礼。
(2)友⼈惭, 下车引之。
5.课前收集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或故事
课堂导学过程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知识清单反馈
情境导入——观看诚信视频
一、“读”——读课文,通文意。(基础性任务)
(一)整体感知
任务要求: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停顿,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二)根据漫画复述故事
任务要求:结合课前自主学习任务清单以及课中漫画呈现,复述故事。交代清楚起因、经过、结果等。
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特点。
任务要求:
1.角色:旁白、元方、友人
2.全班从现有的小组当中推选2组上台表演。(如没有学习小组,自行组队)
3.其余同学根据分角色演读量化评分表,进行打分。
4.推选2-3名同学根据打分,对表演的组别进行评价。
分角色朗读评价量表
二、“思”——品读方正,守信明礼。(思辨性任务)
1.《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任务要求:回文定位,有理有据,感知元方方正之气。
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
任务要求:
1.全班根据题设明确辩题,正方认为失礼,反方认为不失礼。
2.正反方各派1名选手进行辩论,其余同学将本方思考的成果,写在纸上给发言的选手进行辩论。
3.辩论过程中,其余同学也可以举手发言。
4.每方辩论时间不超过3分钟。
三、“说”——辩“谦称”、“尊称”,知古代文言色彩。(拓展性任务)
任务要求:
请同学们查看31页的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选取恰当的敬辞与谦辞填写到对应的题目当中。
1.客问元方:“ 在不。”
2.元方曰:“ 君与 期日中。”
3.询问对方姓氏是会说 。
4.请求别人原谅会说 。
5.对人谦称自己家会说 。
常见谦辞敬辞顺口溜(部分)
四、“悟”——总结课文,传承方正。(巩固性任务)
任务要求: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自主学习,将收集到的关于诚信的名言或故事分享出来。
“写”——分层作业,减负提质。(发散性任务)
课后任务要求
A.查词典,掌握31页表中的谦辞与敬辞。
B.查词典,能够继续编写常见古代汉语谦辞敬辞顺口溜。
C.能够根据语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谦辞与敬辞。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量化分数
正确程度
读准字音,普通话标准;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能读准轻声、变调。
20分
流利程度
读顺句子,停顿适当,节奏分明。
20分
感情把握
尝试根据思想情感确定朗读情感,读出人物特点,模仿人物读出恰当的语气、语调和语速,适当的投入真实的情感。
30分
习惯表现
表情自然大方,学习根据文本的情感变化带上合适的表情,姿态大方,声音响亮适中。
30分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8 《世说新语》二则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时间,学习进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8 《世说新语》二则学案及答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时间,学习进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8 《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课堂探究,素养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