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 导学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514600/0-1734058443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 导学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514600/0-173405844311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8 《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8 《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程目标,自主学习 温故知新,问题探究 借故生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目标】
1.识记《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智慧。
◎重点: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自主学习 温故知新】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俄而雪骤( )
(2)即公大兄无奕女( )
(3)未若柳絮因风起( )
(4)白雪纷纷何所似( )
2.解释下列词语。
(1)内集:
(2)俄而:
(3)欣然:
(4)拟:
(5)儿女:
(6)骤:
(7)因:
(8)未若:
3.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讲述的故事。
复述故事的原则:1.条理要清楚,故事要完整;2.语言要形象生动,不能按译文直接复述。
【问题探究 借故生新】
♦任务驱动一 把握朗读节奏,理解文章大意。
1.请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根据小学学习文言文时划分节奏的方法,试着划分。
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与 儿 女 讲 论 文 义。俄 而 雪 骤,公 欣 然 曰:“白 雪纷 纷 何 所 似?”兄 子 胡 儿 曰:“撒 盐 空 中 差 可 拟。”兄 女 曰:“未 若 柳 絮 因 风 起。”公 大 笑 乐。即 公 大 兄 无 奕 女,左 将 军 王 凝 之 妻 也。
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的技巧
1.理解句意,根据句意划分停顿,不能把意思紧密相连的词语断开,这是最重要的。2.使用语法知识,找到句子的主谓宾。一般来说,句子的主谓宾之间都是需要停顿的,以表示强调。3.找语气词或句子的关联词。古文中,有许多发语词,如“至”“夫”“盖”“若夫”“是以”“又”“已而”“故”“惟”等。这些发语词后面,都是应该停顿的。如“俄而/雪骤”“未若/柳絮因风起”“即/公大兄无奕女”。4.句子中一些明显完整的成分不能断开。如“官职名+人名”“地名+人名”的组合。如“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左将军”是官职名,“王凝之”是人名。
2.熟读课文,翻译下列句子,疏通文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白雪纷纷何所似?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未若柳絮因风起。
♦任务驱动二 鉴赏品析语言,深入探究主题。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更好?
3.把雪比作盐和柳絮,到底哪一个比喻更好?你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温故知新
1.(1)zhòu
(2)yì
(3)xù
(4)sì
2.(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不久,一会儿。
(3)高兴的样子。
(4)相比。
(5)子女,文中泛指家里的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6)急。
(7)乘、趁。
(8)不如,不及。
3.示例: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二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大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问题探究 借故生新
任务驱动一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1)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家中的小辈探讨文章的义理。
(2)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3)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4)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任务驱动二
1.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2.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虽然文章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3.示例一: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雪骤”,各有千秋。
示例二:“撒盐空中”一喻更好,雪的颜色和下落状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是上扬的,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示例三:“柳絮因风起”一喻更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形容雪的喻体还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8 《世说新语》二则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时间,学习进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8 《世说新语》二则学案设计,共1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8 《世说新语》二则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