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8 《世说新语》二则完整版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8 《世说新语》二则完整版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文体知识,编者简介,王羲之,王凝之,谢道韫,方法指导,初读课文清楚流畅,读音准确,句读分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世说新语》中聪明机智的魏晋儿童的故事,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2.学习《咏雪》,掌握重要字词,把握不同的儿童形象。3.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掌握重点字词,概括《世说新语》中儿童形象的主要特点。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由刘义庆组织编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全书原8卷,今传本3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叙了自汉末到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鲁迅称之为“名士底(的)教科书”。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代表作为《世说新语》。
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②篇幅简短;③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④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简义丰。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
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他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组织文人编写《世说新语》。
俄而雪骤( ) 差可拟( ) 柳絮( ) 无奕女( ) 舍去( ) 相委而去( )期行( ) 太傅( ) 友人惭(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字字会解释:利用注释 利用工具书 利用已学知识 推测意思2.句句会翻译:字字落实 连词成句 调整语句 适当增删 注意句式
理解下列词语: 内集 :家庭聚会 俄而:不久 骤:疾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不如 因:凭借 儿女:子侄辈(古今异义)
翻译小贴士(积累拓展五)
①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②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节词;③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④ 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⑤ 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参考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大)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起,(漫天飞舞)。”谢安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弈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思考:太傅为何“大笑乐”
暗示谢太傅更欣赏后一种说法
思考:结尾为何补叙身份
暗示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赞赏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营造了儒雅、愉悦的家庭氛围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写了晋朝著名文世家谢安家里的一个生活故事
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生活的画面。
有亲和力、尊重儿童、善于赞赏儿童。
才思敏捷,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敏锐的观察力、喷涌的才华
虽然他给出的比喻不如谢道韫,但善于动脑,积极思考
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
词:鹅毛、鸭绒、杨花、梨花、花絮、飞花
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我认为用“撒盐空中”来比拟“大雪纷纷”效果好,理由是:盐是白色的,而柳絮是白灰色的。
我认为用“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效果好,理由是:春风吹起柳絮在空中翻飞,凛冽的寒风吹起雪花在空中跳舞,它们比起来都很相似;尽管盐在颜色上与雪相似,但没有一点诗意,而柳絮很有诗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词语:期: 日中: 乃: 去: 引 : 顾: 委: 不:
约定 正午 才 离开 拉 回头看 丢下、舍弃 通“否”,语气词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令尊,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参考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参考译文: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思考:你认为文中元方的做法是否失礼,为什么?
答: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答: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元方:明理聪慧方正率直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陈元方小小年纪即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品质,同时也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
聪慧耿直、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粗鲁无礼,不守信用,但知错就改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陈太丘的这位朋友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陈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表现出“方正”之气。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陈太丘与友期行示范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作者简介,作品简介,文学常识,资料链接,整体感知,回头看,课前预习检查,文本释义,正午时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咏雪教学演示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预习检查,第二课时,咏絮之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咏雪备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世说新语》二则,第1课时,学习目标,必备知识,必记字词,初读课文,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文章的义理,不久一会儿,高兴的样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