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 学案2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 学案2第1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 学案2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8 《世说新语》二则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8 《世说新语》二则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作者介绍
    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北朝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二、作品介绍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坊间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刘义庆所撰写,也有称是由刘义庆所组织门客编写。又名《世说》。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篇,主要记录汉末至东晋间120多位人物的言谈、逸事。共记载了1130个故——时间跨度在三百年左右。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开创了小说先河的《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模仿它的著作不断出现。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称其为“名士底(的)教科书”(《中国小说史略》)。
    三、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
    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四、创作背景
    《世说新语》的编纂成书固然与刘宋家族对魏晋风流的喜好和社会各层人士对魏晋风流的追慕有关,然而刘义庆之所以对魏晋士人情有独钟化大气力与其门客共襄盛举还有他个人身世的内在原因。
    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临川王,刘裕对其恩遇有加。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刚登基便先后杀了徐羡之、傅亮、谢晦等拥立功臣。宋文帝性情猜忌狠辣,因为担心自己重蹈少帝被弑的悲剧,严格控制并杀戮了大量功臣和宗室成员,这其中就包括名将檀道济。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义庆不得不加倍小心谨慎,以免遭祸。本传言"太白星犯右执法,义庆惧有灾祸,乞求外镇。"这实际上是刘义庆借故离开京城,远离是非之地。尽管文帝下诏劝解宽慰但架不住刘义庆"固求解仆射乃许之"。刘义庆终于得以外镇为荆州刺史。外镇后的刘义庆仍然如同惊弓之鸟,心有余悸。他处在宋文帝刘义隆对于宗室诸王怀疑猜忌的统治之下为了全身远祸,于是招聚文学之士寄情文史编辑了《世说新语》这样一部清谈之书。
    刘义庆《世说》的编纂时间大约在公元439年至440年刘义庆任江州刺史期间,这两年间有两件事情值得注意。一是元嘉十六年刘义庆在担任江州刺史时招揽了许多文人,"太尉袁淑,文冠当时,义庆在江州,请为卫军咨议参军;其余吴郡陆展、东海何长瑜、鲍照等,并为辞章之美,引为佐史国臣" ,按照《世说》一书成于刘义庆及其门客众手的说法,这是《世说》编纂的恰当时机;二是元嘉十七年刘义庆调任南兖州刺史,前来接任他江州刺史职位的正是遭到贬斥,被解除司徒录尚书事要职的刘义康。兄弟二人在江州见面后的悲恸情绪受到文帝刘义隆的责怪。这些都与刘义庆对处境危难并因此寻求在魏晋文人的精神气质中得到化解和超脱,因而与编纂《世说》一书紧密相关。
    五、文中人物
    谢安
    谢安出身于名门世族,年轻时常隐居会稽东山,屡次拒绝朝廷征召,不肯为官。后应征西大将军桓温所邀走入仕途。成语东山再起说的就是他的故事。在淝水之战中,谢安指挥八万晋军击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终于力挽狂澜,稳定了东晋国家危局。
    谢道韫
    谢道韫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才女,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三字经》里说:谢道韫,能吟咏,说得就是她把雪花比作柳絮的事。因此后世就用“咏絮之才”来指代有才华的女子。有个成语叫“檀郎谢女”,檀郎就是古代的美男子潘安,谢女即指谢道韫,后用来指代才貌双全的夫妻或情侣。
    六、课文原文(朗读节奏)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七、字音字形
    太傅(fù) 讲论(lùn) 俄而(é) 雪骤(zhòu) 撒盐(sǎ)
    柳絮(xù) 差(chà)可拟(nǐ) 柳絮(xù) 无奕(yì)
    王凝之(níng) 谢道韫(yùn)
    八、字词梳理
    (一)重点词语
    1.内集:家庭聚会。内,指家人。集,聚集。即把家里人聚焦到一起。
    2.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讲论文义:谈论诗文。义,道理,意义,文义,文章的义理,即文章表达的意思。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骤:急。
    6.欣然:高兴的样子。
    7.何所似:即“所似何”,宾语前置,像什么。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8.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9.未若:比不上。
    10.因风:乘风。因,趁、乘。
    11.无奕:谢奕,字无奕,谢安长兄。
    12.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聪慧有才辩。
    (二)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文义 (古义,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今义,儿子和女儿。)
    2.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文章的义理;今义,文章。)
    3.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凭借,趁,乘;今义:因为)
    (三)一词多义
    俄而雪骤(与“俄”“既”等构成副词性词组,表示时间短,不久)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断)
    古汉语语法中“……,……也”是常见的判断句式,还有如“……者,……也” “……,……者也”“……者,……”等形式。
    2.省略句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可译为“在”。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省主语,应为“(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倒装句
    (1)白雪纷纷何所似。
    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2)撒盐空中差可拟。
    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将状语置于谓语之后,处于补语的位置。
    九、课文翻译
    咏雪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十、重点提示
    1.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甲:我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乙:我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还可以用“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来比喻雪。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谢太傅对以上两个答案的优劣未作评定,而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
    从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
    3.“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1)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2)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4.有人认为“撒盐空中差可拟”描写雪景比“柳絮”一句更贴切,请为他谈谈理由?
    认为“撒盐”一喻好: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十一、课文主题
    这篇《咏雪》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十二、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表明谢安赞赏谢道韫的才气的句子是:公大笑乐。

    相关学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8 《世说新语》二则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8 《世说新语》二则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时间,学习进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8 《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8 《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程目标,自主学习 温故知新,问题探究 借故生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