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1 全等三角形学案
展开课题:12.1 全等三角形
班别: 姓名: 学号: 自评:
第一部分 预习导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全等形的定义,会判断两个图形是不是全等形
2.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学会判断对应元素的方法。
3.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利用其解决相关证明和计算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难点:利用其解决相关证明和计算问题。
三、知识链接
回忆故宫的两扇门、两本数学八年级上册书本、两个含有45度的直角三角板等,它们的形状、大小有什么特征?
四、预习导学
1.阅读课本P31-P32了解什么叫做全等形?全等形的______和_______完全相同。
2.阅读课本P31-P32理解什么叫做全等三角形?全等符号是______
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是?
3.阅读课本P31-P3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预习检测
1.完成书本P32练习1、2;P33练习4
2.如图所示,将△ABC沿AC对折,点B与点E重合,则全等的三角形有(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3.已知△ABC≌△EDF,则对应边为 ,
对应角为
4.(湛江期末)如图,△ABC≌△DEF,BE=4,AE=1,则DE的长是( )
A.5 B.4 C.3 D.2
六、预习过程中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课堂导学
七、合作探究
(一)组内探究我的预习疑惑。
(二)组内探究下列问题:
如图所示,A,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BAD≌△ACE,
AB与CA,AD与CE是对应边。
(1)求证:BD=DE+CE
(2)请你猜想△ABD满足什么条件时,BD∥CE?
八、总结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部分 课堂检测
1、如图,点E,F在线段BC上,△ABF与△DCE全等,点A与点D,点B与点C是对应顶点,AF与DE交于点M,则∠DCE=( )
A.∠B B.∠A C.∠EMF D.∠AFB
2、已知△ABC≌△DEF,BC=EF=6cm,△ABC的面积为18,则EF边上的高的长是 ( )
A.3cm B.4cm C.5cm D.6cm
3、下列各组图形中,是全等形的是 ( )
A. 两个含60°角的直角三角形 B. 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C. 边长为3和4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 一个钝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4、边长都为整数的△ABC≌△DEF ,AB与DE是对应边, AB=2 ,BC=4 ,若△DEF的周长为偶数,则 DF的取值为( )
A. 3 B. 4 C. 5 D. 3或4或5
5、已知:如图15所示,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CD相交于点O,∠1=∠2,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6、已知:如图所示,Rt△EBC中,∠EBC=90°,∠E=35°.以B为中心,将Rt△E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D,求∠ADB的度数.
解:∵Rt△EBC中,∠EBC=90°,∠E=35°,
∴∠ECB= °.
∵将Rt△E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D,
∴△ ≌△ .
∴∠ADB=∠ = °.
初中14.2.1 平方差公式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14.2.1 平方差公式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合作探究,总结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14.2.1 平方差公式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14.2.1 平方差公式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合作探究,总结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 整式的乘法14.1.4 整式的乘法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 整式的乘法14.1.4 整式的乘法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预习导学,总结反思,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