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ppt课件(34页)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8588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ppt课件(34页)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8588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ppt课件(34页)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8588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ppt课件(34页)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85881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ppt课件(34页)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85881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ppt课件(34页)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85881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ppt课件(34页)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85881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ppt课件(34页)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85881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种群的特征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种群的概念及其特征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___________内,同种生物的全
部个体形成种群。2.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_______中的个体数。(2)出生率和死亡率:①概念: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________________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②特点:______________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
(3)迁入率和迁出率:____________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
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①概念:一个种群中各_________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②类型:三种,分别是增长型、____________、衰退型。
①概念:种群中________________数目的比例。②意义:对______________有一定的影响。③应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______________→降低害虫______________。
[探究与学习] 根据所学的知识,讨论下列问题:(1)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什么?(2)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什么?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样方法:(1)内容: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________选取若干样方,计算出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______________作为该种群
(2)取样方法:________取样法、________取样法。
2.标志重捕法:(1)内容: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__________ 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____,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________________占总个体
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2)适用范围:____________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探究与学习] 下列生物在测量其种群密度时适合采用标
A.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⑤
B.③⑤⑥D.①②③④
[解析]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答案]B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包括了各个年龄段的
个体,包括了同种生物的不同性别。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3)种群是生物繁殖、进化的基本单位。
2.实例: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鲫鱼、一个蜂巢中的所有蜜蜂等。
【例 1】 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苗、小鱼和大鱼B.校园中的所有乔木C.棉田中的全部棉蚜D.一座山上的大型黑蚂蚁和小型黄蚂蚁名师点拨:种群一定是指同一个物种,只有 C 选项只含有同种生物。答案:C
【变式训练 1】在一片草原上,有 8 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 1 群羊,有 6 户养的是绵羊,有 2 户养的是山羊,这 8 群
A.1 个物种C.2 个种群
B.1 个种群D.8 个种群
[解析]绵羊和山羊是不同的物种,是 2 个种群。[答案]C
a.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
b.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 5 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
a.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
b.先将调查的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
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
(2)适用范围:植物或活动能力和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蚯蚓、
2.标志重捕法:(1)前提条件:
①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有同样被捕获的机会。
②调查期内该区域无较多个体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③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2)方法步骤:
②捕获并标记部分个体:在种群生存环境中均匀设置捕获点,捕获部分个体并标记后,再放回原自然环境,并记录标记数为 M。
③重捕后计数:一段时间后,在原自然环境中再次捕获部分个体,并计数为 n,其中被标记的为 m,再放回原生存环境。④计算:根据总数 N 中的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的标记比例相等的原则,即 M/N=m/n,可得调查区中该种群数量 N=M·n/m。计算公式为:
个体总数(N)初次捕获标记数(M)
再次捕获的个体数(n)重捕的标记个体数(m)
(3)注意事项:①标志不能过分醒目。②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产生伤害。③标志物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
【例 2】 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46 只后,放回原环境。第二次捕获 25 只,其中有标记的是
12 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名师点拨:设该地段该兔的全部个体数为 N,其中标记数为 M,重捕个体数为 n,重捕个体数中被标记的个体数为 m,则 N∶M=n∶m,所以根据公式 N=M·n/m=46×25/12≈96。答案:D
【变式训练 2】下列各类研究对象中,不适合用样方法调
A.调查森林公园里的落叶松数目B.调查某地区的麻雀数量C.计算某池塘的蜻蜓产卵数量D.计算某片卷心菜地的蚜虫数目[答案]B
1.在种群的 5 个基本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特征。
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决定种群大小和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间接因素:(1)年龄组成:
①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②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③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
(2)相同年龄组成情况下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的影响:①♀>♂→增长快。②♀≈♂→相对稳定。③♀<♂→增长慢。
【例 3】 (2013 年广东清远期末)下列是根据种群特征的概
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图 4-1-3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名师点拨: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指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直接性别比例③;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出率和迁入率。
【变式训练 3】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对夫妇只
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来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A.种群密度C.性别比例
B.年龄组成D.出生率
[解析]计划生育政策通过直接降低人口的出生率,从而降低人口密度。[答案]D
探究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体验过程】1.实验原理: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①_________,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
2.实验过程:(1)制订计划:确定调查②___________→确
定调查时间→确定材料用具→确定分工。
(2)实施计划:准备→确定调查对象→确定取样方的多少、样方大小和取样方法(③_______取样法、等距取样法)→计数→
【提炼方法】1.随机取样。2.样本数量足够大。3.取样过程没有主观偏见。4.样方内的个体全部计数,样方相邻两边及顶角个体都要计数,即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典例】 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 100 hm2 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置 1 个 1 m2 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群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 1 m2 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群植物的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 1 m2 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解答提示:取样时要做到:①随机取样;②样本数量足够大;③取样过程没有主观偏见;④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1.下列选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A.池塘和水库里的全部鲤鱼B.培养基上培养的大肠杆菌菌落C.被污染培养基上生长的多种细菌菌落D.黄海流域的全部大黄鱼、小鲇鱼[解析]A 选项不是一个区域的物种;C、D 选项不是同一物种。[答案]B
2.(2013 年广东肇庆期末)下列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的是
)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C.迁入率和迁出率D.物种丰富度[答案]D
3.调查下列动物的种群密度,其中能使用标志重捕法的是
)A.农田中的田鼠B.草地上的跳蝻C.土壤中的蚯蚓D.青菜上的蚜虫[答案]A
4.动物学家考察某地区后,认为当地黄鼬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其预测种群未来动态的信息主
A.黄鼬的数量和密度B.黄鼬的年龄组成C.黄鼬的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答案]B
5.(双选)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动起
A.迁入率和迁出率C.性别比例
B.年龄组成D.出生率和死亡率
[解析]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对种群个体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答案]AD
6.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下面图示中 A、B、C 三种
类型,请据图 4-1-4 回答相关问题。
(1)下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甲、乙、丙分别对
应上图中的________。
(2)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应为图________所示类型。(3)农业生产上可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成为图________所示类型。(4)假如图 C 代表的种群是某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我们
应该特别保护________(年龄段)个体。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1节 种群的特征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1节 种群的特征教学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种群密度较高,种群密度很低,研究种群密度的意义,害虫的防治,随机取样,样方的记数方法,蒲公英,其他植物,即N∶Mn∶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种群的特征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种群的特征评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节种群的特征,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探究方法,能力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种群的特征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种群的特征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研究种群密度重要意义,问题探讨,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可得N,NMn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