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人教版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归纳与整理知识点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有效方法。某同学整理的一下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②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合金的纯金属高④墙内开花,墙外可以嗅到花香,说明分子间有间隔⑤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不变⑥生煤火炉时,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
A.2个B.3个C.4个D.5个
2.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
A.温度 B.溶质性质
C.溶剂种类 D.溶剂体积
3.要配置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步骤正确的是( )
A.计算需要氢氧化钠4克,水46克
B.将氢氧化钠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纸上称量
C.将称取的氢氧化钠放在量筒中溶解
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一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一半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溶液
B.20℃时,将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30℃时,向20g甲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得到70g溶液
D.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5.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
C.t2℃时,60g物质a与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60g
D.将t1℃时,b、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
6.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四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放入KNO3固体,充分溶解。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所得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质量:乙=丙〈甲〈丁
B.甲、乙、丙、丁均为饱和溶液
C.将甲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D.将丁降温至t1℃,没有有固体析出
7.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如图)正确的是
A.蒸发溶液B.过滤
C.滴加液体D.称量10.05g固体
8.通过下列实验操作目的能达到或表述正确的是
A.便于套橡皮管 B.所得的液体为纯净物
C.搅拌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实验时间 D.配制2%的氢氧化钙溶液
9.某同学对下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升温可将20℃时不饱和的Ca(OH)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60℃,饱和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52.4%
C.温度变化对NaCl的溶解度影响较小
D.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10.将200g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水蒸干,可得到的食盐质量为( )
A.16g B.168g
C.32g D.84g
二、填空题
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某饼干包装袋中用的干燥剂是生石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
(2)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处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_____。
(3)我们常用洗涤剂洗涤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功能,用汽油洗油污属_____现象。
(4)活性炭由于具有很强的_____性,可用于清除冰箱内的异味。
(5)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生铁和钢是两种铁合金,从组成上看,二者的_____不同。
(6)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发生了化学反应,阻止铁锅锈蚀的一种方法是_____。而铝不易锈蚀,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2.在青竹湖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两位同学用不同方法配置5%氯化钠溶液:甲:用固体氯化钠和水;乙:用20%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1)实验中两位同学共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________和试剂瓶。
(2)甲称量氯化钠时,指针向左偏转,则应________(填序号)。
A.增加砝码 B.移动游码 C.取出一些NaCl固体 D.再加一些NaCl固体
若甲同学最后配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时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乙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时应量取________mL的水。
1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
(1)t1℃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乙的溶解度(填“>”、“<”或“=”);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甲、乙各w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在t3℃时所得甲溶液为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在t2℃时,乙的饱和溶液中含少量的甲,要制得较纯的乙晶体,可采取_______方法.
14.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从甲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将t30C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0C,三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
(3)将t20C时80g甲的饱和溶液和70g水混合,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15.下表是甲乙丙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格信息答题。
(1)0℃时,甲乙丙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时S乙=36.0 g/100g水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固体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操作是:加水溶解 →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烘干。
(5)将60℃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
a.均为0℃时的饱和溶液 b.析出晶体质量:甲>乙>丙 c.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16.20℃时,某物质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四组实验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2)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精确到0.1%)
(3)20℃时10g水最多溶解__________g该物质
(4)④组尚有_______ g物质未溶解
三、简答题
17.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降低。这种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①溶解②称量和量取③计算④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
配制上述溶液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18.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1)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 g水)。
Ⅰ.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 ℃时,________的溶解度较大。
Ⅱ.请写出一种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20 ℃时,将20 g NaCl放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Ⅳ.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
(2)用硫酸铜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用编号表示)。
所得三个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19.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分别是 则它们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2)℃时,一定质量的A、C两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由℃升高到℃时,A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C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温度/℃
0
20
40
60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g
0.18
0.16
0.14
0.11
硝酸钾的溶解度/g
13.3
31.6
61.9
110
氯化钠的溶解度/g
35.7
36
36.6
37.2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
g/100g水
甲
13.3
31.6
63.9
110
乙
35.7
36.0
36.6
37.3
丙
0.18
0.16
0.14
0.12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该物质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
2
12
②
10
3
13
③
10
4
13.6
④
10
5
13.6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①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正确;②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不是溶解功能,故错误;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比纯金属小,硬度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故错误;④墙内开花,墙外可以嗅到花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故错误;⑤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不变,不一定能加快速率,也可能减慢反应速率,故错误;⑥生煤火炉时,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正确;故正确的有2个,故选A。
2.D
【解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溶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溶剂的性质、溶质的性质是影响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内因,温度是影响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外因,观察选项,故选D。
点睛: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3.A
【解析】
【详解】
A、溶质氢氧化钠质量=50克×8%=4克, 溶剂水的质量=50克-4克=46克,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且易潮解,称量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不正确;
C、量筒不能做实验容器,故选项不正确;
D、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无论转移多少,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不正确。
【点睛】
有关溶液的几个计算公式要熟记:溶质质量分数=×100%,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4.D
【解析】
【详解】
A、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选项中没有说明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故无法比较,应该是10℃时,饱和的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饱和的乙溶液,故错误;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将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变,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
C、由图知,30℃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中溶解30g甲刚好达到饱和状态,所以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5g甲,向20g甲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得到65g溶液,故错误;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较大,而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故正确。
故选D。
5.C
【解析】
【详解】
A、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c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错误;
B、要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限定温度,否则无法比较,故错误;
C、t2℃时a的溶解度是6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的a,故60克a物质加入到100克水中,刚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溶质为160g,故正确;
D、由图可知: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b、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2℃,b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变,b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错误。
故选C。
6.C
【解析】
【分析】
由表可知,t1℃时KNO3固体的溶解度为60g/100g水,t2℃时KNO3固体的溶解度为90g/100g水,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将甲、乙、丙、丁四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放入KNO3固体,充分溶解后,四个烧杯中溶液状态分别为:甲为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160g,且有10g剩余固体;乙为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160g且无固体;丙为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160g;丁为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190g且有10g剩余固体。
【详解】
A、由分析可知,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点击,积累运用,情景分析,实验探究,计算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