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图所示是a、b、c(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a>b>c
B.t2℃时,将a的溶液降温至t1℃,可能有晶体析出
C.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将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成不饱和
2.如图所示,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则滴管甲、乙和烧杯①②中的物质可能是( )
A. 甲:水,①:食盐;乙:水,②:蔗糖
B. 甲:水,①硝酸铵;乙:稀盐酸,②:铁
C. 甲:水,①氢氧化钠;乙:稀硫酸,②:锌
D. 甲:水,①生石灰;乙:稀盐酸,②:氢氧化钠
3.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①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 ②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 ③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 ④用4 g食盐和100 g水配制溶液
A. 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4.25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5.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常用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B. 聚乙烯塑料包装袋可以用加热挤压的方法封口
C. 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应安装在灶台的上方
D. 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
B.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会燃烧
C.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D.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7.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 ℃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 )
A. 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
B. 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 ℃时,有KCl晶体析出
C. 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Cl晶体析出
D. 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质量不再改变
8.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 氢氧化钠 B. 生石灰 C. 浓硫酸 D. 硝酸铵
9.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甲、乙、丙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t1℃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的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乙>甲>丙
B. 在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 要从含有少量甲的乙溶液中得到较多的乙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10.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 非常浓的溶液
B. 很稀的溶液
C. 增加该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D. 增加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11.配制1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配制的主要步骤依次为计算、称量、溶解
B. 配制过程所需仪器只有天平、量筒
C. 需要准确称量15 g葡萄糖
D. 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时,若视线仰视,则所配得的溶液浓度偏高(其他操作均正确)
12.实验室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制过程如图所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③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②⑤ C. ③①④②⑤ D. ①④③②⑤
13.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升高温度能使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 在t1℃时,M点表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 在t1℃时,50 g水可以溶解25 g甲物质
1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口可乐汽水和白蒲黄酒都属于溶液
B.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 某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15.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分析,如果向下列物质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不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
A. 食盐 B. 植物油 C. 白糖 D. 纯碱(Na2CO3)
1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B.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C. 温度和溶剂的种类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D.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
二、填空题
17.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如下:(20 ℃)
请你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20 ℃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氨水的密度逐渐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将100 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硫酸与100 mL水混匀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8%(填“>”“<”“=”或“无法判断”)。
18.60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在60 ℃,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
19.水和以水为溶剂制成的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市售的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饮料罐使它们混合,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烧碱 B.食盐
C.硝酸铵 D.生石灰
(2)如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①对A物质来说,a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t1℃时,140 g 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可用图上的________点表示。
③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④若将d点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物质。
(3)很多新型汽车使用铅酸蓄电池作为主要动力来源,避免了尾气的排放。某铅酸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用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三、计算题
20.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现用500克生理盐水给患者输液,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约为多少克?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18%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需水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2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一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13.25 g碳酸钠样品(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加入95.8 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测得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当加入212 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加入106 g稀盐酸(即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要指明温度,A错误;由a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若是t2℃时a的接近饱和的溶液降温至t1℃,可能有晶体析出,B正确;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错误;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要使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溶剂或降温,D错误。故选B。
2.【答案】C
【解析】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说明瓶内的压强变大,所以可能是温度升高或者产生气体,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说明是温度又降低,因此甲和①接触要放热,因此排除了A、B;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说明生成了气体,因此选C。
3.【答案】B
【解析】①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导致溶解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大于所量水的实际体积,使量取水的体积偏小,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③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水的体积因此而偏大,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④用4 g食盐和100 g水配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
4.【答案】C
【解析】A项,不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质硝酸钾;B项,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直到达到饱和状态;C项,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不再溶解;D项,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硝酸钾不能无限溶解。故选C。
5.【答案】D
【解析】A项,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能把油污分解成很小的微粒,容易被水冲洗掉,所以常用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正确;B项,聚乙烯塑料具有可塑性,加热后能熔化,所以可以用加热挤压的方法封口,正确;C项,由于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应安装在灶台的上方,正确;D项,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错误。
6.【答案】B
【解析】A项,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如碘酒中溶剂为酒精,正确;B项,可燃物要燃烧,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充足的氧气接触,二者同时满足,缺一不可,错误;C项,因为点燃可燃性气体与氧气的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正确;D项,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正确。
7.【答案】D
【解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A项,温度不变时,不管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加入水,溶液都变稀,错误;B项,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 ℃时,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有晶体析出,错误;C项,取少量溶液升温,不管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都无氯化钾晶体析出,错误;D项,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所以,该溶液为饱和溶液,正确。
8.【答案】D
【解析】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说明装置内压强减小,有可能是温度降低造成的,D项硝酸铵溶于水吸热造成温度降低符合题意。
9.【答案】A
【解析】A项,从溶解度曲线图看,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乙>甲>丙,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温,它们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质量不变,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这样溶质析出,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乙>甲>丙,正确;B项,在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只能说等质量甲、乙两饱和溶液中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没说溶液的质量是否相等,错误;C项,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仍然饱和,错误;D项,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所以要从含有少量甲的乙溶液中得到较多的乙晶体,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错误。故选A。
10.【答案】D
【解析】A项,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非常浓的溶液,也可能为稀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错误;B项,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很稀的溶液,错误;C项,在一定温度下,增加该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为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错误;D项,在一定温度下,增加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正确。
11.【答案】A
【解析】A项,配制1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葡萄糖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葡萄糖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正确;B项,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葡萄糖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葡萄糖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错误;C项,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需葡萄糖的质量=150 g×5%=7.5 g,错误;D项,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所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错误。故选A。
12.【答案】A
【解析】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②④⑤。故选A。
13.【答案】D
【解析】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项,升高温度能使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正确;B项,在t1℃时,M点表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C项,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正确;D项,在t1℃时,50 g水可以溶解25 g甲物质,说法错误,因为在t1℃时,50 g水只能溶解12.5 g甲物质,错误。
14.【答案】D
【解析】溶解度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 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谈溶解度时四个条件要同时具备才有意义,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符合溶解度的概念,D选项中温度不确定,所以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
15.【答案】B
【解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A项,氯化钠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正确;B项,植物油不能溶于水,把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只能形成乳浊液,错误;C项,白糖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正确;D项,碳酸钠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正确。故选B。
16.【答案】D
【解析】A项,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错误;B项,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错误;C项,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温度、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错误;D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正确。故选D。
17.【答案】(1)减小 (2)>
【解析】(1)由20 ℃时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比较氨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由4%至28%不断增大时溶液密度的变化,判断此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氨水的密度的变化规律;
(2)利用向一定量的溶液中加入等质量水可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通过判断100 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硫酸与所加入100 mL水的质量关系,可推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18.【答案】11∶10∶21
【解析】60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说明在60 ℃ 100 g水中最多溶解110 g硝酸钾,所以溶液的质量为100 g+110 g=210 g,故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110 g∶100 g∶210 g=11∶10∶21。
19.【答案】(1)C (2)①在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 g
②b ③A>B>C ④BC (3)500
【解析】(1)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中,溶于水能够使温度升高的物质有生石灰、氢氧化钠、浓硫酸,能够使温度降低的有硝酸铵,故答案为C。
(2)①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所以a点的意义是在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 g;
②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 g,所以t1℃时,140 g A的饱和溶液正好是曲线上的a点,将其升高温度到t2℃,就是从a点水平向右运动到t2℃,所以是图上的b点;
③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所以在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的,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大,所以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④若将d点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如果溶解度不减小就不会析出晶体,由图示可知BC都不会析出晶体;
(3)设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X则:200 g×98%=(200 g+X)×28%,解得X=500 g。
20.【答案】4.5 g 475 g
【解析】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⑴ 500 g×0.9%=4.5 g
⑵在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设需18%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
X×18%=500 g×0.9%或X×18%=4.5 g
解之得:X=25 g
需加水质量:500 g-25 g=475 g
21.【答案】(1)4.4 (2)80% (3)5.6%
【解析】(1)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当加入106 g稀盐酸的时候,反应就结束,产生气体质量为4.4 g,所以当加入212 g 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仍然为4.4 g。
(2)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根据方程式中碳酸钠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可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可以计算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反应后得到的是NaCl溶液,所以也可根据方程式中NaCl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NaCl质量为y
100∶44=x∶4.4 g,x=10.6 g
(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17∶44=y∶4.4 g,y=11.7 g。
又由于反应后溶液质量=10.6 g+95.8 g+106 g-4.4 g=208 g。
(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精练: 这是一份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精练,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推断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