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3.1 微生物的分布 教案 (表格式)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3.1  微生物的分布   教案  (表格式)第1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3.1  微生物的分布   教案  (表格式)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三章 微生物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表格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三章 微生物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表格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掌握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2.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3.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进行“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
    重点
    难点
    重点
    1.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2.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难点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教学准备
    PPT课件、自制的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培养基、变质的水果、发霉的食物等。
    导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展示发霉的橘子、长毛的馒头、发馊的牛奶、腐败变质的食物。
    提问: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这些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要解开这个谜团,就需要学习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这就是微生物。本节讲述的知识——微生物的分布。
    提问: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
    观察,思考,讨论交流。
    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通过实物展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菌落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微生物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它们的,只有当它们大量繁殖形成子细胞群体后,才能用肉眼看到;刚才同学们观察到的橘子上的绿毛,食物中的斑点实际上都是成千上万个细菌或真菌组成的菌落。
    菌落的概念:由一个或多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展示课前准备好的细菌和真菌菌落,让学生观察,分析培养皿中的菌落有几种,大小、形态和颜色有什么不同。
    提问:怎样区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呢?
    菌落类别
    大小
    形状
    颜色
    细菌菌落

    大多数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呈白、黄、红等多种颜色
    真菌菌落

    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白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学生看教材,勾画菌落的概念,并理解记忆。
    学生思考,并完成表格。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
    探究检测环
    境中的细菌
    和真菌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P104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简单总结培养步骤。
    播放视频:培养基制作。
    教师总结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步骤:
    1.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2.对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并冷却。
    3.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到培养基上的过程。
    4.恒温培养:培养箱或室内温暖的地方。
    提问:对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的原因是什么?高温灭菌后为什么要冷却?为什么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培养?
    师生总结:
    高温灭菌是为了杀灭培养基及培养皿内原有的杂菌。
    高温灭菌后冷却是为了防止温度过高,杀死接种的细菌或真菌。
    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要在恒温条件下培养。
    讲述:由细菌、真菌菌落培养的一般步骤,可以得出细菌和真菌生存的一般条件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
    我们能否通过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真菌,来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4“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探究活动。
    (一)设计实验方案
    提示重点:
    1.设计对照实验。
    2.没想好怎么探究前不要打开培养皿。
    3.接种后,两套培养皿要放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培养。
    (二)实施实验方案
    各小组计划完善后,分组合作进行实验,教师进行指导。
    (三)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两天后,小组代表领取恒温培养后的培养皿,对比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师生一起归纳:
    1.细菌和真菌几乎无处不在,但在不同环境中分布的多少不同,如手、硬币上附着的细菌和真菌较多。
    2.经过高温灭菌处理并密封的环境以及真空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
    3.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有的基本条件是: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归纳总结。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解答问题。
    小组根据提示讨论探究计划的制订,对关键问题展开讨论,了解材料用具,搞清活动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最终达成共识,完成探究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相互讨论,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重点知识和关键字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实验的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微生物的类群,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不同,并且掌握了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及利用该培养方法进行了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实验。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归纳、总结。
    提高学生的知识梳理能力。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表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表格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生物的特征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生物的特征表格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