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教案设计
展开1.生命观念:
通过认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分布特点,形成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生物学
观念。
2.科学思维:
(1)通过观察比较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特点,能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等方面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2)尝试运用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自主探究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和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周围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了解细菌和真菌几乎无处不在,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了解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微生物分布的影响,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微生物资源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和它们的共同特点;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2.教学难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三、教学设计思路
微生物广泛分布与自然界中,几乎无处不在,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但由于绝大多数微生物个体微小,不易观察,因此学生对它们不是很了解,也不清楚它们包括哪些类型。通过介绍细菌和真菌可以在培养基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以及如何培养和观察细菌、真菌的菌落,同时给出菌落的照片,以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菌落,学会区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学习本节内容时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既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本节内容,首先通过PPT播放我国航天员检测空间站内微生物的视频,让学生意识到,宇航员在空间站中,水、空气等都是他们的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即使是远离地球生物圈的空间站中,只要环境适宜,也会有微生物的存在。然后设疑:“想一想:宇航员为什么要检测回收水中和空间站内的微生物?到底什么是微生物?”以此导入新课。
关于“微生物”的学习,首先通过PPT讲解微生物的定义,接着设疑:“什么是微生物?”然后展示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分析,得出“微生物数量众多、种类庞杂,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的结论。
关于“观察菌落”的学习,首先通过PPT展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归纳总结得出什么是菌落?然后展示常见的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并进行讲解,让学生认识到,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是不一样的,可以通过形态、大小等方面对细菌和震惊大致进行区分。
关于“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0页“实验·探究”部分的探究思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可分为几个步骤?然后利用PPT对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进行讲解,讲解时注意对探究活动的一些细节进行重点解释,例如:
(1)牛肉汁的作用是什么?
(2)制作好的培养基为什么要高温灭菌?
(3)灭菌后的培养基为什么要先冷却再进行接种?什么是接种?
(4)培养时为什么需要恒温?
(5)什么环境条件下可能没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通过教师引导和教材提示总结出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根据讲解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归纳细菌和真菌生存的范围和条件。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通过PPT播放我国航天员检测空间站内微生物的视频,让学生意识到,宇航员在空间站中,水、空气等都是他们的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即使是远离地球生物圈的空间站中,只要环境适宜,也会有微生物的存在。然后设疑:“想一想:宇航员为什么要检测回收水中和空间站内的微生物?到底什么是微生物?”以此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学习目标一、微生物
1.微生物
PPT展示细菌、真菌和病毒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教师讲述:当你在大自然中畅游时,映入眼帘的生物大多都是植物或者动物,但你的身体表面及内部,以及身边的空气、土壤和水中还分布着很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它们统称为微生物。
教师设疑:“微生物有哪些?”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微生物数量众多、种类庞杂,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2.微生物的观察
PPT展示一颗钉子放大不同倍数的图片,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教师设疑:“想一想:如何观察细小的微生物?”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微生物,也可以将其培养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学习目标二、观察菌落
1.菌落
PPT展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菌落?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由一个或多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叫菌落。
然后展示常见的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并进行讲解,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
教师设疑:“想一想:如何区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从菌落的形态、大小等方面,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2.练习区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
PPT展示3种常见的菌落,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并分析。
教师设疑:“判断下列菌落是细菌还是真菌菌落?”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学习目标三、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0页“实验·探究”部分的探究思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可分为几个步骤?然后利用PPT对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进行讲解。
1.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1)培养培养基
PPT出示配置好的培养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教师讲述:配制固体培养基通常要加入琼脂,琼脂是一种煮沸冷却后能凝固的物质。例如,可以将牛肉汁与琼脂混合在一起制成固体培养基。
教师设疑:“想一想:牛肉汁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牛肉汁为细菌或真菌的生存提供丰富的有机物。
(2)高温灭菌
PPT出示高温灭菌锅的图片并讲解其用法和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
教师设疑:“为什么要进行高温灭菌?”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灭培养皿、培养基内原有的细菌或真菌,避免其他杂菌对实验的干扰。
(3)冷却接种
PPT出示正在进行接种的涂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
教师讲述: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做接种。
教师设疑:“想一想:为什么要等冷却后再接种?”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避免高温杀死接种的细菌和真菌。
(4)恒温培养
PPT出示恒温培养箱以及正在进行细菌培养的涂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
教师讲述:接种后的培养皿需要放到培养箱中进行恒温培养,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
教师设疑:“想一想:培养时为什么需要恒温?”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给细菌、真菌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温度。
2.检测洗手前后的细菌和真菌
PPT讲解“检测洗手前后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此活动可在课后进行真实探究),
教师讲述:我们可以按照刚刚学习到的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来检测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如“检测洗手前后的细菌和真菌”,具体操作方法为:
(1)配制培养基3套,贴上标签:洗手前、洗手后、空白对照。
(2)打开培养皿,先用无菌棉棒在脏手心处擦取,然后在“洗手前”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几下,盖好;用另一支无菌棉棒在洗净的手心擦取,然后在“洗手后”培养基上涂抹几下,盖好;“空白对照”培养基不做任何处理。
(3)把3套培养皿一起放到恒温箱或者室内温暖处培养3~4天。
出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洗手前的细菌和真菌比洗手后的多,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
3.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
教师讲述:回顾“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结合我们刚刚进行的探究活动,“想一想: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等。
教师进一步设疑:“氧气是细菌和真菌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吗?”
PPT展示酸菜鱼以及酸菜的动图。
教师讲述:有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生活条件,有些细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存,如乳酸菌等,我们平时食用的酸菜、酸奶等酸味均来自于乳酸菌,这说明氧气不是细菌和真菌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
【课堂总结】
一、微生物
二、观察菌落
三、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课堂练习】
1.在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B )
A.冰箱里的食物B.潮湿的皮衣
C.潮湿的粉笔D.煮沸但密封的鸡肉汤
2.在教室、车站等不同的地方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盖封好,属于培养细菌和真菌一般方法步骤中的( A )
A.接种
B.培养培养基
C.灭菌
D.放在适宜环境下培养
3.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潮湿的粮食堆容易发霉
B.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一定需要水、氧气、适宜的温度、
C.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是有区别的
D.高温灭菌后的培养皿中一般没有细菌和真菌存在
【板书设计】
一、微生物
细菌
真菌
病毒
二、观察菌落
1.菌落
细菌: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菌落较小;大多呈白色。
真菌: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菌落较大;红、褐、绿、黄等。
2.区分细菌和真菌:从菌落的形态、大小等方面。
三、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培养培养基
高温灭菌
冷却接种
恒温培养
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
水
适宜的温度
有机物
3.细菌和真菌是广泛分布的生物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真菌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sw/tb_c405099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真菌教案</a>,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思路,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细菌教案: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sw/tb_c405099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细菌教案</a>,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思路,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七年级上册(2024)第2节 多细胞生物的结构层次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sw/tb_c405104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节 多细胞生物的结构层次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思路,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